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91.
为明确不同有机肥对荸荠的施用效果,以‘台荠1号’为供试品种,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5种常用有机肥配施化肥对荸荠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口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比单一施用化肥增产显著,但不同种类的有机肥对荸荠的品质和口感影响差别较大。施用饼肥、鹌鹑粪、羊粪等能使荸荠高产质优;施用牛粪肥产量较高,但对荸荠的品质改善效果不明显;施用猪粪肥能使荸荠增产,但食味淡且略带咸味、多渣少水、口感硬、种皮发黒、顶芽长、品质差,据市场调查,价格比同级球茎下降1/3,农户应该避免施用。  相似文献   
192.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生物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的科学原理,利用世界天然橡胶生产的产量(1996~2005年),产品出口率(1960~2005年)及中国天然橡胶生产51年(1955~2005年)的原始资料,分7个项目建立回归方程(数学模型),排除政策、气候等未知因素的干扰,综合分析预测世界及中国天然橡胶产业未来10年的发展:①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平均以28.02万t/年的速度递增,2010年及2015年可分别递增到999.83万t和1139.95万t;②世界天然橡胶出口率每5年递减3.32%,从2005年的66%递减到2010年的63.53%和2015年的60.21%;③中国天然橡胶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23万hm~2以上,2010年及2015年的发展面积可分别超76.01万hm~2和82.14万hm~2;④中国天然橡胶的产量平均以1.19万t/年以上的速度递增,2010年及2015年可分别超过54.70万t和60.67万t,2015年有望突破70万t;⑤中国天然橡胶国内市场消费量平均每年递增14.3万t,2010年及2015年可分别达264.34万t和335.84万t。  相似文献   
193.
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GIS技术和作物生长机理模型对河南省的粮食生产潜力进行了测算,并在对粮食需求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通过保护耕地数量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河南省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粮食安全保障问题,而且还可以补给缺粮地区。  相似文献   
194.
云南山地香蕉园主要杂草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研究河口山地蕉园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动态,分析其香蕉园内优势杂草生态位对旱季、雨季的动态响应特征,为云南山地蕉园杂草生态防控提供指导依据。结果表明:雨季和旱季的杂草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上均有着显著的变化。雨季的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a)、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的生态位宽度最大,旱季的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的生态位宽度最大;雨季和旱季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普遍较大,分别占66.7%和 44.4%,相似性比例较高,重叠值均大于0.50,其均值分别为0.54和0.40。以上结果表明,河口山地香蕉园杂草无明显的单优势种,杂草间对资源的利用存在较高的竞争或互补。其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较大的杂草会随着群落演替的延续,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加剧竞争而排挤掉其他杂草。  相似文献   
195.
平顶山市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研究了平顶山烟区土壤耕层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规律.应用GIS将588个采样点数据同其地理坐标相结合,在地市级大范围内进行地统计学分析.研究表明,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经对数变换后,样点数据呈正态分布;利用半方差函数模拟变异函数曲线,三者均符合球状模型;3种养分要素的空间自相关程度都属于中等的空间自相关,但空间相关的尺度范围不同,速效磷空间相关尺度最大,速效钾的相关尺度最小;经交叉验证,模拟的球状模型可较好的对整个区域进行插值预测.插值结果表明,速效氮和速效磷在西北到东南的方向上有明显的结构性,速效钾的方向结构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6.
为研究没食子酸与恩诺沙星联合用药及单用恩诺沙星在福瑞鲤Cyprinus carpio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残留消除规律,采用平行对照试验,将体质量为(200±30)g的鲤随机分为单用恩诺沙星组(对照)和联合用药组(没食子酸与恩诺沙星质量比为10:1),试验水温为26℃,各组均按2 mg/kg(体质量)剂量的恩诺沙星单次混饲口灌给药,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鲤血浆、肌肉、肝胰脏、肾脏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中恩诺沙星的浓度,并使用DAS 3.0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分析药时数据。结果表明,没食子酸能显著增大鲤各组织对恩诺沙星的吸收效率,提高有效药物浓度20.0%~44.9%,并加快了恩诺沙星的代谢和消除,240 h时联合用药组鲤血浆、肌肉组织中药物残留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4.2%和34.1%。  相似文献   
197.
基于GIS的河南省典型烟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982年和2002年河南省郏县烟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时空变异。结果表明,20年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有所降低,特别是有机质下降较多,全磷和全钾基本持平;从空间上看,这4种养分指标朝均一化方向发展。这些变化主要是植烟区管理及施肥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8.
气刺微割技术在GT1胶树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在GT1更新胶树上采用S/4U d3+ETG、每周期5刀的刺激方式,株净增产率达61.1%,增产效果显著。在提高割胶速度、减少耗皮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两割年试验分析认为,在计划更新的GT1胶树上采用气刺微割采胶技术对挖掘胶树潜力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9.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图们江大麻哈鱼亲子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是重要的洄游性经济鱼类,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和图们江水域。为保护大麻哈鱼种质资源,恢复图们江流域野外种群数量,该研究基于微卫星标记技术,利用10对微卫星标记,对355尾回捕子代和91尾繁殖亲本开展了亲子关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等位基因数(N_a)201个,观测杂合度(H_o)为0.617~0.895,平均0.744;期望杂合度(H_e)为0.676~0.909,平均0.824;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28~0.900,平均0.805。利用Cervus 3.0软件计算10个微卫星座位的累积非亲排除率(CEP)达99.95%。5个回捕样本与繁殖亲本存在亲子关系,确定为增殖放流的大麻哈鱼。该研究成功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明确回捕大麻哈鱼归属地,为巩固中国鱼源国地位提供有力证据,同时为评估大麻哈鱼的增殖放流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0.
用6只规格为6m×6m×2m的网箱,饲养黄颡鱼。分为3组,第1组(F1),适时投喂中草药药饵;第2组(F2),定期投喂西药(氟苯尼考)药饵;第3组(F0),整个饲养期不喂任何药物,用于对照。经过120d试验,结果表明:F1的存活率(93.78%),极显著高于F2(72.9%)和F0(58.67%)(p<0.01)。F1的因伤死亡率(4.17%)显著低于F2(8.71%)(p<0.05);极显著低于F0(11.97%)(p<0.01)。试验表明:用中草药防病,不仅存活率高,经济效益好;而且养出的鱼全部达到输韩水产品标准。从而保证了食品安全和出口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