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173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28篇
  35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农副产品及废弃物化感抑藻作用的研究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副产品废弃物作为可再生性、可降解性的生物质资源,在农村被大量的丢弃和焚烧,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危害.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可以从农副产品和废弃物中提取化感物质,应用于海水和淡水中藻类的抑制,以有效利用废物资源.文章对化感作用的概念、20种农副产品及废弃物对19种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以及化感作用抑藻机理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对今后植物化感作用抑藻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应多学科结合,利用化感物质对不同藻类的影响及其选择性抑制机理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
犬出血性腹泻是临床上的一大类疾病,传染病、普通病、寄生虫病等均可引起,以犬细小病毒性腹泻、犬温热引起为多见,是以突然发病,剧烈呕吐,腹泻,排混有血液和胶冻样粘液的粪便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如果治疗不当,往往使病程延长并导致死亡。笔者在临床上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1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病犬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厌食,呕吐,吐出未消化的食物及白色、淡黄色泡沫状液体。排水样稀粪,有腥臭味。1天以后,开始排红色恶臭的糊状稀粪。呕吐严重者在短期内消瘦,出现眼窝下陷,口腔干燥,粘膜渐白,皮肤缺乏弹性等脱水症状,3…  相似文献   
93.
不同生态环境对甜高粱生长、糖锤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择8个代表性的甜高粱品种分别在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种植,研究两种生境对不同甜高梁品种苗期生长及成熟期农艺性状、生物产量、糖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干旱地区种植的甜高粱苗期生长速度高于半湿润地区,植株含水量低于半湿润地区;在成熟收获期,半干旱地区种植的甜高粱品种株高、茎粗均低于半湿润地区,生物产量均低于半湿润地区,茎秆含水量略有下降,茎秆糖锤度均高于半湿润地区,半干旱条件降低甜高粱的生物产量,增加茎秆汁液锤度.本试验为筛选适宜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种植的甜高梁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选用耐高温、抗性好的高产品种8813菌种,提纯复壮母种,进一步培养扩大为原种和栽培种。  相似文献   
95.
闫鹏  孙小诺  杜雄  高震  边大红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5):2581-2592
【目的】针对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与环境实际温度间的矛盾,通过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研究拔节前增温及拔节后揭除塑膜相对降温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和衰老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华北平原冬小麦通过调控温度延缓小麦衰老和挖掘产量潜力提供理论及方法依据。【方法】2015—2017年连续2个生长季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深州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以“衡观35”为试验材料,晚冬早春采用搭建温室的方法,设置覆盖2层塑膜(M2E,1月25日—3月25日)、覆盖2层塑膜(M2L,2月5日—3月25日)、覆盖1层塑膜(M1,2月20日—3月25日)、常规生产对照(CK)共4个处理,以覆盖有孔和无孔塑膜以及时间的早晚和长短来调控温度和小麦生长发育时间,由此获得了时间相同的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不同、发育进程相同而所处日期和温度不同的结果。试验过程中记录每个处理各生育期起始时间,并测定光合特性、衰老相关酶活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早覆盖的M2E处理的冬小麦比对照开花提前8 d,成熟提前3—4 d;灌浆期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提高17.3%、净光合速率提高30.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23.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27.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19.4%、丙二醛(MDA)含量降低23.8%;开花时的旗叶面积增大27%,收获时籽粒产量提高22.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9%。随着增温时间的推迟和覆盖时间的缩短,上述指标与对照差异越来越小,以至于M1处理上述指标与CK均显著不差异。【结论】晚冬早春阶段增温既维持了旗叶较高的光合速率,又显著延缓了旗叶衰老,进而为灌浆提供了物质基础;既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又延长了小麦灌浆时间,从而获得了高产,获得高产的同时虽然增加了耗水量但促进了水分的高效利用。晚冬早春阶段增温是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有效平衡热量资源供应与生长发育所需的方法,既可减轻晚冬早春冻害对小麦返青及拔节的影响,又可规避小麦生育后期干热风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96.
为了考察染发膏对蚕豆(Vicia faba L.)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的3种不同品牌染发膏(T、S、H)毒染蚕豆根尖细胞,测定其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并计算微核指数。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3种染发膏浓度与微核率都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高于一定浓度后微核率均呈下降趋势,其最大微核率对应的浓度依次为0.10 g/L(T染发膏)、1.00 g/L(S染发膏)、4.00 g/L(H染发膏)。说明3种染发膏均有一定诱变作用和遗传毒性,且3种染发膏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融入了各行各业中,并在提升行业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系统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突出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其他行业一样,茶叶的生产与营销也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在茶叶生产与营销过程中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茶企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备策略。基于此,本文在结合当前茶叶生产与营销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尝试对茶叶生产与营销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从业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8.
正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是危害奶牛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并且一直受到密切关注。布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以及生殖系统传播,其受侵害最为严重的是生殖系统,严重影响生殖功能。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危害人类的健康。牛结核病在我国《动物防疫法》中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开放性结核病牛是传染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由于我国奶牛养殖产业的进一步扩大且散养较多,导致我国奶牛跨区域交易日益频繁,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致使我  相似文献   
99.
为揭示鄱阳湖湿地苔草群落的构建机制,选择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立3条样带调查不同水分梯度的群落物种多度,选用断棍模型(BS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优势优先模型(DPM)、随机分配模型(RAM)和生态位重叠模型(ONM)5个生态位模型对群落种-多度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灰化苔草群落可按土壤水分划分为高湿度、中湿度和低湿度3组,分别对应从湖边、湿地中间和湿地边缘的梯度分布;2)从高到低的水分梯度上,灰化苔草群落的物种数先增加后降低,优势种多度逐渐增加,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由相对平缓变为陡峭;3)高湿度灰化苔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最佳拟合模型为BSM,中、低湿度的理想模型转变为NPM。研究认为,水分条件的变化是灰化苔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改变的主因,随着水分梯度降低,群落构建的生态学过程由随机生态位变为生态位优先占领。研究为鄱阳湖湿地多样性保育和生态功能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张大光  边秀芝 《种子》1998,(2):42-43
玉米种子成熟度不仅直接影响种子质量,种子生产的经济效益,种子的安全降水,而且影响整个玉米生产。把种子成熟度纳入种子的质量标准中是玉米集约化生产的需要。百粒重是玉米成熟度的量化指标。应采取以地膜覆盖为主要措施的综合促早熟技术,增加种子的百粒重,提高种子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