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篇 |
农学 | 6篇 |
7篇 | |
综合类 | 99篇 |
农作物 | 22篇 |
水产渔业 | 4篇 |
畜牧兽医 | 5篇 |
园艺 | 5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8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于核酸DNA/RNA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水稻土甲烷氧化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复杂土壤中微生物DNA/RNA的技术难点是13C-DNA/RNA的鉴定。本研究针对我国六种典型水稻土,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3CH4示踪活性的甲烷氧化菌,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获得不同浮力密度DNA/RNA后,以甲烷氧化菌独有的pmo A功能基因和16S r RNA特异基因作为分子标靶,通过半定量凝胶电泳技术评价了特异基因作为分子标靶判定13C-DNA/RNA的可行性,进一步利用克隆文库技术研究水稻土中的活性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甲烷氧化菌功能基因pmo A作为分子标靶,能够准确鉴别13C-DNA,而甲烷氧化菌特异的16S r RNA基因则能较好地区分12C和13C标记的RNA,但13C-RNA中的非目标微生物污染高于13C-DNA示踪技术。进一步以13C-DNA和13C-RNA为模板,分别构建了pmo A和16S r RNA基因的克隆文库,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型菌主导了土壤甲烷氧化过程,其中江西鹰潭和黑龙江五常土壤中活性甲烷氧化菌全部属于Ia型,而四川资阳、浙江嘉兴、江苏常熟和江都土壤中Ia型和Ib型甲烷氧化菌均有发现,并且后者比例较低。这些结果表明分子标靶基因能够有效判定复杂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13C-DNA/RNA,在DNA和RNA水平的结果基本一致,我国典型水稻土中活性甲烷氧化菌可能存在一定的地理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52.
水稻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以含抗水稻白叶枯病Xa23基因的IRBBL23为抗性供体,以感病Ⅱ-32B为轮回亲本,采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标记CP02662检测后代单株。结果表明:通过田间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最终获得6个导入Xa23基因白叶枯病抗性单株,病斑长度为0.34~1.34 cm。利用均匀分布水稻染色体上的178对SSR引物,对入选单株的背景恢复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入选单株的背景恢复率为96%~100%,基本恢复为轮回亲本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53.
【背景】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200 nt且不具有编码能力的转录本,能够在真核生物的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通过顺式(cis)、反式(trans)或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机制调控基因的表达,已被证明在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 结合测序得到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纯化孢子的small RNA(sRNA)组学数据和前期获得的lncRNA组学数据对lncRNA的调控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揭示lncRNA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中的潜在功能。【方法】 利用small RNA-seq(sRNA-seq)技术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纯化孢子进行测序,通过相关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根据lncRNA与mRNA的位置关系预测lncRNA的上下游基因;使用Blast软件比对GO和KEGG数据库,对上下游基因进行功能和代谢通路注释;利用Target Finder软件预测lncRNA-miRNA及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进而通过Cytoscape v3.7.2软件对调控网络进行可视化;利用RT-PCR对调控网络中的部分lncRNA、miRNA和mRNA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纯化孢子样品的sRNA-seq分别得到16 597 883、15 451 791和12 248 316条raw reads,经质控分别得到15 608 370、14 249 255和11 440 684条clean reads,各样品的Q30≥98.58%。共预测出lncRNA的上下游基因310个,它们可注释到代谢进程、细胞进程、催化活性、结合和细胞等相关的35个功能条目;此外还可注释到56条代谢通路,涉及嘌呤代谢、碳代谢和丙酮酸代谢等物质代谢通路,以及甲烷代谢、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糖异生等能量代谢通路。上述结果表明相应的lncRNA可能通过cis作用调节上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调控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中的物质和能量代谢以及细胞生命活动。进一步构建lncRNA-miRNA调控网络,分析结果显示MSTRG.3636.1、MSTRG.4498.1和MSTRG.4883.1可靶向结合4个miRNA(nce-miR-7729、nce-miR-7502、nce-miR-8639和nce-miR-8565),说明此3个lncRNA可作为ceRNA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中发挥潜在作用。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形成较为复杂的调控网络关系,miRNA处于调控网络的中心并联系lncRNA和mRNA,nce-miR-7502和nce-miR-8639结合的mRNA最多,达到28个;与MSTRG.3636.1、MSTRG.4498.1和MSTRG.4883.1存在靶向关系的miRNA结合多个mRNA,表明上述3个lncRNA可能通过ceRNA机制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中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结论】 lncRNA可能通过cis作用调控上下游基因的表达,以及作为ceRNA通过吸附miRNA间接影响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调节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中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54.
郑燕 《新农村(黑龙江)》2013,(10):79-80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针对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政府对农业推广体系的保障和支持,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55.
【目的】揭示河西走廊苹果蠹蛾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联系,分析地理种群间的序列变异、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方法】采用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扩增并分析了河西走廊8个地理种群132个苹果蠹蛾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I)基因片段,应用DnaSP 5.10计算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核甘酸多样性指数(Pi)和Tajima’s D值,采用ZT软件包进行Mantel检验,分析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利用软件Arlequin 3.11计算成对种群间的固定系数(Fst)。【结果】在获得的132条序列中共发现了8个变异位点和5个单倍型,其中3个单倍型为种群共享单倍型。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578,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为0.000~0.700。各种群的Tajima’s D值中性检验符合中性突变,说明河西走廊苹果蠹蛾在历史上没有出现群体扩张,群体大小稳定。Fst值表明,河西走廊苹果蠹蛾种群间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而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河西走廊苹果蠹蛾遗传多样性较低,且地理种群间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56.
57.
一、养殖生物死亡事件调查2010年4月14日福清市江镜镇华侨农场一家个体养殖户承包的虾塘发生养殖的斑节对虾大量死亡事故,4月15日上午技术人员到达事发地点进行调查,在事故现场技术人员仔细向养殖生产者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详细过程,勘察事发地点的环境条件与养殖生物死亡状况,并开展相应的调查、样品采集与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58.
新型氟苯尼考药丸的制备及其在大黄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鱼养殖业中存在因过量用药而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及大黄鱼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问题,以淀粉、壳聚糖和明胶三元复合物作为载体,以渔业中应用较多的广谱抗生素氟苯尼考为药物模型,制备了一种可生物降解并可定量给药的抗生素药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对该药丸的物理特性、吸水性能、抑菌性能及药物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载体和药丸具有一致的内部微观结构,多孔结构分布均匀,孔与孔之间具有良好的连通性,有利于药物的流通和释放。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其抑菌能力与氟苯尼考的含量成正相关。经口服药丸后,氟苯尼考在大黄鱼血液、肝脏和肌肉中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的特征,并可在血液、肝脏和肌肉中缓慢消解。 相似文献
59.
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转化技术己广泛应用于粳稻品种(Oryza sativa ssp.japonica)中,但迄今未能找到适合于籼稻品种(O.sativa ssp.indica)高效遗传转化的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籼稻品种的愈伤组织在继代过程中的严重褐化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本研究以籼稻品种93-11为材料,通过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预测数学模型,研究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浓度、N6-呋喃甲基腺嘌呤(kinetin,KT)浓度和碳源中蔗糖和麦芽糖的比例对籼稻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93-11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成分: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92 mg/L 2,4-D、0.59 mg/L KT、16.37 g/L蔗糖和13.63 g/L麦芽糖;并以此优化培养基继代籼稻愈伤组织.为了研究93-11愈伤褐化的原因,采用组织学与解剖学方法,观察93-11正常愈伤组织和褐化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两者的表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正常愈伤组织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褐化愈伤组织表面结构看似光滑,但是放大后发现这种平滑结构是由于所有细胞失去规则圆形变为无活性扁平状,且细胞不易成团,细胞之间空隙小而少形成的.用qRT-PCR技术分析了褐化相关基因在褐化愈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切伤后与褐化相关的基因生长素输入载体1基因(auxin1,AUX1)和蔗糖非依赖1蛋白激酶2基因(sucrose non-fermenting 1-related nrotein kinase 2,SnRK2)的表达量虽然都比较低,但是在93-11成熟胚诱导的正常愈伤组织和褐化愈伤组织中存在明显差异,而酚类物质氧化途径中与酚类物质合成的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和多酚氧化酶基因(polyphenol oxidase,PPO)在正常愈伤组织还是褐化愈伤组织中都没有检测到表达量.发现组织培养切伤是愈伤组织褐化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阐明愈伤组织的褐化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郑燕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1):57-58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关于在中国怎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在经济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主要包括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分析和认识,把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工业道路、利用商品生产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依靠群众,以自力更生为主等观点。这些观点不仅在当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阶段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