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17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建立茶用菊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方法,了解茶用菊种质资源对枯萎病抗性的差异,筛选抗性种质用于抗病育种,本研究以茶用菊为试验材料,通过枯萎病病原菌分离、形态学和真菌18S rDNA/ITS鉴定和致病力研究,开展茶用菊资源苗期枯萎病人工接种鉴定,并筛选优异抗病种质。结果表明,从发病的福白菊植株上分离到M15和M16 2株枯萎病病原菌菌株,经鉴定,这2株菌株均属于尖孢镰刀菌,致病力检测发现M15为强致病力菌株。通过枯萎病抗性鉴定,筛选到七月白1份高抗品种,杭白菊、苏菊7号等9份抗病品种,滁菊、亳菊等17份中抗品种,福白菊、苏菊6号等3份感病品种以及皇菊1份高感品种。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的茶用菊品种抗枯萎病的鉴定方法,为茶用菊抗枯萎病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野生花木蓝的规模化繁殖和应用技术。[方法]以野生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为材料,采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野生花木蓝种子出苗和扦插生根成活的影响,并研究繁殖方法。[结果]野生花木蓝规模化繁殖受种子质量、播种时间、扦插季节等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野生花木蓝以新采集种子,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出苗率最高,达80%;嫩枝扦插繁殖以自配生根粉5 000 mg/L速蘸5 s处理的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率为96.7%。[结论]大量推广可通过实生播种的方法进行繁殖,也可实生与扦插繁殖相结合,做到周年规模化繁殖。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杏鲍菇杂交新菌株。[方法]利用不同菌株间产生的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配对杂交形成双核菌丝的原理,用杏鲍菇11号菌株和13号菌株作亲本,进行单孢杂交育种。[结果]选育出杏鲍菇17号杂交新菌株,其子实体呈保龄球形,产量较高,生物效率达121.02%。[结论]杏鲍菇17号各项指标表现稳定,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4.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的化感作用,追踪测定2种藻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香蒲水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的化感作用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且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水华鱼腥藻,说明香蒲对2种藻类的化感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质量浓度为50 g/L时,处理后12 d对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的抑制率分别为91.37%、65.64%。试验过程中2种藻类细胞内叶绿素a含量逐渐减少,SOD、CAT、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表明香蒲水浸提液对2种藻类细胞具有胁迫效应,造成活性氧(ROS)的大量积累后,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细胞的膜脂过氧化加剧,细胞结构严重受损,叶绿素a含量下降,干扰细胞代谢,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强烈抑制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索北方退化干旱山地新栽幼树适宜的土壤保水措施,为北方干旱退化山地发展高效节水经济林产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年生"绿岭"核桃嫁接幼树为试材,进行保水剂、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等保水措施的不同组合处理,研究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环境状况及新栽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保水措施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结果]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新栽幼树生长状况3个层次的17个指标构建了片麻岩山地新栽幼树保水措施的筛选模型,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提取出了4个主成分,可反映保水措施93.453%的综合效果。[结论]地膜覆盖是片麻岩山地新栽幼树最佳的保水措施。  相似文献   
46.
结合北京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公园多年引种成功和管护樱花的实践经验,侧重品种适应性、景观应用价值,从花期、形质性状、整体观赏效果、适应性和稀有度等方面进行樱花品种的应用筛选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北京玉渊潭公园的7个品系30个樱花品种开展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适应性强、长势好,可在北京地区推广应用的品种包括:山樱、大山樱、阳光、杭州早樱、染井吉野以及江户彼岸等早樱品种10个;松前早咲、八重红大岛和八重红彼岸等中樱品种6个;花笠、普贤象等晚樱品种4个.在北京适宜性稍差,宜背风向阳的小环境下栽植的品种包括八重红枝垂、思川、兰兰、小松乙女等.根据不同品种的花期、适应性、整体观赏效果,提出最佳配置应用方案,为北京地区樱花特色专类园景观设计和品种间的搭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索北方退化干旱山地适宜的土壤保水措施,以2年生"绿岭"核桃嫁接苗为试材,进行保水剂、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等保水措施的不同组合处理,研究了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水、热状况及新植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保水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多重处理双重处理单一处理对照。地膜覆盖具有保温增温效果;秸秆覆盖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使地温维持较为恒定的状态;保水剂对地温的影响不显著。地膜覆盖可提高新栽树的成活率,秸秆覆盖会降低成活率。地膜覆盖使发芽期提前,秸秆覆盖会使发芽期延迟。到新梢停止生长,保水剂、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栽植坑内施用保水剂+秸秆覆盖、栽植坑内施用保水剂+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栽植坑内施用保水剂+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处理的新植核桃幼树的新梢平均长度分别为11.22、27.17、16.38、31.51、15.91、27.27、29.31、9.83cm,有秸秆覆盖的处理(秸秆、保+秸、秸+地和保+秸+地)有地膜覆盖而无秸秆覆盖的处理(地膜和保+地)保水剂对照。在干旱太行山区新垦地,栽植核桃苗最适宜的土壤保水措施为:春覆地膜夏覆秸秆。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烟草β-1,3-葡聚糖酶的特性和结构进行分析。[方法]以烟草为材料,采用PROTSCALE、Target P 1.1、NPSA-PRABI和SWISS-MODEL工具分别测定烟草葡聚糖酶的疏/亲水性、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NtBGl属于亲水性蛋白,NtBGl-1和NtBGl-2的疏/亲水性较为相似,N端和中部区域的疏水性较强,NtBGl-3以N端的疏水性较强;NtBGl均含有信号肽,且其切割位点分别位于第21、32和29位氨基酸处,NtBGl-1和NtBGl-2定位于液泡,NtBGl-3定位于细胞外;NtBGl的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比例最大,依次为36.21%、35.14%、35.28%,三级结构呈现"C"型。[结论]该研究可为有效发挥烟草葡聚糖酶的功能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结合铁岭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分析了当地寒富苹果栽培情况、近年销售形势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0.
微生物发酵潲水在养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潲水指的是从宾馆、饭店、学校、工厂食堂等地收集来的残菜剩饭。因容易变质,有害细菌滋生,保存困难等原因而被国家禁止用来喂猪,直接用潲水喂养的猪也因此被称为垃圾猪。但用微生物发酵处理过的潲水,已完全解决了上述的不足之处。不仅在处理过程中能将潲水中的有害病菌消灭掉,而且处理后潲水中的营养也会大大增加,动物吸收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