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篇
  140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重庆市万州区紫色土侵蚀潜在危险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选择典型地段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实现了重庆市万州区紫色土侵蚀潜在危险度的分级,并提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指数(SEPDI),分析了1990年和2005年两个不同时期SEPDI值,对该区紫色土的侵蚀潜在危险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按照水利部颁布的标准,该区紫色土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分为3级--无险型、轻险型和危险型;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指数SEPDI值从1990年到2005年没有显著的变化,1990年的SEPDI值为2.05,2005年为2.07.分析了两个时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盖度、土层厚度、坡度等因素对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的影响,综合评价了其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出研究区造成土壤侵蚀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地理因素、大规模移民搬迁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42.
利用两步聚类、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长治"工程涉及的212条小流域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分类并分析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聚为四类,以坡耕地、梯田和经果林为主的三类、四类流域条数占流域总条数的59.9%;土壤侵蚀聚为四类,以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为主的四类、一类流域条数占流域总条数的74.6%。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为:以林地和难利用地为主的流域侵蚀程度最轻,强烈及强烈以上的侵蚀主要发生在以坡耕地为主的流域内。  相似文献   
43.
京郊北藏乡防护林景观生态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防护林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将野外调查与地理信息系统RegionManagerV4 .0和遥感等技术相结合 ,从林带和林网两个尺度对北京市大兴县北藏乡防护林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 ,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认为 :该乡主林带防护能力不足 ,副林带过宽 ;组成林带的物种类型单一 ;整个景观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 .经过分析论证 ,对该区防护林的经营管理方向提出了建议 :应适当增加主林带的宽度 ,减少副林带的宽度 ,重视混交林的营造 ,中间乔木树种两侧辅以灌木的乔灌混交形式较适合 ,林带透光疏透度应保持在 0 .3~ 0 .4 ,闭合林网数应达到 1 3个 km2 .  相似文献   
44.
沙尘暴尘源形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尘暴(sand—duststorm)系指强风把地表大量沙尘卷入到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1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沙尘暴尘源物质的形成及分布是形成沙尘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本文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关于沙尘暴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沙尘暴尘源形成因素、尘源种类及分布等方面,对沙尘暴尘源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反映沙尘暴尘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北川县4个树种根系抗拉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北川县几种常见造林树种(柳杉、厚朴、桤木和楠竹)的根系抗拉特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各树种单根的抗拉强度、最大抗拉力和应力-应变关系等抗拉特性。【结果】各树种单根的最大抗拉力随根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加,相同直径水平时单根最大抗拉力大小依次为柳杉厚朴桤木楠竹;不同林龄的柳杉单根的最大抗拉力大小依次为9a6a3a。【结论】4个树种单根的抗拉强度为柳杉桤木厚朴楠竹;不同林龄的柳杉单根的最大抗拉力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6.
京郊农田防护林景观生态评价--以北京大兴县北藏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ories of protective forests and landscape ecology, the reasonableness of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shelterbelt system at Beizang Town, Daxing County, Beijing were analyzed and assessed from the two scales of forest belts and networks, by integrating use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GIS and RS techniqu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istent main belt (3-12 m in width) was too narrow, while the assistant belt (3-27.1 m in width) was too wid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existent shelterbelts was single, and the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the shelterbelt system were unreasonabl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main and the assistant belts should be changed, such as increasing the width of main belts, decreasing the width of assistant belt, and planting more mixed species, and the pattern with arbores in the middle and shrubs in the sides of belts c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of forest network after regenerating or reconstruction, the grid number of closed network should be 13 per km2 and the minimum number of belts should be 34 per km2, This study also testified that integrating GIS and remote technique with landscape ecology could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reasonabl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shelterbelts system.  相似文献   
47.
以河北省廊涿高速公路中央隔离种植槽为研究地点,探讨陶粒覆盖对土壤水分、植物光合作用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陶粒覆盖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减弱了不同土层、不同月份之间的差距,两层覆盖(M2)效果要好于一层覆盖(M1)。从10-60 cm土层,陶粒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逐渐降低,裸露地面的土壤含水量和陶粒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的差距逐渐减弱。越是干旱季节,陶粒覆盖保水效果越明显;(2)陶粒覆盖对月季、大叶黄杨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均产生了影响。两植物一天当中任何测量时刻的Pn均为M2>M1>MD(裸地)。陶粒覆盖也提高了月季、大叶黄杨的Tr日均值,使其日变化峰值出现时间发生变化。陶粒覆盖对WUE影响要远远小于对PnTr的影响,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由于大叶黄杨的抗旱性较差,陶粒覆盖对大叶黄杨光合特性的影响大于对月季的影响。(3)陶粒覆盖大大提高了紫叶小檗、侧柏、小叶黄杨、大叶黄杨、月季5种植物的成活率,增加了植物的地径、株高增长量,M2的效果均好于M1。  相似文献   
48.
应用ViewGIS建立省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福建省为例,详细介绍了运用ViewGIS软件建立福建省省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步骤.分析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实践证明该系统有着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其他地方建立相关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9.
以往研究表明,固体水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特别在困难立地造林应用中已取得较好效果。为进一步选择应用固体水效果较好的树种,为今后困难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于2004年4月在北京市延庆县龙庆峡荒滩进行固体水多树种造林应用试验。通过分析树种成活率和相关生长指标,对比研究固体水多树种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荒滩造林绿化中,固体水能够提高各供试树种成活率和生长指标;银杏、旱柳、国槐、新疆杨、白榆、侧柏、刺槐、毛白杨和樟子松等9个树种应用固体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0.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地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通县北川河流域内不同植物群落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根据立地条件、植被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选取代表性地段,设置了24个标准地,应用丰富度指数、Gleason指数、Simpon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来综合分析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退耕时间序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逐渐趋于稳定,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呈“小-大-小”的变化过程,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呈“大-小-大”的变化过程;对不同起源地的群落多样性,天然林>退耕地>耕地,且退耕多年地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接近于天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