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45篇
  20篇
综合类   266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我国(日本)茶叶栽培上自古以“八十八夜”(5月2—3日)为新茶上市的节日,是为第1季茶收获。随后,有第2季茶和第3季茶的收获。茶叶的牧获次数因栽培环境和经营方针而有区别,一般以1年采收3次者为多。但在静冈县或鹿儿岛地方,有采摘4次者。反之,在山间或寒冷地区,有的仅采收2次;而采制上等绿茶“玉露”和“研茶”的棚下茶园则一年仅摘收1次。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明确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方法】以野生“红皮软脚”铁皮石斛种质作为组培材料,探讨不同规格组培苗(优质、合格)、不同栽植方式(床架栽、地厢栽)对铁皮石斛生长势、生长量及成药茎条产量的影响,同时测定鲜茎和枫斗中石斛碱和石斛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栽植方式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种植成活率影响不大,但优质苗栽后成活率、生长势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合格苗,床架栽的生长势、生长量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地厢栽;地厢栽产品中检测到部分有机磷农药残留,床架栽因远低于限量标准而未检出;1年生、2年生鲜茎及枫斗中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19.72%、18.54%、29.41%;在生长年限不超过2.5年范围内,石斛碱含量随种植年限增长而增加。【结论】在广西自然气候条件下,采用优质组培苗、搭床架栽植及生态防治病虫害是实现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的关键。实际生产中,可以鲜茎多糖含量≥18%、枫斗多糖含量≥25%、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无公害食品规定标准作为无公害铁皮石斛产品质量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3.
【目的】为建立红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与杂交种子生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宁单瓣木芙蓉和红麻野生种H040的越冬枝条为砧木,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63A和保持系763B越冬枝条上的新生芽为接穗,采用单芽切接法嫁接后扦插繁殖,成活后移栽大田与本砧嫁接株和种子繁殖株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不育系嫁接处理的成活率显著高于保持系嫁接处理,用红麻野生种H040作砧木表现出较高的嫁接成活率,而用木芙蓉作砧木的成活率较低;嫁接处理可使植株矮化,其中以木芙蓉作砧木的矮化效果最显著;嫁接对红麻的现蕾开花始期影响不大;用H040和木芙蓉作砧木的处理,其接穗的梢部枯萎长度显著小于本砧嫁接,表现出较强的越冬抗寒性;结果数的多少与越冬期的梢部枯萎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越多,越冬抗寒性越差。【结论】越冬枝条嫁接对红麻不育系与保持系成活率及越冬抗寒性存在一定差异;嫁接处理可使植株矮化;选择适当的砧木对提高接穗的抗寒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4.
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8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育84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原品系代号为公交DY2003-3。该品种具有高油、高产、抗病、广适等特点,生育天数122~125d,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圆叶、紫花,灰色绒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脂肪含量23.22%,蛋白质含量40.16%。2004-2005年,在吉林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中,吉育84平均产量2744.6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品种白农6号增产15.3%。  相似文献   
155.
156.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智能变电站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基本要求,同时,阐述了目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如何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水平的建议,希望能实现提高运行维护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7.
本文研究了广华枝Xiu Sinophasma largum Chen et Chen的食叶量。其一生食叶量为20.802g,其中1-4龄低龄若虫期的食量占其一生食量的3.13%,5-6(7)龄老龄若虫期的食量占21.95%,成虫期的食量占74.92%,老龄若虫期和成虫期是主要的危害期,占其一生食量的96.87%,并建立了个体食叶量模型,个体日均食量模型及其活动量指数增长模型,分别为X1=0.039  相似文献   
158.
老年痴呆症的潜伏期一般为6~20年,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到死亡的整个过程约8~9年,女性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5倍。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可分为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来自遗传因素的病人,病症通常在55岁之前就会出现,而来自后天因素的病人发病通  相似文献   
159.
东亚近海大陆绵羊群体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济宁市抽取小尾寒羊60只,应用电泳技术检测了11个编码血液蛋白的结构基因座,引用东亚近海大陆的4个绵羊群体的相关资料进行遗传分析。研究表明:(1)5个群体哈拉和林绵羊、乌兰巴托绵羊、小尾寒羊、湖羊、占部落绵羊的基因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3742、0.3565、0.3184、0.3620和0.2473;(2)前人关于小尾寒羊和湖羊都是由蒙古羊分化而来的考证得到遗传学实验的进一步证明;(3)越南占部落绵羊与山东小尾寒羊关系最近;(4)小尾寒羊、湖羊和占部落绵羊受蒙古羊血统的影响递减。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