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0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588篇
林业   932篇
农学   845篇
基础科学   700篇
  638篇
综合类   4833篇
农作物   666篇
水产渔业   448篇
畜牧兽医   2497篇
园艺   838篇
植物保护   295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492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710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方氏云(鱼尉)的排空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内约 15℃水温下 ,投喂以细长脚 (Themisto gracilip es)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饵料 ,对成体方氏云 (Enedrias fangi)进行了排空率研究。对 3种排空模型拟合效果的分析显示 ,平方根模型最符合方氏云的排空。在不摄食阶段 ,全消化道内含物的量 (CDW)随时间 (TIME)的变化可以下式描述 :CDW0 .5=3.890 - 0 .175· TIME(R2 =0 .939,p<0 .0 0 0 1)。方氏云的排空率为 0 .175g/10 0 g wet· h。  相似文献   
902.
为探索网箱养殖鳜鱼的工艺技术,解决池塘养殖鳜鱼起捕率低、商品不集中,以及养殖鳜鱼的饵料系数,饵料鱼的品种、适口性和饲养周期等技术问题,我们于89年开展了网箱养鳜鱼的试验,该试验从5月21日开始催产孵化鱼苗,到七月中旬鱼种投入大网箱,经10个月的饲养,最大个体达500克,最小个体152克,平均尾重252克,折合亩产1927.8公斤。增肉倍数28,饵料系数5.58。  相似文献   
903.
1988年在英守水库进行网箱养殖罗非鱼对水质、鱼产力、经济效益等因子的初步探讨,试验网箱475m^2产鱼37.796.15kg,饵料系数1.69,盈利81320.36元,并可增产链鳙鱼11330kg。  相似文献   
904.
为提高马铃薯晚疫病抗病育种水平,筛选出适宜于天水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和抗晚疫病较强的亲本资源,特此对引自全国的38份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晚疫病抗性的田间鉴定。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参试材料的植株、块茎晚疫病和产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植株发病最轻的是‘L0527-4’、‘L9901-10’、‘L0527-7’、‘农天2号’、‘天薯12号’、‘同薯20号’、‘陇薯7号’等;块茎晚疫病未发病的为‘同薯20号’、‘陇薯7号’、‘天薯12号’等17份材料;‘陇薯7号’、‘天薯12号’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折合产量依次为26 300 kg/hm2、23 800 kg/hm2;最终筛选出‘陇薯7号’和‘天薯12号’两份晚疫病田间抗性和丰产性较好的材料,可用作马铃薯晚疫病抗病育种的资源,并在天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05.
为筛选出适宜天水市旱作区种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解决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品种单一、抗病、优质专用品种相对缺乏及产量水平相对低下等问题。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陇薯6号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DSS-35折合产量最高,为35 704.0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15.23%;京张薯1号、陇薯20号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4 784.40、34 340.8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分别增产12.26%、10.83%。这3个马铃薯品种(系)综合性状优良、商品薯率较高,较抗病毒病和环腐病,块茎晚疫病发病较轻,适宜在天水市旱作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906.
台湾省美人茶与大陆美人茶一脉相承,具有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文章梳理海峡两岸美人茶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合作机遇,提出海峡两岸美人茶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认为,台湾省美人茶产区在美人茶品种、茶园管理、产品品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保持优势,福建省大田县和广东省紫金县是大陆美人茶的活跃产区,海峡两岸美人茶发展中既存在知名度不够高、机械化程度低和合作交流有待拓展等主要问题,也面临海峡两岸美人茶产业融合发展和茶人看好美人茶发展的良好机遇。文章提出海峡两岸美人茶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深化两岸美人茶创新研究与赛事交流、共同讲好美人茶故事、联合拓展美人茶消费群体和加快培育“大田美人茶”区域公用品牌等方面。  相似文献   
907.
[目的]仔猪在14日龄接种蓝耳病毒疫苗,25日龄接种猪瘟疫苗,检测接种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后的免疫合格率。[方法]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瘟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表达量。[结果]猪蓝耳病疫苗免疫3 d后,6.7%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7 d后,26.7%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14 d后,85%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后30 d 100%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猪瘟疫苗免疫3 d后,1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7 d后,40%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14 d后,58.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30 d后,83.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结论]仔猪在蓝耳病疫苗免疫3 d后抗体效价最低,30 d后免疫效果很好,接种猪瘟疫苗3 d后抗体效价最低,仔猪不足以抵抗病毒侵袭,虽然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接种后30 d,抗体水平都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70%的标准,但是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能达到100%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08.
植物组织培养:最新进展和潜在的应用(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组织培养体系在基础研究和商业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能,例如园艺产业。组织培养过程伴随着一系列关于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和表观遗传的改变。分子水平的改变主要包括基因突变、DNA重组、染色体变异和表观遗传调控(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小RNA调节)。这些改变被认为能促进外植体对培养环境的适应并有益于随后的形态发生。目前,组培已在商业应用和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基本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概念、培养基的制作、外植体的选择、各种激素的作用机理、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3大难题(外植体的污染、褐变、试管苗的玻璃化)以及防止措施,并详细阐述了植物离体快繁、无病毒苗木培育、培养细胞突变体、人工种子和离体培养期间分子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909.
[目的]评价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方法]采用静水法研究烯草酮、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对中华摇蚊(Chironomussinicus)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设定不同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试验,于48h时测定摇蚊幼虫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在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处理摇蚊幼虫后12h后,不同浓度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在48h时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存活率F降。烯草酮、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对中华摇蚊幼虫48h的LC。分别为1.842、0.150和1.999mg/L,氯氰菊酯对中华摇蚊幼虫的毒性最高.其次为烯草酮,2-4D丁酯毒性最低。烯草酮对中华摇蚊幼虫组织SOD含量有明显影响.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2-4D丁酯对组织SOD含量有明碌影响.但未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而氯氰菊酯对组织SOD含量则无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水体污染监测和水环境中农药的残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10.
结合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种植业现状,针对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马铃薯生产机械等方面进行探讨,从种薯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机械化水平等关键环节入手,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