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7篇
  11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正刺参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潜力巨大。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及异常天气的增多,许多不规范养殖方法的泛滥使刺参池塘养殖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之近期商品刺参价格出现回落,致使刺参养殖效益下降较大,有些养殖单位甚至出现绝产亏损的现象,对刺参养殖业形成较大的冲  相似文献   
42.
 综述了芸薹属作物异附加系的培育概况、鉴定方法及应用前景,分析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
基于AHP和GIS的省级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传统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有评价范围小、周期长、时效性差、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特点。本文以吉林省为例,探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AHP)和遥感数据的省级耕地质量评价理论框架体系,通过提取各项评价指标信息,进行空间权重叠加,获得最小评价单元,最后将耕地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一二三级分别占18.87%,28.67%和33.15%。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部耕地质量等级高于东西部,西部整体上好于东部。各县市的分布特点与其耕地质量分布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其结果验证了使用遥感数据评价耕地质量的适用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耕地质量评价的局限性,基于层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的方法简单快速,时效性强,适用于省级耕地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4.
随着石河子垦区植棉面积的不断增长 ,作为新疆棉花“两病”之一的棉花黄萎病呈不断增长和蔓延的趋势 ,对棉花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许多重病棉田因病导致产量损失严重 ,纤维品质下降 ,经济损失很大。笔者自 1 987年至今用多种杀菌剂和液氨对棉花黄萎病作了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40 %多菌灵胶悬剂该药剂由国内生产 ,据资料介绍 ,利用多菌灵胶悬剂冷浸棉种 ,对消灭棉种带菌的效果可达1 0 0 % ,此试验旨在进一步了解 :1 )浸种后对棉种的发芽出苗有无影响 (浸种浓度 1∶ 1 30倍 ) ;2 )浸种和喷施的田间防治效果 (喷施浓度 1…  相似文献   
45.
开花时间是芸薹属蔬菜的重要性状,FLOWERING LOCUS C(FLC)是影响植物开花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FLCs基因外显子4的多态性区段设计正向引物,外显子7的保守区设计反向引物,建立了能够区分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AA)BrFLC1、BrFLC2、BrFLC3和BrFLC5,与结球甘蓝(B.oleracea var.capitata,CC)BoFLC1、BoFLC2、BoFLC3和BoFLC5,共计8个基因的4对特异引物。利用该特异引物对添加结球甘蓝2号染色体的大白菜单体异附加系的FLCs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单体异附加系除具有大白菜的4个BrFLCs基因,同时添加了结球甘蓝的BoFLC3基因。实现了大白菜染色体组背景下结球甘蓝FLCs基因的跟踪鉴定,同时为大白菜遗传背景下添加结球甘蓝BoFLC3基因易位系的获得提供了特色材料。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国内水貂出血性肺炎病原绿脓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型分布,2002—2010年间从国内5个省水貂养殖场暴发出血性肺炎的水貂肺中分离获得45株绿脓杆菌,测定了分离株的生化特性、血清型、抗生素敏感性和对小鼠和水貂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主要生化指标除甘露醇和ONPG与人医临床分离株的不同外,其余均与绿脓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相同。45株菌共分为3种血清型:G型(42/45),B型(2/45)和I型(1/45),此结果与国外近几十年流行的水貂出血性肺炎和人医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主要流行血清型相同。45株菌对5种抗生素均较敏感,敏感性与分离的年份和菌株的血清型无关系。经动物试验证明,所选的4株菌毒力均不同,2株B型菌株毒力均较G型弱,4菌株对水貂的毒力均强于对小鼠的毒力,说明菌株对水貂较易感。  相似文献   
47.
植株的大小与光合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和其野生型WT为材料,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对光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解析大白菜植株大小与光合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光合速率显著降低29%;Fv/Fm和Y(II)值在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s1的外叶和新叶ETR值都显著低于WT;进一步的转录组分析表明光合电子传递链上的PSII、PC、FNR、ATP合酶相关基因表达下调0.94~1.69倍。由此证实,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光合速率低与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基因表达下降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下降有关。该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大白菜植株大小相关的优异基因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也为大白菜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49.
为研究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不同毒株N、H蛋白调控宿主β-干扰素(IFN-β)表达的作用,将CDV野毒株LN(10)1、SD(14)7和疫苗株CDV3感染提前转染了pGL3-IFN-β报告基因质粒和pRL-TK内参质粒的MDCK细胞,分别在感染0h、8h、12h和24 h后通...  相似文献   
50.
采用F81细胞从患有肠炎的果子狸粪便样品中分离出2株病毒,经形态学、血清学、生物学和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的病毒为CPV突变株。对2株细小病毒VP2基因进行克隆和基因进化分析表明,2株病毒与肉食动物细小病毒有很高的同源性。属于CPV-2a突变株,分别命名为PV/PL/HeN02/08和PV/PL/HeN03/08。进一步分析表明,PV/PL/HeN03/08株接近于CPV-2a型毒株,仅在第297位氨基酸发生A→突变;PV/PL/HcN02/08株在第300位氨基酸发生G→A突变,第305位氨基酸发生Y→D突变,除第87位氨基酸外,该毒株更接近于CPV-2型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