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7篇
  23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喀斯特地区湘西州植烟土壤pH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了解湘西州植烟土壤pH特征,于2015年采集湘西烟区1 242个土壤样本,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湘西州植烟土壤pH区域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湘西烟区植烟土壤pH变幅为4.17~8.17,平均值为6.12,变异系数为18.30%;处于植烟土壤pH适宜范围内(pH为5.5~7.0)的样本占34.06%,pH小于5.0的植烟土壤样本为20.77%,pH大于7.5的植烟土壤样本为18.20%;(2)7个主产烟县植烟土壤pH平均值在5.44~6.84;不同县植烟土壤pH差异极显著;(3)植烟土壤pH有从西向东递减的分布趋势;(4)成土母岩、土壤类型、水土流失状况、灌溉能力、海拔高度、耕作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土壤颗粒组成显著影响植烟土壤pH;(5)水土流失严重、无灌溉能力和耕作层较浅的烟田、紫色砂页岩发育的土壤、红壤和红黄壤以及粘粒比例较大的土壤容易酸化;(6)土壤pH呈现出随海拔降低和有机质含量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2.
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增密减氮的主要化学成分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增密减氮是一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明确我国南方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增密和减氮的可行性,对指导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湖南邵阳烟区烟稻轮作田块进行了密度和施氮量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田间试验。三个种植密度分别为16667(习惯种植密度)、18182和20000株/hm2,三个施氮量分别为N 105、120和135 kg/hm2。测定了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采用隶属函数对化学成分数据进行标准化,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每个成分权重,构建了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采用p2分析了烤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的效应。【结果】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以种植密度18182株/hm2和施氮量120 kg/hm2组合处理最高,其次是密度18182株/hm2和施氮量135 kg/hm2组合处理。施氮量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约为46.3%,种植密度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约为30.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约为23.6%。【结论】采用p2更能客观地定量分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种植密度、施氮量及二者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不同,以施氮量为主,其次是种植密度。与邵阳当地和我国南方类似地区现行的种植密度(16675株/hm2)和施氮量(N 135 kg/hm2)相比,邵阳地区烤烟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和减施氮肥是可行的,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推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18182株/hm2、120 kg/hm2。  相似文献   
83.
湖南烤烟生物碱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集湖南省主产烟区B2F,C3F,X2F共3个等级烟叶样本559个,通过测定烟叶生物碱含量,研究了湖南烤烟生物碱含量的地理分布特征及与生物碱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湖南烤烟总生物碱和烟碱含量偏高,降烟碱、假木贼碱、新烟草碱和总微量生物碱含量较低;生物碱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烟碱、新烟草碱、降烟碱、假木贼碱;烟碱转化率B2F最高,C3F次之,X2F最低;烟叶等级间生物碱含量差异极显著,从大到小依次为B2F,C3F,X2F;3大生态区烤烟的生物碱含量只有C3F烟叶的烟碱差异极显暑和新烟草碱差异显著;3个等级烤烟的烟碱、降烟碱、假木贼碱、新草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烤烟生物碱含量进行趋势面分析,所建立的趋势模型拟合适度的显著性F检验,差异不显著,但具有一定的拟合优度,其3阶趋势面分析图基本能够揭示湖南烤烟生物碱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烟碱、降烟碱、假木贼碱以中部最高,向四周递减,新烟草碱是西北、东南部较低.  相似文献   
84.
稻田春播杂交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对稻田春播杂交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方法]以湘南丘陵山区稻田春播的15个杂交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玉米品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株高、穗位高、行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秃顶长〉株高〉穗长〉穗位高〉穗粗。行粒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直接作用;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顶长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间接作用;穗行数和百粒重对玉米产量不但有较强的直接影响,而且还辅助其他性状对玉米产量产生较大的间接作用。[结论]进一步明确了各性状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的效应大小及对产量的相时重要性,为湘南丘陵山区稻田春播杂交玉米引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湖南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区域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全面考察湖南烤烟质体色素含量的区域特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烟叶生产的合理布局,稳定烟叶质量,促进湖南烟草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为湖南省烟草种植区划建设和企业采购供应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通过化学成分测定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湖南主产烟区31个烤烟主产县的187份烤烟样品的质体色素含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国外烤烟主产区进行比较。[结果]湖南主产烟区主栽的品种之间质体色素含量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湖南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在地区间、生态区域间有一定差异,特别是叶黄素含量三大生态区域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烟叶中叶黄素含量是湘西北〉湘中〉湘南 与国外优质烟叶比较,质体色素总量较低,但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较高。[结论]湖南烤烟的采收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掌握的好,但在烟叶生长和成熟期应采用适宜的调控技术,促进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减少烟叶在调制过程中类胡卜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86.
湖南烤烟外观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为完善烤烟质量评价体系和制定烟草种植区划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湖南省烟区2005年烤烟样品为材料,运用专家咨询法、多元统计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地统计学分析等构建了烤烟外观质量量化评价体系,并进行外观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湖南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区域特征分析。【结果】烤烟外观质量评价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等级烟叶外观质量分值是:X2F<B2F<C3F,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烟叶外观质量分值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外观质量分值是:湘南烟区<湘中烟区<湘西北烟区,差异极显著;烟叶外观质量指数高值区域出现在湖南西部,向东逐渐递减,空间差异明显;进行评价的湖南X2F、C3F、B2F等级烤烟外观质量主要集中在3类烟和2类烟,1类烟较少,不同等级、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外观质量类型差异明显。【结论】应用专家咨询法、因子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的烟叶外观质量量化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对某区域烟叶外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采用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及与植烟土壤的碱解氮、pH值和施纯氮量等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烟叶烟碱含量与总氮、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2)烟叶烟碱含量与土壤中的碱解氮、pH值和施纯氮量呈显著正相关。(3)得出相应的定量关系式。烟碱(Y)与总糖(X1)、总氮(X3)和蛋白质(X4)的逐步回归方程式为Y=-0.559+0.046 X1+6.27 X3-1.14 X4,决定系数为R2=0.88。烟碱(Y)与pH值(X6)和施氮量(X7)的逐步回归方程为:Y=-1.33+0.465 X6+0.11 X7,决定系数R2=0.36。  相似文献   
88.
冷浸田土壤长期渍水,水凉泥冷,通气不良,种双季稻常因早稻僵苗不发,晚稻迟插遇寒露风而影响产量。采用半旱式畦作蓄留再生稻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节本增效,与种双季稻实际田间支出进行比较,每公顷可省种22.5千克、省工75个、省肥料325千克省农药300元,合计可节支2170元,其投入产  相似文献   
89.
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烟气特性感官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的烟气特性,对来自该烟区的44个烟叶样品组织评吸专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的烟气细腻程度为尚细腻至较细腻,柔和程度为尚柔和,圆润感为尚圆润;于烟气细腻程度、柔和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呈从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圆润感在空间分布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③邵阳市烟叶的烟气细腻程度和柔和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不同地区烟叶的烟气圆润感无统计学差异;榆烟气细腻程度、柔和程度和圆润感年度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0.
以云南大理C3F等级烟叶为材料,采用GC方法测定了烤烟样品中的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对不同品种、烟田类型、海拔高度、生态区域的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红大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平均为39.499mg/g,其中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平均分别为12.012、25.175和2.313mg/g。②红大品种草酸、苹果酸、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柠檬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③旱地种植的红大烤烟的苹果酸含量显著高于水稻田。④在高海拔种植红大品种的苹果酸含量和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显著高于中、低海拔。⑤金沙江流域、澜沧江流域、滨湖流域的红大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显著高于红河源流域。⑥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烟叶非挥发性有机酸主要影响感官评吸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刺激性、劲头和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