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4篇
  54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型土壤结构改良剂水分特性及其对玉米苗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室内研究的方法,探讨2种以环境废弃资源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土壤改良剂的基本水分特性,验证其对玉米苗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改良剂在不同溶液中溶胀度不同,PJG在蒸馏水中溶胀度最大,PFL则是在自来水中吸水能力最强。PFL的吸水速率要低于PJG,单位质量最大吸水量1.705,为PJG的46.9%。2种改良剂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能显著地提高玉米苗期株高和叶面积,对苗期土壤水分的散失也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2种改良剂都能明显提高玉米苗期水分利用效率,最优水平分别高于对照27.89%和58.99%。综合各方面结果,建议在玉米试验中使用PJG的最佳浓度为0.8%,PFL为0.05%。  相似文献   
42.
新型土壤改良剂对夏玉米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大田玉米试验,验证新型土壤改良剂对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紧实度及玉米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PJG和PFL夏玉米全生育期平均株高、叶面积分别高于对照20.7%、19.75%和51.88%、72.37%;2种改良剂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存在差异,影响效果依次为茎干重>叶干重>根干重。夏玉米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受土壤改良剂影响较大,PJG和PFL分别高于对照29.96%、24.48%和73.36%、68.53%。在0~10 cm土层内,施用PJG和PFL后土壤紧实度分别低于对照44.44%和42.91%。施用改良剂PJG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7.9%左右,未施用改良剂土壤,夏玉米生育期表层土壤含水量起伏变化较大。土壤改良剂PJG在夏玉米的施用效果略好于PFL。  相似文献   
43.
基于18O示踪的不同树龄枣树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不同树龄枣树的水分利用特征。该研究利用稳定氧同位素(~(18)O)示踪方法,测定4个不同树龄(4、8、17和22年)枣树的木质部水与潜在水源的氧同位素比率δ~(18)O值,利用Mix SIR模型定量计算各树龄枣树对潜在水源的利用比例。结果表明,浅层(0~40 cm)土壤水分相对充足时期,枣树主要吸收浅层土壤水分,浅层土壤水分匮乏时,枣树会增加中层(40~120 cm)和深层(120~200 cm)土壤水分的吸收比例。萌芽展叶期不同树龄枣树都主要吸收浅层土壤水分;开花坐果期,随着树龄的增加,枣树对浅层土壤水的吸收比例逐渐减少,对深层土壤水的吸收比例逐渐增加;果实膨大期,4年生枣树主要吸收中层土壤水分,8年生枣树主要吸收深层土壤水分,而17和22年生枣树主要吸收浅层土壤水分;果实成熟期,8和17年生枣树分别主要吸收浅层和深层土壤水分,22年生则主要吸收中层土壤水分。根据不同树龄枣树的水分利用特征对其进行水分管理以减少4、8年生枣树浅层土壤水分的非生产性耗水及17、22年生枣树自身奢侈性耗水,实现红枣林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4.
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及现场勘察等参与式调研方法对河套灌区内作物种植、作物灌水、农业水利工程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灌区内4个地区的农户调查问卷及入户访谈所得的调查资料应用问题矩阵、问题树分析方法及SWOT等分析工具对灌区内影响节水灌溉技术适宜性的种植业各方面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灌区内目前存在农户节水意识淡薄、土地盐碱化情况严重、耕地规模化程度低、农业收入比例不协调、节水灌溉技术认识不足、灌溉用水效率低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灌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升节水意识、加强盐碱地治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调控粮食价格,提高农户种植业积极性,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完善灌溉制度等5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5.
地上部与地下部作用对玉米/大豆间作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不同分隔方式下玉米/大豆间作的养分吸收量、光合参数与产量等的测定,分析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资源竞争作用。试验设置4种间作分隔方式和2种单作处理:地上地下均不分隔(T1),地上地下均分隔(T2),仅地下分隔(T3),仅地上分隔(T4),单作玉米(T5)与单作大豆(T6)。结果表明,对于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的土地当量比,T1为1.23和1.20,T2为0.97和0.91,T3为1.01和1.02,T4为1.10和1.08。玉米相对大豆的资源竞争能力,T1为0.79,T2为-0.08,T3为0.14,T4为0.39。玉米相对大豆的氮、磷、钾营养竞争比率,T1为1.63、1.92和1.50,T2为1.05、1.03和1.06,T3为1.28、1.32和1.27,T4为1.47、1.43和1.36。除拔节期外,T1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与细胞间隙CO2浓度C i最高;T4略低于T1,但差异不显著;T2和T3均显著低于T1;除分枝期外,T1大豆的P n、T r、G s与C i最低;T4略高于T1;T2和T3均显著高于T1。综上所述,对于玉米/大豆的间作优势而言,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互作用大于单一因素的作用,其次,地下部作用大于地上部作用。  相似文献   
46.
小麦/玉米套作田棵间土壤蒸发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了探明小麦/玉米套作条件下棵间土壤蒸发规律及内在机制,该文将 Ritchie 模型和间套作群体光能传输模型结合起来模拟了小麦/玉米套作田的棵间土壤蒸发,并用2012年和2013年微型蒸渗仪的实测值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 a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变化趋势都非常一致。与实测蒸发相比,该文所建模型2012年模拟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447 mm/d,平均绝对误差为0.331 mm/d,分别比原Ritchie模型降低16.8%和20.8%。在实测数据的88 d,累计实测蒸发量为107.2 mm,而模型的模拟值为100.5 mm,仅低估实测值6.7%。在2013年实测数据的68 d,累计实测蒸发量为83.1 mm,而模型的模拟值为73.7 mm,低估11.3%。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65和0.333 mm/d,略大于2012年。套作群体根系层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套作系统整个生育期土壤蒸发占总蒸发蒸腾的比例高达41.1%,故有必要在该套作农田实施秸秆覆盖等农艺措施,以减少棵间土壤蒸发,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该研究成果可为小麦套作种植模式下田间水分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有效水空间变异及其季节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213个样点土壤有效水数据,从流域、坡面和沟道三个尺度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效水在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水均呈较强空间变异性,其中沟道土壤有效水均值和空间变异强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坡面,坡面和沟道土壤有效水正态性明显好于流域尺度。不同尺度土壤有效水空间变异程度随均值发生变化,变异系数随均值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流域和坡面尺度土壤有效水与坡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高于其与坡度和高程,而沟道尺度与各地形因子相关关系均较弱。土壤有效水空间变异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秋季土壤有效水均值最高而空间变异性最低,夏季土壤有效水均值最低但变异系数最大。流域尺度夏季土壤有效水与高程相关系数显著高于春秋两季,而坡面尺度则相反。此外,土壤有效水抽样不确定性和估算误差随样点数量增加呈非线性递减变化趋势,当样点数超过20个时,增加样点数量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48.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雨水利用已成为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严重的有效途径。在论述城市雨水利用相关理论与技术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雨水利用急待研究的若干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指出城市降雨产汇流模型的建立与资源化潜力的计算、城市雨水水质监测与管理技术、城市雨水利用规划以及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综合应用等是目前城市雨水利用研究急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认为城市雨水利用应用基础研究正在从定性向定量化方向迈进,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和综合方向发展,城市雨水利用的功能在不断拓展,并将成为城市防洪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9.
容重对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影响模拟试验   总被引:38,自引:21,他引:38  
通过人工改变土壤颗粒级配,配制典型砂壤、中壤、黏壤,并设置不同容重水平,用土柱积水入渗模拟了土壤容重对其入渗能力的影响,为土壤改良和促进天然降水转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容重对土壤入渗能力有较大影响。试验土壤入渗能力随容重增大递减,3种典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容重均呈对数负相关,砂壤120 min累积入渗量与容重呈幂函数负相关,中壤、黏壤则呈线性负相关。考斯加科夫入渗模型中,表征初始入渗速率的参数随容重增大递减,表征入渗能力衰减速度的参数则随容重增大递增,说明土壤初始入渗能力随容重增大递减,入渗能力衰减速度随容重增大递增。  相似文献   
50.
基于矮化苹果树的物理特征及生长条件,在传统用铁丝直接固定树干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矮化苹果树防风防倒伏的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对树干进行固定,可防止矮化苹果树在刮风下雨等恶劣环境下发生大幅度摇摆,同时避免了传统方法中铁丝对果树的损伤以及倒伏对矮化苹果树根系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