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的种子试管培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和硬叶兜兰(P.micranthum)受粉后120 d和180 d的种子接种到1/4 MS,Ms,R,Kc,Vw 和花宝1号培养基 进行试管培养。低盐浓度的培养基较适宜兜兰种子萌发,R培养基效果最好,萌发率可达30%以上;果荚采收的时间对种子萌发有重要的影响;添加200 mL.I| 的椰子乳可促进种子萌发。育苗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2 mg·L 和香蕉匀浆100 g。I 有利于种子苗生长。  相似文献   
122.
正一、诱变育种的概念和分类(一)化学诱变育种化学诱变剂可应用于处理培养的体细胞、花药、小孢子、细胞、干燥种子和成熟花粉。用含有化学药剂的石蜡油直接处理成熟花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诱变新技术,具有传统辐射诱变无法比拟的优点。河南省在化学诱变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和实践。早在20世纪70年代,南阳农科所、偃城县科委等单位就开展了小麦化学诱变研究。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等也开展了化学诱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3.
以怀头鲶为母本,鲶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同时怀头鲶、鲶分别进行自交,在20~23.5℃水温条件下,三种受精卵分别以附着方式进行孵化。对受精卵的受精率和胚胎发育进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三种受精卵的胚胎发育以神经胚期为分界点,怀头鲶、杂交鲶在神经胚期前发育较慢,鲶受精卵发育较快;神经胚期后的器官形成期至胚体出膜阶段,怀头鲶、杂交鲶胚胎发育比鲶快。杂交鲶的胚胎各发育阶段主要偏向于母本,影响杂交鲶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怀头鲶的卵而非鲶鱼精子,母本决定杂交鲶的胚胎和仔鱼发育。  相似文献   
124.
选取60尾雌性大麻哈亲鱼,分成S-GnRH-A组、HCG组和17α-20βp组,在2~4℃水温下分别进行不同催产药物的人工催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三组的催产率分别为10%、15%、65%,共有18尾亲鱼产卵,卵径0.54~0.66cm,平均怀卵量为3530粒,获得成熟卵63500余粒,受精卵51680粒,发眼卵38815粒。在6~9℃水温条件下,经59天孵化出苗,孵化鱼苗36370尾。  相似文献   
125.
亚种间杂交水稻亚优2号穗部性状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俊  梁承邺 《作物学报》1999,25(5):647-649
亚种间杂交水稻由于具有诱人的产量潜力使得水稻育种工作者正在努力研制,若一旦成功,将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在现有高产品种间杂交水稻高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有关亚种杂种的籽粒结实特性和库源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  相似文献   
126.
用ACC处理保持系会降低花粉的可育度,使其幼穗中蛋白质、DNA和RNA含量以及蛋白酶、RNA酶和DNA酶活性下降;并使O#+(-)#-2的生成速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CAT和SOD活性下降,POD活性上升。用AVG处理不育系,可使其花粉育性得以部分提高,使其幼穗蛋白质、DNA和RNA含量以及蛋白酶、RNA酶和DNA酶活性下降,并使O#+(-)#-2生成速率和丙二醛含量下降,使CAT、SOD和POD活性上升;ACC可降低AVG的这些效应。提示乙烯可能通过调节大分子和活性氧代谢而影响花粉育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7.
中国木材工业科技发展战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21世纪中国木材工业科技发展战略.介绍了中国木材工业40多年来的主要成就及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木材工业科技工作与生产部门之间存在的困扰及其实质.提出木材科学与技术的开发必须面向生产,应着重加强新工艺新技术、高新技术应用和木材应用基础科学的研究与开发.最后论述了中国木材工业2020年的发展方针和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8.
以“白凤2号”桃为试材,研究中途加温和延期贮藏2种处理方式对桃冷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连续冷藏30 d的桃易受冷害,后熟3 d后硬度为38.36 N/cm2,不能正常软化成熟,果肉质地干化、出汁率为21.89%,无桃果实应有的风味;中途加温处理避免了桃的冷害和絮败的发生,果实能正常后熟软化、硬度为3.27 N/cm2,出汁率高达49.92%,有浓郁的桃风味,保持了较高的商品价值;延期贮藏的桃果实果肉质地较软,后熟3 d后硬度仅为2.0 N/cm2,果肉出汁率降低至28.54%,风味变差,果肉呈现出明显的絮状,商品价值较低。试验还发现,冷害并不使“白凤2号”桃果肉发生褐变。  相似文献   
129.
采用发芽的方法,对南瓜籽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的培养工艺和培养液组分进行优化研究。首先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南瓜籽富集GABA的培养工艺,接着采用响应面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影响南瓜籽中GABA富集的培养液组分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发芽促进了南瓜籽中GABA的富集,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培养工艺为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60h、培养液pH5.2;在此培养条件下,南瓜籽中GABA的富集量为0.245mg/g,是原料中GABA含量的3.50倍。极差分析表明,培养液pH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培养温度次之,最后是培养时间。Box-Behnken设计优化的最优培养液组分为CaCl25.03mmol/L、谷氨酸钠(MSG)7.46mg/mL和VB60.28mmol/mL,在此条件下南瓜籽中GABA含量为0.361mg/g,是原料的5.18倍,说明优化后的添加物能显著提高南瓜籽中GABA含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aCl2和VB6显著影响南瓜籽中GABA富集量,CaCl2和MSG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影响GABA含量。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以一系列预备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竹编胶合板表面平整处理的填充材料、填平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的优化 进行了探索。在获得基材应有的表面质量后,用单张三聚氰胺浸渍装饰为覆贴材料,承预备试验所确定的因地制宜的工艺路线下,取正交实验法对覆贴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经填平覆贴处理后的装饰竹编胶合板的各项质量指标可以达到木质基材覆贴装饰板的有关标准;从而,为提高竹编胶合板的应用档次和范围,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