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篇
  142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为研究影响飞播植物保存率的主要因子,我们以榆林飞播区的二种主要沙地类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多因子的调查研究。第一种类型丘间地小,地下水位很深,沙丘密集。第二种类型沙丘稀疏,丘间地较宽,地下水位浅。第一类型区调查了12个因子,第二类型区调查了16个因子,所得数据在Z80电子计算机上用BASIC语言程序做了逐步回归,所得结论的规律性是一致的。影响飞播植物保存面积率的主要因子有:沙丘迎风坡的面积,植物群体面积,幼苗密度,沙丘是否成链,沙丘的坡型以及植物高度,冠幅等。研究结果为选择飞播区的立地条件及提高飞播成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为提高立地评价定量化水平,于2005和2006年生长季在河北省丰宁定位观测了小坝子乡山顶、阳坡、阴坡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和地温等热量因子.运用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了热量因子间的相关模型.结果表明,3个观测点上太阳直接辐射强度与气温均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气温与地温呈线性相关关系.实现了因子间的相互推算,为立地评价数量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基于小流域自然形态的废弃矿区地形重塑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貌重塑是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要基础部分和重点研究的技术问题之一。该文根据流域地貌学及其自相似原理,利用ArcGIS技术重新规划了废弃矿区的子流域及沟道、计算了矿区邻近未干扰子流域地貌形态特征数据并作为参照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Geofluv模型重建了北京市房山区黄院废弃采石场的小流域地貌,探讨了基于小流域自然形态的废弃矿区地貌重塑原理与技术方法,分析了重塑后的与未干扰的子流域形态特征间关系。结果表明,重塑后子流域地貌形态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的,并与未干扰的子流域形态特征比较相似;用地貌系统信息熵值判断出重塑后地貌起伏变化小,受侵蚀强度弱,水土流失趋向于非常缓和。该文研究成果为废弃矿区地貌重塑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5.
<正> 造林隔坡反坡梯田(以下简称反坡梯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集水造林整地方式,它不仅在拦蓄坡面径流、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方面效果显著,而且还是一项投资省、见效快、施工简单的水土保持坡面拦蓄工程。然而,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多变、气候条件的地域差异,至今没有一种适合于这种整地方式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法。因而,在采用反坡梯田整地造林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隔坡窄,汇集的径流不能满足林木的需水要求,林木生长受抑或死亡;拦蓄标准低,一遇暴雨即形成串坡径流,达不到保持水土的目的;田面太宽,蒸发面积大、工程费用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根据近年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用上年秋季降雨和径流解除春夏连旱、且又满足拦蓄设计暴雨要求的隔坡反坡梯田设计方法,现发表出来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66.
本文在野外调查和试验小区观测的基础上,对吴旗县退耕还林所取得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吴旗县植被覆盖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的理钯性质,植被群落趋于稳定,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由此可见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是治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7.
围栏封育在呼伦贝尔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沙化草地,通过测定围封不同年限(1、4、7年)沙化草地群落的特征值,并与未围封地段作对照,就围栏封育对沙化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对沙化草地实施围栏封育,群落组成发生了规律性变化,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退化指示植物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建群种及一些适口性较好的优良牧草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另外,围栏封育还可使草地植被盖度、平均高度、草群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土壤草根含量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68.
 为提高水土保持遥感调查中的分类精度,基于虚拟地理信息系统(Virtual GIS)软件平台,构建伊洛河流域的虚拟现实环境,以SPOT5卫星2.5 m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为数据源,在卫星影像的三维可视化观察的基础上,选择训练样地并定义分类模板。通过与传统二维环境下的分类模板定义技术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分类模板定义整体精度可以达到95.48%,而后者最高达88.19%;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可增强解译人员对遥感影像的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表明其在遥感影像分类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沙质草地退化的原因,以便为植被恢复与重建奠定科学基础,在调查对比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21世纪初期,科尔沁地区奈曼旗沙质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特征等方面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奈曼旗1963-2002年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以及1947-2002年56年来畜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综合剖析了导致该地区沙质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区沙质草地的迅速退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胁迫的结果;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合理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是导致该地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劣变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加剧了系统劣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70.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省方山县土桥沟小流域为例,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初步研究了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植被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乔木层以油松、刺槐为优势种,重要值分别为117.34,69.96;灌木层以胡枝子、小叶锦鸡儿、沙棘为主,重要值分别为169.45,74.05,36.92;草本层以铁杆蒿、赖草等菊科及禾本科植物为主,重要值为126.18,82.63.对比和聚类分析表明,土桥沟小流域典型群落类型为黄刺玫群丛、沙棘群丛、达乌里胡枝子群丛、油松群丛、刺槐群丛、华北落叶松群丛、白榆群丛、侧柏群丛.该地区植物种的演替序列大致为:次生裸地-草地阶段-杂灌阶段-先锋乔木林阶段-针叶林阶段.整个流域的演替方向是在朝着刺槐群落、油松群落、白榆群落、侧柏群落、白榆刺槐混交群落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