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6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及室内氟污染的模拟试验,对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合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中<0.01mm土粒合量呈显著负相关。水溶性氟与全氟无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土壤间水溶性氟的含量为:石灰土明显高于黄壤、紫色土和红壤,后三者间差异不大。供试的3种土壤经室内模拟培养后,水溶性氟在各处理间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硅钙肥、风化煤和石灰、粉煤灰均有使土壤水溶性氟增加的作用。但施用风化煤和粉煤灰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外源铜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4种有机物料加入模拟铜污染(200mg·kg-1)的黄壤和棕壤中,进行180d的室内恒温培养试验,测定了不同培养时期各处理的有效铜含量,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4种有机物料相比较,腐殖酸含量高的泥炭和风化煤能显著降低铜污染土壤的有效铜含量,且泥炭的作用强于风化煤;不含腐殖酸的玉米秸秆和鲜猪粪对铜污染土壤铜有效性的影响比较复杂.对添加量而言,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黏质黄壤,较低添加量即可明显影响铜的有效性;而有机质含量相对低的壤质棕壤,则需要较高添加量才能明显影响铜的有效性.从时间上看,在培养的0~90d内,有机物料对黄壤中铜有效性的影响比较显著;而在培养的0~45d内,有机物料对棕壤中铜有效性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3.
探究亚热带喀斯特流域土壤氧化铁特征及其分异,对认识这类特殊地域综合体上土壤的发生发育及类型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内53个典型剖面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诊断表层和诊断表下层不同形态氧化铁含量并计算其风化度指标,分析土壤氧化铁特征及其分异情况,探讨成土环境和土壤属性对氧化铁特征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诊断表层至诊断表下层,全铁、游离铁呈增加趋势,平均增幅分别为25.54%和39.63%,铁氧化物具有在诊断表下层富集的特征;诊断表层铁活化度高于诊断表下层,而铁游离度和铁晶胶率与之相反。大部分诊断表下层土壤游离铁在30 g·kg?1以上,铁游离度≥50%,铁活化度< 30%,土壤处于中期脱硅富铝化阶段。母岩、土地利用、流域部位、有机质、pH、黏粒阳离子交换量和质地等对不同形态土壤氧化铁含量及其风化度指标分异均有显著影响(P<0.05);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母岩与有机质对各氧化铁特征(除铁游离度)分异的解释力较大,二者交互作用下的q值最大(全铁41.9%、游离铁39.8%、非晶质铁40.1%、铁活化度41%、铁晶胶率52.5%),因此母岩和有机质为亚热带喀斯特流域土壤氧化铁特征分异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地形部位发育的土壤属性及其类型差异明显,探究山区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异规律,对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定向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周长-面积法,分析探讨了不同海拔和坡度条件下贵州省主要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异与山地复杂地形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和坡度条件下土壤类型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黄壤和紫色土在海拔>900~1 400 m、坡度>6°~15°之间的平均斑块面积最大、连片性最好、斑块构成最简单,而红壤则以海拔147~900 m、坡度>15°~25°间的连片性最好、稳定性指数最高;红色石灰土和水稻土连片性最好的坡度区间分别为>6°~15°和0°~6°,两者分布面积最大的海拔区间均为147~900 m,且随海拔和坡度增加两者的分维数也逐渐增大;草甸土和黄棕壤、棕色石灰土和棕壤连片性最好的坡度区间均为6°~15°、分维数最小的坡度区间分别为0°~6°和>6°~15°,四者均在海拔>1 900~2 890 m间的连片性最好、斑块镶嵌结构最简单;分维数表明黄色石灰土在0°~6°间的斑块结构最简单,而黑色石灰土则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