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0篇
  19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大田条件下,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灌浆中期短暂高温胁迫(35~39℃)条件下,减库(开花期去除一半小穗)对强筋小麦籽粒千粒重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减库处理导致籽粒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单粒蛋白质积累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吸水率较正常温度和单纯高温胁迫处理显著提高,公差指数和断裂时间下降。同时减库显著降低了淀粉的总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使直链淀粉的含量增加,直/支比值显著变大,面粉的稀懈值和峰值黏度降低。这说明提高源/库比使剩余籽粒的氮素供应状况改善,在面团流变学特性方面表现出对灌浆中期短暂高温较强的适应能力,但使籽粒淀粉质量进一步变差。  相似文献   
12.
选用4个小麦品种(系)分别代表大、 小粒品种, 研究了去除顶端两个小穗对植株光合速率、 14C同化物分配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去除顶端两个小穗后, 小粒品种(鲁麦14、 山农48—2)于灌浆中、 后期的光合速率提高, 大粒品种(鲁215953、 核生2号)则表现为降低; 灌浆初期14CO2的标记测定结果显示, 分配到穗部的14C同化物因去除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讨人才培养规律,切实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对往届毕业生回访和调查的基础上,从基础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技能训练、创新精神、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缓释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一种外源NO供体)和水杨酸(SA),添加到土壤中缓解植物盐胁迫的效应及其机理。研究以冬小麦(山农2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研究方法,以常规固体SNP和SA粉末处理为对照,研究了缓释外源NO(SRSNP)与SA(SRSA)对滨海盐土上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和SA均能够缓解盐胁迫对冬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缓释SNP和缓释SA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冬小麦的发芽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而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了小麦各叶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减轻了膜脂过氧化伤害。与直接添加进入土壤的SNP和SA相比,缓释外源NO与缓释SA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SNP和SA对小麦盐胁迫的缓解效应,显著改善了冬小麦的生理特性,提高了小麦的耐盐性,促进了小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小麦品种藁城8901和烟农15为材料,研究花后不同灌水处理W0(不灌水)、W1(花后7 d灌1次水)、W2(花后7、14 d灌2次水)、W3(花后7、14、21 d灌3次水)、W4(花后7、14、21、28 d灌4次水)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烟农15在W3条件下千粒重最大。在W0条件下烟农15的千粒重最低,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最高,可溶性谷蛋白含量随灌水次数增加而下降;灌水处理的湿面筋含量及吸水率大于W0,但面筋形成和稳定时间小于W0。藁城8901在W2条件下千粒重和产量最高,W0条件下总蛋白、单体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W1条件下谷蛋白总量和不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结论]花后灌水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兼顾小麦高产优质的灌水模式是花前灌水135 mm,花后灌水30~60 m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新型缓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在宽幅播种和常规条播技术下对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为小麦生产中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撑。【方法】于2020—2021年小麦生育季,以冬小麦品种‘泰农18’和‘太麦198’为试材,在山东省泰安市和潍坊市两试验点开展了大田试验。主区设置播种方式常规条播和宽幅播种,副区设置4个肥料处理:常规分次施肥对照(F1)、稳定性氮肥一次性施用(F2)、腐植酸控释掺混氮肥一次性施用(F3)、树脂包膜氮肥与常规尿素7∶3掺混一次性施用(F4)。调查了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花后氮素吸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播种小麦单位面积穗数、花后氮素吸收量、花后群体光合速率、群体光合高值持续期、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分别平均提高48.0×104/hm2、12.4 kg/hm2、7.9μmol CO2/(m2·s)、5.6天、920.7 kg/hm2,进而产量平均提高了902.6kg/hm2。小麦花...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实现冬小麦籽粒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的途径,为制定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和中穗型小麦品种"山农15"为试验材料,根据品种特性分别设置4个种植密度("泰农18":135万苗.hm 2、270万苗.hm 2、405万苗.hm 2和540万苗.hm 2;"山农15":172.5万苗.hm 2、345万苗.hm 2、517.5万苗.hm 2和690万苗.hm 2),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运转分配、氮素利用效率以及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态氮总积累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籽粒氮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氮含量下降,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和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升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泰农18"的氮素利用效率随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山农15"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态氮总积累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泰农18"和"山农15"兼顾高产和高效利用氮素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270万苗.hm 2和345万苗.hm 2。  相似文献   
18.
王振林  贺明荣 《作物学报》1999,25(2):162-168
灌溉条件下,减源可使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增加,减库光合速率降低。增降幅度因品种而异。鲁215953、山农48-2,鲁麦14和莱州953等品种减源后光合速率增加较少,但减库后光合速率明显降低;鲁麦15、核生2 , D041和太780等品种则相反。旱地无灌溉条件下,无论源或者库的调节对小麦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都比较小。说明源库与光合速率之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给鲁中山区小麦的栽培选育及氮素利用率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连续2年选用鲁中山区栽培面积较广的泰农18号临麦4号和汶农5号3个优质小麦品种,设置0,120,240 kg/hm~2施氮水平,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等对施氮量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增加小麦叶片光合色素的合成与积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有利于小麦群体的构建,促进产量形成,3个小麦品种在N120和N240水平下的产量较N0水平分别增加0.67~2.10,0.97~2.62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对氮肥的响应度减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显著降低。品种差异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有显著影响。相同施氮量下,小麦各项指标均表现为泰农18号临麦4号汶农5号,泰农18号产量最高,具有更强的氮素吸收和利用能力,而汶农5号对氮素最为敏感,泰农18号在N0水平下的产量较临麦4号和汶农5号分别增加15.83%~26.42%和34.50%~42.43%,在N120水平下分别增加4.97%~5.05%和12.23%~12.54%,在N240水平下分别增加4.13%~5.75%和8.49%~11.08%。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鲁中山区小麦最佳施氮量为240 kg/hm~2,泰农18号为最适宜推广小麦品种,汶农5号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可为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产冬小麦钙,镁元素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选用不同类型(大,中和多穗型)品种定点重复3a研究了冬小麦植株对Ca,Mg的吸收积累动态和成熟期的最终分配,并对Ca,Mg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植株对Ca,Mg的吸收强度最高值均出现在拔节-挑旗阶段,且该阶段的吸收比例和每100kg生物产量的Ca,Mg吸收量也最高;各类品种在不同年份间的吸收动态基本一致,成熟期100kg子粒产量需吸收Ca,Mg量分别为7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