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8篇
  2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期施肥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及其有效性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棕壤连续13年定位试验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或低量有机肥对土壤固定态接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施用高量有机肥区固定态接含量比试验前平均增加30.2%。这部分增加的固定态按主要来自土壤有机氮矿化补充。施肥后固定态铵的净增加量超过作物施氮量是土壤激发效应的结果。土壤原有固定态铵含量在113~116mg/kg,对作物无效,而新固定态按时作物有效。生长季耕层土壤固定态铵总释放量(N)对照区为43kg/hm2,化肥区平均为110kg/hm2;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区平均为165kg/hm2。施钾对固定态铵的释放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2.
数字化供电所以数字化理念和技术实现对工作内容的优化,可以提升供电所的工作效率。本文基于数字化供电所建设内容,探讨以“六更”为目标的数字化供电所建设措施,从而实现供电所智能化、移动化、互动化、自动化、可视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43.
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使得作为调能机组的水电机组频繁在水力效率低、振动剧烈的低负荷区运行,严重影响机组的寿命。该研究以多能互补系统中的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考虑工况权重系数的转轮多工况优化设计结果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转轮叶片的几何参数变化,不同负荷区的水轮机内部流动状态及压力脉动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叶片包角、安放角以及叶片长度均有所增加,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及转轮进出水边速度矩分布更加均匀,有助于改善水轮机低负荷区的空化性能、提高能量转换能力。转轮进出口安放角的增加很好地抑制了转轮进口背面脱流涡及出水边的脱流涡区,改善了尾水管的入流条件,使得尾水管涡带的强度和影响范围明显减小。叶片优化后,转轮内各频率的压力脉动幅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尾水管内压力脉动改善明显。尾水管内0.2fn(fn为转频)和14fn压力脉动在低负荷工况(OP1)幅值降幅分别为45%和40%,额定工况(OP4)尾水管内0.2fn压力脉动基本消除,14fn压力脉动幅值降幅为31%。本文所得研究结果对多能互补系统中水轮机转轮的设计优化及运行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4.
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黄土性母质上发育的壤质棕壤农田上,长期施用双氯化肥氯磷铵和氯化钾,使土壤中0~20cm土层中含氯量达41.0mgkg-1,此时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的活性略有所降低,施用单氯化肥氯化钾,使土壤0~20cm土层中含氯量为33.0mgkg-1,略高于对照,此时,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施用双氯或单氯肥料后,与对照相比,土壤中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无明显差异。通过对土壤中酶活性的测定,为长期施用含氯肥料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基于TBR模型的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水力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轮机械的瞬态计算对于捕捉转子与定子之间的周期性扰动是十分必要的。为了避免共振,转子与定子数目一般是互质的,使得周期性边界条件失效,瞬态模拟必须对全通道进行计算,以保证转子与定子之间的螺距比为1,从而确保上下游信息的准确传递,因此计算资源消耗较多。该文基于k-ωSST湍流模型,分别采用传统全通道计算方法、TBR(transient blade row)模型中的单通道PT(profile transform)方法以及双通道FT(fourier transform)方法,对Francis99混流式模型水轮机进行了性能及负荷预估,并与试验值作对比。PT方法通过在交界面上按照角度比进行变量的比例缩放而保持上下游通量的守恒,FT方法采用傅里叶级数的相变周期性边界条件来解释转子与定子之间螺距比不为1的问题,对周向边界和转静边界进行求解历史的重构。数值计算采用变量边界条件(profile boundary conditions-PC)进口给定质量流量及速度方向矢量,出口给定静压。与试验值作对比,全通道计算法、PT方法以及FT方法均能较准确地预测水轮机效率、不同测点平均压力,而且3种数值方法获得的流道内压力及叶片负荷分布差别不大。FT方法计算的叶片合力及扭矩随时间变化与全通道比较一致,仅仅在变量脉动上小于全通道,而PT方法在脉动及频率上均存在较大偏差。压力脉动频谱特性方面,FT方法与全通道主频及幅值接近,且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而PT方法由于交界面上变量的缩放,静止域与旋转域内均捕捉到叶片通过频率,且幅值低于全通道及试验值。此外,相同计算条件下,全通道计算、PT方法以及FT方法计算所需时间比为1:0.375:0.23。综合评估分析,FT计算结果与全通道以及试验结果一致且消耗更少的计算资源,在水轮机的瞬态计算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46.
混流式水轮机叶片进出水边外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混流式水轮机叶片改型中,为了改变转轮的单位转速、单位流量及出口环量,经常需要延长叶片进出水边。根据延长叶片进出水边的基本原理和混流式水轮机的特点,研究出了一种实用的外延方法,该方法对圆头叶片外延同样实用。同时,对改型后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岩滩电站的改型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离心泵叶轮内的网格生成与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根据离心泵叶轮通道的几何和流场特点,探讨了离心泵叶轮通道结构化多块网格划分中的一些处理方法。同时应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加壁面函数法对离心水泵叶轮内部的三维紊流流动进行了雷诺平均N-S方程的数值计算与分析。分析了离心泵叶轮叶型对流速分布、压力分布和泵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离心泵叶轮通道内流动规律,并以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结果为依据,对离心泵叶轮进行了叶型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进行离心泵叶轮内三维紊流数值计算可为离心泵叶轮叶型优化提供详细的数据,应用CFD分析技术可提高离心泵叶轮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48.
根据重庆市下硐电站转轮能量指标明显偏低、过流能力也偏低和受三峡水库回水影响而损失发电量的实际,考虑来流有旋及叶片有限厚度等,采用准三维设计模型,研究出了下硐电站的新型专用转轮。新转轮在不改变原水轮机流道并满足气蚀和稳定性要求的条件下,使下硐电站在受到三峡水库回水影响时,保证机组出力达15.0MW。  相似文献   
49.
为了深入研究气力提升泵的提升性能,该文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适用于不同进气方式的气力提升模型。同时通过改变进气面积与气孔分布方式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该模型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较好地预测提升泵的提升流量;并且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进气方式对气力提升泵的液体提升量与提升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首先,7 mm方形喷嘴进气方式下,随着气流量的增加,提升液体流量先较快增加,之后上升趋势逐渐变缓,提升效率先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后又下降,而沉浸比升高会使峰值效率提高。其次,沉浸比为0.5时,不同进气面积下,较小的进气面积导致提升效率降低;在相同进气面积下,不同的气孔排布方式对提升液体流量与提升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再次,当管内流型接近弹状流型时,提升效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在环状流下,提升泵的效率最低,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50.
长期不同施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小麦(辽春9号)为试验材料,应用同位素^15N示踪方法,采用棕壤定位试验14年后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研究作物对氮的吸收及产氮的去向,结果表明,在长期单施化肥的土壤中,植株吸收氮量以NPK〉NP〉N,CK;在长期施有机肥化和化肥的处理中,吸氮量以及M1NPK〉M1NP〉M1N〉M1。不同时期作物吸氮量与产量均呈明显正相关(r=0.94~0.99),单施氮肥处理氮肥利用率只有6.2%,其它施肥处理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