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0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588篇
林业   932篇
农学   845篇
基础科学   700篇
  638篇
综合类   4833篇
农作物   666篇
水产渔业   448篇
畜牧兽医   2497篇
园艺   838篇
植物保护   295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492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710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云薯107、丽薯7号、陇薯11号、丽薯6号田间长势好,抗病性较强,商品性状好,折合产量为28150.0~44350.0 kg/hm2,较对照品种天薯10号增产24.3%~95.8%,商品薯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22.
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不同带幅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研究了马铃薯与大豆套作模式下5种不同幅比(马铃薯/大豆:1.0/0.5、1.2/0.3、0.8/0.5、1.0/0.3、0.8/0.3)对作物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的单株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对大豆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套作马铃薯单株薯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薯重对马铃薯产量直接作用最大。在总带宽1.3 m、幅比1.0/0.3的套作模式下,作物产量、产值及纯收入均高于其他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23.
白菜型冬油菜天油8号山旱地适宜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在半干旱山区研究了密度对白菜型冬油菜天油8号的越冬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密度范围内,天油8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产量为2452.80 kg/hm2,越冬率高,农艺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924.
为思南杂交肉牛的提质增效及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选择12头12月龄左右的西×思×安杂交肉牛随机分4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7(A组)、4∶6(B组)、5∶5(C组)、6∶4(D组)的日粮,经135d育肥后进行屠宰性能测定,探明适合思南杂交肉牛的最适日粮精粗比。结果表明:总采食量、采食率、日采食量、眼肌面积、背膘厚指标均以精粗比为5∶5的日粮处理最高,均显著高于精粗比为3∶7和4∶6的日粮处理;精粗比为5∶5日粮处理的平均增重、平均日增重及屠宰性能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精粗比为5∶5日粮处理的料肉比显著低于精粗比为3∶7和4∶6的日粮处理;其肉色评分、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及剪切力均最低;优质以上牛肉占比最高,达68.35%。日粮精粗比按5∶5组配最适于思南杂交肉牛的生长。  相似文献   
925.
大田条件下,设置5个试验处理,即: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溉60 mm(W1);拔节期和开花期测定0~20 cm(W2)、0~40 cm(W3)和0~60 cm(W4)土层土壤含水量,并补灌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全生育期不灌溉(W0);以此研究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贮水消耗量为W3W1W2、W4W0,60~140 cm土层贮水消耗量W3处理最高;W3的籽粒产量最高,其水分利用效率高于W0和W4处理。这表明依据0~40 cm土层含水量测墒补灌拔节期和开花期目标相对含水量为70%的W3处理达到节水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6.
为研究木薯茎秆力学特性沿茎秆方向的分布规律,对其进行了压缩、剪切、弯曲试验,以加载方向、茎秆直径为试验因素,以最大承载力为响应指标。结果表明:沿径向加载时,压缩力最大,剪切力次之,弯曲力最小;沿轴向加载时剪切力最小。同时,给出各方向加载情况下受力与茎秆直径的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927.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射频技术、嵌入式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讯设备和系统凭借其灵活性强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中。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由于障碍物的存在而发生反射、散射、被吸收等物理现象,造成信号能量损耗。农田环境复杂多变,植被本身是影响信号传播的主要原因,无线信号传播特性的研究能为无线通信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无线信号在农田中的传播特性已经受到了众多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此,分析了无线信号在植被中传播特性的研究现状,将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比较,从研究方法、传播环境、传播尺度,传播方式和极化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对无线信号在植被中的传播特性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28.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黄色番茄的种植形式不断优化,逐步引入温室、大棚内栽培,实行了露地、大棚、温室排开播种,分批上市,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享誉区内外,现已成为五原县设施蔬菜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929.
930.
‘峰早’是河南科技大学果树课题组1998年从‘巨峰’葡萄中选出的早熟芽变(编号98—2),经过8年多点嫁接、扦插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栽,早熟性状稳定,于2013年1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峰早’,已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引种栽培,现将其主要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