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261篇
农学   250篇
基础科学   158篇
  275篇
综合类   1316篇
农作物   262篇
水产渔业   127篇
畜牧兽医   806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试验用山西汾阳的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和中国农科院生防室从法国引进的T.maidis,分别用柞蚕卵、蓖麻蚕卵和米蛾卵繁殖后,在榆次甘蓝田释放以防治菜粉蝶(Pieris rapae)和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每块试验田取5个样点,每的调查20株,每5天调查1次。防治菜粉蝶的放蜂时间为6月6~7日(第1代)和8月5~8日(第3代);防治甘蓝夜蛾为6月10~13日。两个蜂种的放蜂距离为1000~2000米,对照距放蜂区500米。每亩放蜂2.5~3万头,每代放蜂1次。放蜂7~10天后调查寄生率。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105.
甘蓝和大白菜在我省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受菜青虫、小菜蛾、棉铃虫等危害十分严重,后者还蛀食番茄、菜豆等,影响产量和品质。为生产无公害蔬菜,自1983年开始,先后用湖北农科院微生物厂生产的Bt制剂[活孢量100亿个/克(毫升)]防治以上害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仅张家口、保定两地区应用面积就达1.5万亩以上。 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山东省大豆年播种面积800万亩左右,张淑龄(1985)首次报道大豆孢囊线虫病在我省的危害以来,近年蔓延加重,对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现将对高密、胶县等18个有代表性县、市发生与防治情况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柑桔疮痂病(Sphaceloma fawcelti Jenkins)是湖北省柑桔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除为害叶片外,枝梢、果实均可受害,严重时可引起大量落果。为了探讨农抗“120”防治柑桔疮痂病的实际效果,1988年分别在黄梅和丹江口两地开展了试验。 试验用3%农抗“120”(湖北省生物药厂生产),在黄梅县大桥桔园于4月5日喷药7月16日调查,以清水为对照;在丹江口武当山镇果园场分别于4月14日、4月24日各处理一次,7月5日调查,以常规农药多菌灵为对照。处理后分别调查病叶率、病指、病果率,并  相似文献   
108.
番茄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夏、秋蔬菜之一,栽培面积大,近年来受棉铃虫为害日趋加重,轻则造成孔洞畸形,重则发霉腐烂,有的蛀果率高达25%以上;严重影响番茄品质和产量。1985—1986年我们用“HD—1”乳剂,分别在保定,邯郸郊区进行防治试验,结果如下: 一、供试药剂 Bt乳剂和复方Bt乳剂(含菊脂0.2%)为湖北省农科院微生物实验工厂  相似文献   
109.
油菜花露尾甲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贺春贵 《植物保护》2001,27(1):15-17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表明 :油菜花露尾甲在甘肃临夏春油菜上 1年发生 1代。越冬代成虫春季先侵害早熟的门源油菜 ,之后再危害中熟的甘蓝型油菜和晚熟的芥菜型油菜。侵入的高峰期与油菜蕾盛期 (初花 )相吻合 ,花后虫量锐减。在室温 16.9~17.9℃下饲养 ,卵期3~4d ;幼虫 2龄 ,1龄 2~3d ,2龄 2d ;预蛹期3~5d ,蛹期5~ 9d。幼虫在田间化蛹深度0~6cm ,80%集中在0~3cm的表土中。成虫对黄色有趋性 ,蕾 (花 )期用药是控制该虫危害的关键时期。 2.5%敌杀死3.12mg/kg防治成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0.
条锈菌侵染对小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幼苗叶片受到条锈菌侵染后,净光合速率降低,显症和产孢以后剧烈下降,变化幅度可达健株正常值的50%左右。病株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在侵染初期略有降低,显症和产孢以后急剧上升,光呼吸速率升高幅度可达健株正常值的60-70%,暗呼吸速率可比健株升高1.6-1.7倍以上。随着小麦和条锈菌两者亲和性的增强,上述变化起始略晚,但变化幅度增大。文中讨论了上述病理学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