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筛选杏鲍菇母种的最优组织分离部位及其菌丝体最适培养基,为杏鲍菇高产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杏鲍菇的菌盖和菌柄相接处、菌柄中部、菌柄基部3个不同部位各切取约0.5cm^2的内部组织块,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将生长的菌丝体在10种不同培养基中纯化复壮后,分别接种到麸皮综合固体培养基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比较菌丝体的生长状况;将生长最好的菌丝体接种于10个不同培养基中,观察菌丝体的生长状况,筛选杏鲍菇母种最适培养基。【结果】在麸皮综合固体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从菌柄中部生长的菌丝体明显优于从菌盖和菌柄相接处及菌柄基部,且三者菌丝体之间的日长速差异达显著水平。杏鲍菇母种在培养基A(马铃薯)、B(棉籽皮)、C(麸皮)、D(木屑)、E(黄豆)、G(绿豆)上的生长较好,菌丝体较密、整齐一致、颜色均一,但在C(麸皮)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培养基A、B。【结论】菌柄中部为杏鲍菇母种的最佳分离部位,以麸皮煮汁配制的综合培养基是生产杏鲍菇母种的较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对糙皮侧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因含黄酮类、内酯类、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而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本研究在PDA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各个月份不同质量分数的银杏叶粉末,制成不同月份不同浓度的斜面培养基,进行糙皮侧耳菌丝体培养试验,观测银杏叶对糙皮侧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对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培养基中加入银杏叶粉末后都对糙皮侧耳菌丝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10月份采集的含量为5 g/L的银杏叶粉末对糙皮侧耳菌丝体促生作用最强且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6、7、8、9、10月份的银杏叶粉末加入到PDA培养基中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斜面培养基,进行金针菇菌丝体培养试验,以研究银杏叶中所含成分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银杏叶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明:与不添加银杏叶粉末对照相比,银杏叶培养基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有极显著促进作用,各个月份的银杏叶对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促进作用差异不显著,但浓度效应差异显著,最佳银杏叶粉末培养基的含量为10 g/L.  相似文献   
14.
2013 ~ 2014年对陕西省烟粉虱的寄主植物进行了调查、鉴定,并应用危害指数对烟粉虱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调查结果表明:陕西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达28科73种(变种),主要集中在5科植物(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豆科和菊科),其中蔬菜上危害达4级的寄主有7种.全省以陕南受害最重,寄主种类较多,陕北受害较轻,并依据寄主植物的分布情况分析了烟粉虱在陕西省的发生现状,预测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从青海省互助、玛多、海晏、玉树、贵德、德令哈、共和等14个地区采集牛血清样品42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调查了青海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感染情况。结果在被检牛血清420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血清样品228份,平均阳性率为50.67%(228/420);在被检牦牛血清180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血清样品1份,平均阳性率0.56%(1/180)。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榆黄蘑栽培条件,利用海鲜菇菌糟来栽培榆黄蘑,根据食用菌生长特性、浓密程度以及生长周期等作为衡量指标,并测定其中的粗多糖、蛋白质及脂质含量,探究出海鲜菇菌糟栽培榆黄蘑的最优培养基为:海鲜菇菌糟60%、棉籽壳30%、麦麸5%、玉米芯2%、蔗糖1%、石灰粉2%、p H值7、含水量65%,为榆黄蘑的综合开发以及工厂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以陕北地方品种枣树叶片为材料,对影响ISSR反应体系的因子进行优化,研究了TaqDNA聚合酶单位数、引物浓度及退火温度对扩增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μL ISS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为1×PCR buffer,12.9μL Easy PCR ystem,0.4μmol/L引物,DNA模板50 ng,1.5 U TaqDNA聚合酶,且退火温度为54.8℃时,PCR的扩增效果最佳;筛选出的引物序列S46重现性好、多态性明显,对11种枣树幼叶的模板DNA进行扩增都能产生清晰、稳定的特征带谱。  相似文献   
20.
对白玉菇子实体菌盖中心、菌盖与菌柄接合处、菌柄下端外侧、菌柄髓部4个不同部位组织进行分离,获得4个母种,测定菌丝生长速度、长势等生长指标并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表明,白玉菇菌柄髓部和菌柄下端2个部位菌丝生长速度极显著快于其他部位,长速分别为0.40、0.39 cm/d;菌柄髓部与菌柄下端的菌丝长势好于其他部位,菌柄髓部的菌丝体更浓密、更整齐、颜色更洁白,说明母种分离的最佳部位为菌柄髓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