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37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2020年5月,江苏省某养殖场饲养的220只山羊疑似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共死亡25只。为鉴定感染的产气荚膜梭菌复合群类型,采集大肠、小肠内容物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肾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试验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该分离株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呋喃唑酮敏感;该菌能造成小鼠发病死亡。此次从临床发病羊病料中分离到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在国内较为少见,截至目前未见类似报道,本研究为避免此类疫病的临床误诊以及做好该病防控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六株猪圆环病毒2型国内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PK15细胞从临床发病猪和死亡猪淋巴结中分离到6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除深圳分离株(SZ)的基因组全长为1768nt外,其余5株均为1767nt;6个分离株之间全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08%;与欧、美毒株之间同源性高,介于94.4%~99.7%。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首次完成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用RT-PCR方法分段扩增出PRRSV北京地区分离株BJ-4株的21条cDNA片段,分别克隆于pGEM-T-easy质粒载体并进行测序,按顺序将这些序列进行拼接得到PRRSV BJ-4株全基因组c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PRRSV BJ-4株基因组全长15504b,包含8个开放阅读框,5′端有190nt先导序列;3′端有256ntUTR,其中包括95ntPoly(A)尾。PRRSV BJ-4株与美洲型毒株VR-2332和Nebreska的核苷酸同源率分别为99.5%和98.4%,而与欧洲型代表株LV株的核苷酸同源率为62.5%,与另一国内分离株CH-1a株编码构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3.3%。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麦蚜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兴平、礼泉、凤翔、岐山、扶风地区麦田禾谷缢管蚜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异丙威、毒死蜱、阿维菌素、氟啶虫胺腈等7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最高,其中凤翔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达到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72.5),岐山和扶风种群对该药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1.4、29.9);5个地区的禾谷缢管蚜对溴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异丙威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较低,表现为敏感、敏感性下降或者低抗性;5个地区的试虫对氟啶虫胺腈均表现为敏感。分析认为,高效氯氰菊酯不适合用于关中地区禾谷缢管蚜防治,氟啶虫胺腈作为一种新型杀虫剂,可以在该虫防治中推广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其他几种杀虫剂可以在禾谷缢管蚜的防治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喷灌均匀性和灌水量对冬小麦冠层下水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红  郭鑫  陈瑞  王剑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24):102-111
为研究冬小麦冠层对喷灌水量的再分配规律,探讨不同灌水量下喷灌均匀性对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于2020-2021年在常州市金坛区开展了冬小麦田间喷灌试验。该试验依据作物需水量设置3个灌水量(充分灌溉、2/3需水量、1/3需水量)处理和2个喷灌均匀性(高:75%、低:55%)处理,通过冠层上、下雨量筒和自制的茎流收集器测量喷灌水量分布,并对喷灌后的土壤含水率(Soil Water Content,SWC)、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冠层上喷灌均匀性比冠层下高约1.5%。喷灌水经冬小麦冠层再分配后所形成的棵间穿透流量、茎秆流量以及冠下喷灌损失分别占冠层上部水量的56.0%~73.9%、25.0%~37.0%和2.5%~12.7%。冠下穿透流率和茎秆流率与冬小麦的冠层特征(叶面积指数、株高)极显著相关(P<0.01),而受喷灌均匀性和灌水量的影响较小。茎秆流率变异系数高于穿透流率变异系数。喷灌后24 h,0~20 cm深度土壤水分的变化与冬小麦产量及产量变异系数显著相关(P<0.05)。低喷灌均匀性会导致区域性缺水(SWC<65%田间持水量),引发小范围减产,产量变异系数增大,减少灌水量则会加剧这一现象,冬小麦显著减产,灌水量对产量的影响占主导作用。该研究可为冬小麦的喷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双酶切将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Fa株gC囊膜糖蛋白基因片段亚克隆到5型腺病毒AdMax系统穿梭质粒pDC316中,得到pDC316-gC。用此质粒与腺病毒DNA辅助质粒pBHGloxΔ E1,3Cre共转染293细胞,包装出重组腺病毒Adv-gC。通过PCR鉴定和病毒空斑纯化,得到纯的高效价Adv-gC病毒液。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明此重组病毒能表达PRV gC蛋白。该病毒经肌注免疫Balb/c小鼠,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攻毒试验表明,此重组病毒能提供100%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2型BF株ORF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CR从构建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重组质粒(pGEM-T-ORF2)中扩增出大小为593bp的ORb2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成功表达了ORF2基因编码的结构蛋白。表达的重组蛋白为融合蛋白,分子量40kD,表达量20%左右。经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可被PCV2阳性血清识别。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地下巷道的特殊应用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轨迹跟踪的铲运机无人驾驶技术。铲运机在无人驾驶时,通过车载传感器实时获取其实际的行驶轨迹相对于最优路径轨迹的偏差信息,包括横向位置偏差和航向角偏差,将偏差信息进行充分融合后,通过实时控制并调整铲运机前后铰接角的大小实现位置和航向角偏差不断趋向于零,以达到较好的跟踪最优路径轨迹目的。结合实际应用对算法进行了仿真测试,在模拟巷道环境下,利用2 m3铲运机验证了该无人驾驶技术,模拟实际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证明,基于最优轨迹跟踪的方法可实现铲运机的无人驾驶。  相似文献   
19.
羟基酪醇是橄榄油中主要酚类化合物之一,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医药界重视.经研究证实,羟基酪醇是性质温和的化合物,在抗微生物、抗炎、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解毒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药理作用.本文系统地对近年来羟基酪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总结,为羟基酪醇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青山不同植被下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内蒙古大青山6种植被为对象,在不考虑林冠层作用的条件下,于2006—2007年用人工降雨方法,以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为指标,研究不同植被条件下地表的产流产沙状况,并就降雨因子、坡度、凋落物、地被物、土壤等因子与产流产沙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为大青山生态环境建设和植被恢复与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4种林地间凋落物特性和土壤物理特性差别较大,白桦山杨林的减流减沙功能最好,落叶松林次之,油松林最差;② 6种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不同,差别较大,产沙量大小依次为油松林>未封育荒草坡地>落叶松林>虎榛子林>已封育荒草坡地>白桦山杨林,油松林的产沙量是白桦山杨林的218倍;③ 坡度、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对产流产沙影响较大,随坡度、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加;④ 降雨季节不同,产流量也不同,主要取决于活地被物层干燥度和凋落物层自然含水率;⑤对于荒草坡地,产流量与坡度和降雨量相关性较大,产沙量与径流量和降雨量相关性较大;对于森林植被,产流量与凋落物厚度和降雨量相关性较大,产沙量与径流量和凋落物厚度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