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为研究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TK3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促生作用,用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标记菌株TK3,获得的转化子TK3(rfp)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红色荧光,且转入的rfp基因未对TK3细胞产生毒性。将TK3(rfp)与双孢蘑菇菌丝进行共培养,发现TK3(rfp)可促进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并促进菌丝扭结成团。在覆土层中喷施TK3(rfp)菌液,20d后覆土层中细菌总数和TK3(rfp)数量随着TK3(rfp)喷施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TK3(rfp)能在覆土层中定殖,当喷施浓度为每克覆土107cfu时,与对照相比,双孢蘑菇子实体产量增加24.9%。 相似文献
33.
不同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泥炭与田泥分别以1:3、1:1、3:1的比例混合,以及纯泥炭作为覆土材料,并以常用的田泥稻壳土的覆土材料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土的理化性质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的持水率高、孔隙度大、电导率高、容重轻、含氮量高,这些特性有利于双孢蘑菇的生长,因此纯泥炭作为覆土时产量最高,随着添加田泥比例的升高,容重升高,其他参数降低,双孢蘑菇的产量有所降低,泥炭和田泥以1:1的比例混合时产量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且在双孢蘑菇的品质方面也优于对照,作为覆土材料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34.
为选育优质多用途紫心甘薯新品种,2013 年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绵紫 9 号为母本混合授粉,育成紫心新品种苏薯 37,可作蒸煮、加工和观赏用。该品种株型匍匐,中长蔓型,叶形缺刻,顶叶黄绿色,叶色褐色,叶脉紫色,茎蔓褐色,地上部观赏性佳。薯块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紫色;熟食干面粉糯,食味品质和商品性好,薯块平均烘干率为 32.24%。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感根腐病,高感薯瘟病和蔓割病。2023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甘薯(2023)320038,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江苏省春、夏季种植。 相似文献
35.
36.
针对长期以来丘陵山区芝麻产量低而不稳的生产现状 ,从芝麻生产的品种、播期、密度、种植方式及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 ,提出了丘陵山区芝麻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在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7.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江苏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掌握江苏省地方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筛选食用向日葵优良种质资源,为江苏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江苏13份食用向日葵地方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份食用向日葵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9.66%~66.03%,其中单株实粒质量、结实率变异系数较大,其次是百粒质量、株高、叶片数,变异系数在22.07%~28.91%之间;花盘直径、籽仁率、籽粒长和籽粒宽的变异系数较小,变异系数在9.66%~16.99%之间.分别采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综合隶属函数值,对食用向日葵综合农艺性状进行评价,2种方法对综合农艺性状的评价较为一致.根据相关分析法计算的综合隶属函数值,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13份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分为4类,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最好的种质资源1份,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种质资源6份. 相似文献
38.
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及其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双孢蘑菇多糖的提取得率和效率,并研究双孢蘑菇多糖的组分,在考察了单因素水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了3个影响因素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得率的回归方程,优化提取工艺。同时利用DEAE Sepharose F F阴离子层析法对多糖进行了分离。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料比36∶1、超声功率594 W、超声时间17 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得率可高达6.63%。分离出2个多糖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75×105和1.4×104。通过响应面法设计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能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和保护有效成分,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DEAE Sepharose F F层析柱对双孢蘑菇多糖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39.
对芝麻9个品种9个数量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始蒴高度>株高>全生育期>分枝数>空稍高度。芝麻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40.
“九五”以来 ,江苏的甘薯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不仅在甘薯骨干亲本的研究和利用上成果显著 ,还先后育成了苏薯 7号、苏薯 8号、苏渝 3 0 3等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 ,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 ,甘薯育种工作必须把“高产”转向“优质”,“兼用型”转向“专用型”、“多元化”,并以此为主攻目标 ,改善育种手段 ,尽快育成市场需求的甘薯新品种 ,促使甘薯育种尽快走向市场 ,逐步实行甘薯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商品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