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篇
  14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142.
“5406”植物细胞分裂素在马铃薯上使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3.
花棒 Hedysarucm ScoParium Fisct et Mag)是西北沙荒地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分布广、适应性强。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分化、形成了多小叶和无小叶花棒两个生态型。本文报告不同生态型花棒丛固沙改土效益的差异。一、调查地区概况调查系在陕西省榆林县芹河乡水磨梁播区进行。据榆林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该地区年平均气温7.9℃,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32.7℃;全年日照时数在2700小时  相似文献   
144.
我国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及其可持续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生态型边坡防护改变了过去单一工程防护的缺陷,愈来愈引起各行业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介绍了目前使用的边坡生态防护类型、主要技术特点、适用条件及应用现状,针对边坡绿化防护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从可持续性的角度,提出了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可持续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5.
详细论述了西藏林芝地区农牧业种植结构的基本情况,作者结合我国对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法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农牧业结构调整、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边坡绿化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方法]运用专业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与VOSviewer对中国知网收录的边坡绿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发文量、高频关键词、聚类主题和突现词等为主要指标,讨论坡面根系固持土体机理、边坡植物筛选及配置、边坡绿化技术应用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变化。[结果]中国的边坡绿化领域的研究持续推进,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机构集中在农林类、理工类和综合类型的高等院校,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技术,还需发挥行业学会作用。[结论]坡面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数值模拟技术在坡面稳定性研究有望发挥更大作用;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是植物筛选的基础工作,可以加强区域性乡土护坡植物的调查和繁育推广,探讨植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植物配置的可持续性;喷播是最为广泛应用的绿化技术,基质材料的抗侵蚀性和稳定性是研究热点,未来还需从术语、工法、设备、资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入手,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喷播绿化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47.
为提高天津滨海盐碱地区生态修复植被层次,引种适宜天津滨海盐碱地区的绿化树木,对华北地区常用6种绿化树木(合欢、木槿、紫穗槐、宁夏枸杞、金银忍冬和爬山虎)的抗盐调节规律及其耐盐性进行探索,模拟设计0.2% ~0.5%共4个NaCl溶液质量分数梯度进行处理,测算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各树木的存活率、生物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可...  相似文献   
148.
根据榆林市金鸡滩乡海流滩村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林木覆盖度极大为目标,对该区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结构优化研究表明。按优化模式实施后,到2000年,林木覆被率达52.4%,农、林和牧(草场)土地利用面积之比为1:5.4:0.5.  相似文献   
149.
新土体是资源化利用矿化垃圾和采矿、采石场弃渣石配置而成的工矿企业污染场地植被修复生长基质.为了提高新土体的持水能力,解除弃渣场、尾矿库等困难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对植物存活、生长的制约,本试验对新土体进行不同程度的机械压实,对10 ~ 100cm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为期2年的观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分析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压实显著提高新土体含水量和持水能力.2)由于持水能力增加,重度压实区月平均含水量峰值滞后于月降水量峰值,对照及轻度压实区月平均含水量峰值与月降水量峰值时间一致.3)轻度压实区不同深度的土壤月平均含水量与降水量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重度压实区下层含水量与降水量相关性不显著.4)雨季新土体含水量由雨前含水量和降雨量决定,决定系数为0.657 ~0.861.随着压实度增加,雨前含水量和降雨量的影响增加.5)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的波动幅度下降,60 ~ 100cm土层在观测期间仅接受过1次降雨补给.  相似文献   
150.
日本的国有林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国有林机能的转变,日本采取了与之相应的改革措施。文章简要介绍了日本国有林的分类方法、经营方针和经营理念,并系统地介绍了国有林经营管理的具体内容。日本国有林所采取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