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305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144篇
  139篇
综合类   908篇
农作物   146篇
水产渔业   103篇
畜牧兽医   520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长沙市城区热岛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长沙市城区的热岛特征及变化规律,利用长沙市城区和郊区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对长沙市城区热岛强度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1年间(1988-2008年)长沙市平均热岛强度为0.92℃,年均变化在0.76~1.46℃之间。(2)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秋、冬季强,春、夏季弱。(3)热岛强度日变化表现为夜间比白天强;夏季整天存在热岛现象,其他季节表现为快速形成和快速消失的现象。结论表明:长沙市热岛强度的年变化与城市建设的进程相一致;近20年来,长沙市城区和郊区的气温同步增高,同时热岛强度越来越大,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客土喷播在潭邵高速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玲  陈永安  康用权  黄滔  李轩 《草业科学》2005,22(7):107-110
介绍了潭邵高速公路石质边坡客土喷播生物防护技术的适应情况、施工工艺及工程试验情况,指出了这一防护技术与传统的边坡防护相比较,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稳定表层边坡、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对极陡边坡(1∶0.3~1∶0.75)采用客土与植本地草皮相结合的办法,达到了满意的效果,造价仅为喷混植草的70%,且生长快,绿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3.
不同裂解温度对梨树枝条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梨树枝条在不同温度下裂解所得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差异,确定适宜的制备生物炭温度范围,为梨树修剪枝条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粉碎梨树枝条为原料,在惰性气体包围下,在不同裂解温度(300~900℃)下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裂解温度对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裂解温度由300℃上升到900℃,生物炭产率由61%显著降低到24%(P0.05),p H值由7.3显著上升到11.7(P0.05),生物炭中碳含量增加而氮含量显著降低,钾、钙、镁、硼、铁、铜等元素含量均先升高后保持稳定;阳离子交换量随温度的升高先显著下降后保持稳定。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枝条内O—H和C—H键断裂,形成难降解的芳香烃类物质;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生物炭孔隙度随着裂解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越高,孔数量越多,比表面积越大,700℃下制备的生物炭比表面积相比300℃增加了50%;同时,比表面积及孔体积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性增强。[结论]制备枝条生物炭时,将裂解温度设置为500~700℃时,元素含量相差不大,微孔和大孔数量基本达到最高水平,吸附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94.
春光明媚惹人醉,昌平美景等你来。就像一个一年多没见的老朋友,被众多媒体誉为农业狂欢盛典的北京农业嘉年华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再次与您如约而至。3月16日上午9时30分,第七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在昌平区兴寿镇草莓博览园拉开序幕。每一天的嘉年华都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到处是欢歌笑语。截止到3月23日,仅仅一周的时间,累计入园总游客量13.09万人次。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1998~2018年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多年连续的MODIS–NDVI产品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近20 a新疆北疆天然草地覆盖度进行反演,分析该区域草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与温度、降水相关性,研究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1)近20 a来,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为中部和东部较低,北部、西部和南部较高的空间分布趋势。(2)天然草地变化率呈增加趋势的占比为57.51%,天然草地变化率呈降低趋势的占比为42.49%。(3)近20 a来,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的比例为81.27%,呈负相关的比例为18.73%;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与年均气温呈负相关性所占比例为39.48%,呈正相关的比例为60.52%。【结论】新疆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与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高于年均气温。  相似文献   
996.
坡面薄层水流流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准确测量坡面薄层水流流速是分析和计算水动力学参数的前提,也是建立土壤侵蚀模型的基础。设置5个坡度(5°,10°,15°,20°,25°)和4个放水流量(2,4,8,16L/min),采用长12m、宽0.1m、高0.3m的水槽对坡面薄层水流流速进行了测量。通过记录水流前锋(前沿)流过水槽的时间计算水流的前沿流速,并采用染色剂示踪法和电解质脉冲法测量水流的平均表层流速和平均流速,与前沿流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的前沿流速为0.237~1.290m/s,且随着坡度和流量的增大呈增大趋势,流量对前沿流速的影响大于坡度的影响,前沿流速可以用坡度和流量的幂函数形式进行预测;将前沿流速与染色剂示踪法测得的平均表层流速和电解质脉冲法测得的平均流速进行对比,发现前沿流速与平均表层流速和平均流速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平均表层流速的数值远大于前沿流速,其相对误差为-15.018%^-27.825%,2种流速之间可以用系数0.758进行转换;前沿流速与平均流速的数值非常接近,且相对误差随着流量和坡度的增大逐渐减小,2种流速之间的转换系数为0.946。前沿流速与其他2种流速的经验系数主要受雷诺数的影响,所建立的等式可以较好地模拟2种经验系数。研究结果可为坡面薄层水流流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热泵干燥技术的原理以及热泵干燥技术高效节能、易于控制、可调节范围广、效率高、污染小等优点,从热泵设备的改进、干燥工艺优化、物料的品质控制、能效利用优势、多种干燥方式联合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了热泵干燥技术在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4种干燥方法对野生马茵菜进行干制,测定色差、叶绿素含量、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复水性等指标,比较不同干燥方法下马茵菜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马茵菜L*值最大,a*值最小,b*值最大,即色泽较为鲜亮,与新鲜马茵菜最为接近,叶绿素含量最高;热风干燥处理与真空干燥处理次之;而经太阳能干燥处理的L*值最小,a*值最大,b*值最小,叶绿素含量最低。在营养成分方面,太阳能干燥后的马茵菜总糖含量最高,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后总糖含量差异不明显,但显著高于真空冷冻干燥。在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方面,真空冷冻干燥的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次是真空干燥处理和热风干燥处理;太阳能干燥处理后的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最低。干燥方法对灰分影响差异不大,为110.0~117.0 g/kg。不同干燥方法所干燥的马茵菜矿物质含量均很高。真空冷冻干燥的马茵菜复水性能优于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和真空干燥,复水的前5~15 min内复水比迅速增大,达到一个较高值之后随着时间增加缓慢变化。用沸水进行复水需要时间短,复水比大于冷水复水比。综合考虑,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保持野生马茵菜的营养成分及产品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不同沙门氏菌对雏鸡致病性的强弱以及不同药物敏感性情况,本试验对送检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同时进行1日龄雏鸡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3种不同沙门氏菌,3种菌株在同时间内导致雏鸡不同程度的死亡,其中鸡白痢标准菌株致病力强,死亡速度快;同时3种菌株均对丁胺卡那、林可霉素类抗生素药物敏感,对氧氟沙星耐药。本研究为临床诊断沙门氏菌导致的雏鸡症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筛选沙门氏菌病有效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以浙江省1995年早籼稻品种试验区域6个试点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测定结果为试验材料,用多元分析法探讨了籽粒长、粒型、垩白率、垩白面积和透明度5个外观品质的品种(基因型)、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和各效应内外观品质间相关关系;剖析了各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并用作者提出的品种互作效应简易检验方法对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作了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外观品质的5个性状均以品种效应为主,而且品种效应依次以粒型权重相对最大,透明度、籽粒长性状次之,垩白率、垩白面积最小;环境对垩白面积、垩白率有较大影响.相关分析显示,外观品质间有相关关系,而且相关分别来自遗传(品种)和环境(地点)效应.将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分解为各品种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发现多数品种垩白率、垩白面积、透明度均存在基因型×地点交互作用,多数品种粒长、粒型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