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为了对肉牛进行早期选择并适时屠宰,该文通过超声波活体检测技术获得6种国内常用肉牛杂交品种和本土品种(60头)8月龄、22月龄眼肌面积和背膘厚数据,集中育肥屠宰后,用50头幼龄牛和成年牛超声测定的眼肌面积、背膘厚及体重建立了成年牛宰后性状(眼肌面积、背膘厚、产肉性状(高档肉质量、后部肉质量、优质肉质量和胴体质量))的数学预测模型,并对加入体重资料前后的预测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屠宰后眼肌面积、背膘厚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小于0.75,但产肉性状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75,经10头牛数据验证,所有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无显著差异,说明利用超声波技术测得幼龄牛或成年牛的眼肌面积和背膘厚预测屠宰后眼肌面积、背膘厚和产肉性状是可行的,且加入体重的预测模型较未加入的模型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42.
肉用型牛新品种——辽育白牛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育白牛是以夏洛来牛为父本,以辽宁本地黄牛为母本级进杂交后,形成含夏洛来牛93.75%、本地牛6.25%血统,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肉牛新群体。初生重平均:公犊43.6kg,母犊40.3 kg。成年体重:种公牛平均1 084 kg,母牛平均为497 kg,其BPI(肉用指数)分别为7.3和3.9 kg/cm,达到肉用型牛BPI标准。目前育种基础群共有辽育白母牛4 200余头,核心群共有1 100余头,制冻精种公牛9头。辽育白牛共8个家系。外貌整齐,遗传性能稳定,具有生长快、产肉多、耐粗饲、繁殖力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指每毫升牛奶中体细胞的含量,是动物及生物体中最小的功能单位,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和少量的乳腺组织上皮细胞组成.正常情况下,理想的牛奶中体细胞数:第一胎≤15万/ml;第二胎≤25万/ml;第三胎≤30万/ml.若超过50万/ml,牛奶场的经济效益就立即受到损失.目前,体细胞数已经成为奶牛场衡量奶牛乳房健康状况、产奶能力、牛奶品质和奶牛保健状况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对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及对乳成份的影响做了简单描述,对控制乳中体细胞数超标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1 泌乳牛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及导致体细胞数升高的因素 1.1不同场对体细胞数的影响不同奶牛场的挤奶设备先进程度、挤奶程序和管理水平都有区别.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辽育白牛无角性状的形成原因,本研究通过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和扩增产物测序对182头无角和122头有角辽育白牛的P202ID和P219ID位点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171头无角辽育白牛携带P202ID位点的插入突变,其中164头携带1个拷贝为杂合突变型,7头携带2个拷贝为纯合突变型;3头无角辽育白牛携带P219ID位点杂合突变;其余8头无角辽育白牛则未携带P202ID和P219ID位点突变。未发现同时携带P202ID和P219ID位点突变的无角辽育白牛。122头有角辽育白牛均无P202ID和P219ID位点突变。另外对4头无角夏洛莱牛进行了鉴定,发现均携带P202ID位点杂合突变。本研究所鉴定的无角辽育白牛中93.96%的个体携带有P202ID位点突变,结合辽育白牛的培育历史,推测该突变很可能源自夏洛莱牛。本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