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29篇
综合类   128篇
园艺   7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为了了解重金属铅、铜在蕹菜、蒌蒿体内不同部位的富集规律,以蕹菜、蒌蒿为供试材料,利用土培方式研究铅、铜在蕹菜、蒌蒿根、茎、叶中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蕹菜、蒌蒿不同部位对铅、铜的富集量不同,大部分铅、铜富集在蕹菜、蒌蒿的根部,向地上部分迁移较少.铜在蕹菜、蒌蒿各部位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铅在蕹菜体内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而在蒌蒿体内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蕹菜对铅的富集能力明显大于蒌蒿,当施加2 000 mg/kg的铅时,蕹菜叶片中铅浓度是蒌蒿叶片中铅浓度的14.2倍;蕹菜、蒌蒿根、茎、叶中铅、铜含量与土壤中的铅、铜浓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2.
~(60)Co-γ射线辐射对番茄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0~800 Gy剂量范围的60Co-γ射线对2个品种的番茄干种子和引发种(30%PEG-6000引发)进行辐射处理,采用发芽盒发芽法研究60Co-γ射线对番茄种子的萌发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对60Co-γ射线敏感性差异显著。黄盆栽抗辐射能力强于1479,主要表现在种子发芽率、萌发速度上。不同萌动状态番茄种子对辐射的敏感性也不同,经过30%PEG引发的引发种对辐射较干种子敏感。大剂量辐射后种子虽能萌发,但其幼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主要表现在胚根的分化和生长上。根据半致死剂量(LD 50)可以确定番茄种子适宜的辐射剂量,黄盆栽500~600 Gy,1479为400~500 Gy。  相似文献   
123.
以耐盐茄子为砧木的番茄嫁接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不同番茄品种接穗申粉9号、申粉8号、申粉918、浦红909和浦红968分别与茄子砧木72号进行嫁接,研究砧木对接穗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自根苗与以其为接穗的嫁接苗(茄子72号为砧木)的叶片的POD和SOD同工酶条带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尤以POD同工酶条带表现明显。其中申粉918接穗与其自根苗的POD和SOD同工酶相似性最高,根据同工酶相似系数与其与砧木的亲和性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原理,故番茄申粉918与茄子砧木72号的嫁接亲和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4.
以黄瓜品种‘津优4号’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外源腐胺(Putrescine,Put)对NaCl 胁迫下幼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特性和器官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Put提高了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保护性热耗散(ΦNPQ),显著增强光耐受能力和电子传递能力,降低了光损伤程度,抑制了植株体内Na+ 和Cl-向地上部的运输,显著降低了叶中Na+ 和Cl-的含量。说明外源Put能够减少NaCl胁迫下盐离子进入植株叶中,降低离子毒害,减轻不可逆光抑制,进而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机构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5.
采用营养液水培,以盐敏感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及根叶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0 mmol·L-1 NaCl抑制了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盐胁迫提高了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淀粉含量及根系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降低根系淀粉含量;盐胁迫提高了根系磷酸蔗糖合酶(SPS)、蔗糖合酶(SS)和淀粉水解酶活性及叶片SPS、SS活性,降低叶片淀粉水解酶活性。与单纯盐胁迫相比,外施Spd显著提高了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降低了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根系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提高了根系淀粉含量,降低了叶片中SPS、SS活性和根系SPS、SS和淀粉水解酶活性,提高叶片淀粉水解酶活性。推测外源Spd可能参与了盐胁迫下气孔调控,并调节相关酶活性以减少碳水化合物积累对光合作用的负反馈抑制,从而缓解了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伤害,提高了植株盐胁迫耐性。  相似文献   
126.
以超越五号辣椒品种为试材,探讨低温胁迫期间及随后的常温恢复过程中5-氨基乙酰丙酸( ALA 25mg/L)处理对始花期辣椒植株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 AsA-GSH)循环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5mg/L的ALA能有效降低低温胁迫下植株叶片中O2-的产...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25个油桃品种的引种,在苏北地区开展品种栽培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5个综合表现优异的品种,并总结了这些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等指标,以期指导当地果农生产和品种区域化推广,为油桃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8.
 以黄瓜品种‘中农6 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在低氧胁迫下对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抗氧化系统及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根系活力下降,根尖细胞受到伤害,处理第3 天其SOD、POD、CAT 酶活性均受到诱导而高于对照,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至6 d 时又显著低于对照;而低氧胁迫下在营养液中添加EBR 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SOD、POD、CAT 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产生速率、H2O2 和MDA 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减轻根尖细胞受伤程度。可见油菜素内酯对缓解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抗氧化系统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均有良好的效应,可有效缓解低氧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9.
苏北日光温室构型及其结构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调查了江苏苏北地区现有日光温室的基本构型和结构参数,调查项目包括日光温室的“五度”、“四比”和“三材”等结构和材料参数,并按前屋面形状、后墙材料、前室立柱以及前屋面拱架材料对日光温室进行分类。结果显示,苏北日光温室可分为三大类19种不同的构型,各构型净跨度、脊高、后墙高度、后墙厚度、前屋面角、后屋面角变化范围分别是7.5~14.0 m、2.2~5.8 m、2.0~5.0 m、40~600 cm、14.0°~28.4°、23.4°~48.0°|墙体材料多为空心砌块和机打夯土,部分为秸秆或无后墙|前屋面拱架材料多为镀锌钢管或竹竿,部分为钢筋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除SR-14型日光温室保温比大于1之外,其他构型日光温室保温比均小于1。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苏北日光温室的结构安全性能、采光性能和保温性能,并结合苏北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提出了结构安全性能强、采光效果好、保温性能强、室内操作空间大、土地利用率高,分别适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和农户使用的两种日光温室构型:SRY-1型和SRY-2型。  相似文献   
130.
以中甘21(ZG21)、06-115两个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6种氨基酸对甘蓝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氨基酸处理甘蓝硫代葡萄糖苷组分相同,均含有9种硫苷。氨基酸对甘蓝硫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显著提高06-115硫苷的总含量、脂肪族硫苷的含量和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含量,其中半胱氨酸处理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63.0%、69.6%和69.1%;半胱氨酸处理提高了3-吲哚基甲基硫苷含量,达到725.6 μmol/kg, FW;半胱氨酸处理也显著提高了中甘21硫苷的总含量、脂肪族硫苷的含量、吲哚族硫苷含量和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7.2%、39.6%、15.3%和26.2%。半胱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处理都提高了3-吲哚基甲基硫苷的含量,其中半胱氨酸处理最高,达到292.7 μmol/kg, FW,其次是谷氨酸和甘氨酸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