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41篇
综合类   7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RS和GIS的西昌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解西昌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以3期遥感影像(1989年TM、1998年ETM和2008年ASTER)为数据源像,利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1989-2008年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要素类型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其中林地面积最大,占50%以上。近20年来,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减少,其中耕地减少幅度最大,减少了20.01%;建设用地和林地显著增加,分别增加4?861.31和7?609.46 hm2,其中建设用地增加了64.55%。景观要素明显变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地势低平,工、农业集中,人地矛盾异常突出的中部安宁河谷和东部邛海盆地。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研究区景观要素类型相互转化较为频繁,主要表现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林地,草地转为林地和耕地,未利用地转为耕地和草地,水域转为耕地和建设用地。1989-2008年研究区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从1.323和0.738下降到1.256和0.701,优势度从0.469上升到0.536,表明景观异质性程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2.
本文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与理论,以成都平原"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循环利用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定位试验与随机抽样调查,对农田生态系统常规施肥生产模式(CF)、秸秆直接还田生产模式(CFS)和食用菌菌废料还田生产模式(按物质投入量不同分为FR1、FR2和FR3)的能值投入产出进行比较。研究表明:CF和CFS模式不可更新能值投入比例较大,主要依附工业辅助能的投入;不同模式系统的总能值产出量依次为CFFR2CFSFR1FR3,与CF和CFS模式相比,FR1、FR2、FR3模式的产投比相对较大,FR2模式最大,其产投比为2.35。菌废料还田生产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有机能值占系统总能值比例较高,系统净能值产出率高,环境负载率较低,环境压力小,可持续发展性能较强,FR2菌废料还田生产模式是最适合成都平原的秸秆循环利用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73.
四川旱耕地的特征、问题及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农业大省,农耕地在农业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农耕地中旱耕地比重大,旱耕地特征明显,生产、生态问题突出,土壤养分贫乏,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严重,导致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低下.因此,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旱耕地,特别是旱坡耕地(6~25°)的综合治理和持续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74.
李宏  邓良基  张世熔  吴金涛 《土壤》2005,37(2):169-175
采用GIS和数理统计方法,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和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格局指数对天全县1992~2002年1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的比例最大,且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达79.14%,但年变化率则很小,只有0.29%;耕地占的比例很小,仅有5.50%,而且10年间面积减少了4813.3hm2,但年变化率比林地大得多,高达2.68%。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0年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而优势度指数不断下降。由此得出产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机制,除了受地形条件和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为主要的是受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政府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5.
主要紫色土电导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四川丘陵区暗紫泥、灰棕紫泥、棕紫泥和红棕紫泥4种主要紫色土电导率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四种主要紫色土的平均电导率为185.62±44.33μScm-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pH和容重与土壤电导率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容重与土壤电导率呈极显著相关,土壤有机质和pH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6.
以四川盆地西缘中低山坡地为研究样地,根据实际地貌特征分别选取3个典型山体、2个典型土壤类型。山体坡面不同坡位下土壤质量综合指数(PI)研究表明土壤质量指数随山体坡面位置相对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高。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综合指数(QI)研究表明,人工林的土壤质量指数值显著偏高,坡耕地的指数值最低。中低山坡地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主要依赖于土地利用与覆盖之间的差异。故必须加强坡耕地规范治理,实施植被保护与重建等一系列土壤资源持续利用措施,实现土壤质量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7.
本文综合分析四川西部山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后,采用“类一等”二级土地资源评价体系,通过调查访问与统计分析,确定了牧地、林地、旱地、水田四大资源类型的参评因子。同时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78.
察雅县属于高原山区,自然地理要素是影响土地利用的主导因子。在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综合体基础上,加上人类生产活动,就构成了土地利用现状,产生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的垂直和地区分异。  相似文献   
79.
根据94个样点表层土壤(0—20 cm)氮素的化验数据,在ArcGIS 9.0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川中丘陵区清流河流域土壤全氮和速效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总体水平较低,二者平均值分别为(0.85±0.03)g/kg和(63.8±25.4)mg/kg。土壤全氮含量总体上呈条带状或斑块状分布,高值区(>1.12 g/kg)主要分布于东部大清河下游的石子镇、苏家、互助一带,并以此为中心向北和向西逐渐降低,向西南呈现出先逐渐降低至沱江流域后又有所上升的趋势,低值区(<0.88 g/kg)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大冶乡、凤天乡、双桥乡以及西部的安全、靖民、郭北一带;研究区土壤速效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和全氮基本一致。研究区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与土壤母质、地形、土地利用方式、灌溉方式、土壤侵蚀、土壤pH和土壤质地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在不同土壤母质、地形、土地利用方式、灌溉方式、土壤侵蚀状况和土壤质地下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0.
野茼蒿对镉的富集及其镉耐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Cd)浓度(0、30、60、90、120、150、180mg.kg-1)胁迫下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Benth.)S.Moore)的生长及其对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Cd添加水平的增大,处理组野茼蒿的主根长、株高、叶绿素含量、根和地上部生物量均呈降低趋势,且主根长、株高、根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当Cd添加水平不断提高,处理组野茼蒿根和地上部Cd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而累积总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仍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处理Cd浓度为180mg.kg-1时,野茼蒿地上部Cd浓度最高,为1288.12mg.kg-1;处理Cd浓度为60mg.kg-1时,野茼蒿地上部Cd累积量最高,为每盆4.28mg。当Cd浓度≤90mg.kg-1时,野茼蒿生长正常,未出现Cd中毒症状。野茼蒿地上部Cd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3.48~21.71和1.12~2.31。因此,野茼蒿对Cd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转运能力以及其地上部对Cd的累积能力,适合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