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1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6篇 |
农学 | 38篇 |
基础科学 | 46篇 |
26篇 | |
综合类 | 243篇 |
农作物 | 17篇 |
水产渔业 | 24篇 |
畜牧兽医 | 123篇 |
园艺 | 53篇 |
植物保护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43.
黄土高原近40年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采用土地利用/覆被折算建设用地当量方法定量化和空间化人类活动强度。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利用1975—2015年期间4期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人类活动强度指数,阐释了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演变,探讨了人类活动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40年间,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大致以2000年为界,前期较为稳定,后期整体迅速降低。这一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强度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其空间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人类活动强度由中等强度广泛覆盖全区丘陵、塬面和平原、谷地的格局转变为覆盖平原谷地等地貌类型区的高强度区域镶嵌于大范围的低强度区域的空间格局,总体上趋于与地貌格局相一致;六盘山—陕北黄土高原出现大范围的人类活动冷点集聚区,关中平原—洛阳盆地形成较大范围的热点集聚区。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是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下生态政策、产业结构及社会经济等因素推动人类开发活动与生态承载力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地球边界层热量来源是地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后再以长波辐射形式加热的结果,而边界层生物活动与近地表热量息息相关,讨论长波辐射的变化特征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以2003年对高寒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两种植被类型观测的资料,比较分析了两种植被类型地面长波辐射(ULR)、大气逆辐射(DLR)以及地面有效长波辐射(ELR)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寒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ULR、DLR以及ELR均具有明显的日、月变化。其中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的ULR月平均日变化在北京时间14∶00最高,凌晨最低;DLR在16∶00-18∶00最高,凌晨最低;ELR在8∶00最低,14∶00最高。月变化中,两种植被类型区ULR、DLR的最低值出现在1-2月,较高值出现在7-9月,而ELR变化趋势比较复杂。总体而言,金露梅灌丛的DLR、ULR变化值明显比矮嵩草草甸的高。 相似文献
45.
生物质电站燃料供应系统物流模型建立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物流设计与管理是生物质产品转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优化设计物流过程,降低物流成本,该文建立了生物质电站燃料供应系统的物流模型,模拟生物质从不同收购站运至电站的物流过程。通过对广东湛江生物质直燃电站的物流系统进行分析,给定了设备数量的初值。利用该文建立的模型,以车次平均耗时、设备利用率和平均等待时间等参数考察物流状态,应用ExtendSim软件分析了货车、取样台、称质量站和卸载机等的数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针对不同时节,得到了农闲时成本最低,农忙时收购量最大的优化结果。该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可为生物质电站燃料物流系统的优化,保证燃料稳定供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中国盆花销售量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迅速攀升,四大盆花之一的红掌在规模化生产中存在分级标准掌控不统一、分级结果不稳定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红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影响了红掌的出品质量。该研究提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红掌分级检测方法,对90株红掌的水平和竖直方向图像采集,经过二值化等处理,从侧视轮廓、俯视轮廓及佛焰苞轮廓特征三方面获取红掌植株的高度、冠幅、佛焰苞片数、苞片横径4项指标的信息, 针对每一项指标提出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植株高度测量误差小于5.4 mm;针对植株冠幅提出了当量直径测量方法,佛焰苞片数测量正确率可达98.9%,苞片横径相对误差最大为6.52%。针对试验所选90盆红掌分级成功率达到97.8%。研究表明,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红掌盆花的在线检测分级。 相似文献
47.
赵亮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4):22-23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阶层不断分化,产生了新的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是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应建立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拓宽民意渠道,尽最大可能实现利益大体上的均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8.
不同类型超级小麦品种小花分化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山东省超级小麦项目组近几年育成的8个不同类型的超级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了小花分化历程的观察比较和在不同地力下产量及产量结构三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小花原基初始分化到四分体形成期所经历的天数为31~37天,大穗型品种历时较长。小花分化的开始时间主要与品种抽穗期早晚有关,与品种类型关系不大。超级小麦的产量水平随土壤肥力提高而增加,在高肥地力下,中间型和大穗型品种增产潜力较大;在中肥和低肥地力下,多穗型品种产量较高。中间型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好,是超级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中最值得注意的类型。 相似文献
49.
高寒矮嵩草草甸地面热源强度及与生物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地区,依据2002年涡度相关法观测的能量平衡各分量资料和6-10月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测定值,分析了高寒矮嵩草草甸近地表热量平衡、地面热源强度的变化特征,讨论了地面热源强度与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地区,年内地面均为热源,热源强度季节变化明显,地面热源强度年平均为88.5 W/m2;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与热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与热源强度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