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本试验在野鸟禽流感病毒紧急疫情检测过程中鉴定并分离到1株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利用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及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解析了该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分离株遗传进化情况,通过体外复制动力学试验及小鼠感染试验,评价了该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哺乳动物致病性。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株属于Clade 2.3.4.4,可以不经适应直接感染小鼠并在呼吸系统内复制,表现出有限的组织嗜性,对小鼠呈低致病性。其在体内外复制能力较低。结果表明,本试验加深了对野生鸟携带H5N8禽流感病毒的认识和理解、对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的评价,为预测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趋势及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 发生历史及疫情分布情况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猪传染病,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先发现[1,19],此后相继在加拿大(1988)、德国(1990)、英国(1991)出现此病。在此期间由于病原不清曾有过许多病名[20],1992年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Res-pirationSyndrome,PRRS)并沿用至今。亚洲地区报道此病的时间相对较晚,中国台湾(1993)、日本(1994)、中国大陆(1996)都报道有此病流行[2~4]。目前已证实有该病暴发流行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瑞士、法国、丹麦等多…  相似文献   
23.
金顿302是由甘肃省酒泉市博世秾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应用传统选育方法和育种技术,成功选育了特性表现优良.综合性状稳定的玉米自交系,又应用先进科学的自交系特性分析和测配方法育成了高产、优质、特早熟杂交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24.
农大 3 13 8是中国农业大学以综 3 1作母本、P13 8做父本杂交育成的大穗型玉米单交种。该品种有较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性 (抗大斑病和矮花叶病 ,较抗小斑病、青枯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 ) ,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列为“九五”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5.
从北京市售肉制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菌株L5-6,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ATCC54003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的干扰后,确定该抑菌物质为蛋白类物质,即细菌素。16S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L5-6为戊糖片球菌。对L5-6中编码细菌素的结构基因进行克隆,推断L5-6所产的细菌素是片球菌素。片球菌素应用于肉制品防腐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课题组对L5-6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开发天然安全的食品保鲜防腐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实习是高等学校必要的教学环节之一。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对"重能力"人才质量培养的新要求,通过建设教学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对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谢英 《上海蔬菜》2005,(4):51-51
韭菜在我区栽培面积大,尤其是日光温室生产韭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蔬菜花色种类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该项产业不断升值、增效,我区有关技术部门与农户经探索总结出培育四色韭的配套技术。四色韭即用培土方法生产的阳畦韭黄,其假茎呈白色,中片中、下部呈黄色,上部呈绿色,尖端呈紫色,故称“四色韭”。其品质在其它各种栽培韭菜之上,且色香味美,价高质优。下面简要介绍四色韭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应用育种群体中的剩余遗传变异开展QTL定位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高代育种株系‘大粒香’/‘Mizuhotigara’中的剩余遗传变异,采用QTL-seq对水稻抽穗期QTL进行检测,利用连锁分析对检测到的QTL进行验证。育种组合‘大粒香’/‘Mizuhotigara’的F5选种圃中的株系G1140的抽穗期表现为连续双峰分布,推测该株系内可能存在主效抽穗期基因的等位变异。从株系G1140中挑选4个单株分别自交得到4套F6群体,其中群体H2的抽穗期表现为连续的双峰分布。利用H2群体中抽穗极早和极晚单株的DNA分别构建DNA混池,采用QTL-seq进行抽穗期QTL定位,在第5染色体0~4.95 Mb和第10染色体16.64~18.27 Mb区间各检测到1个QTL,分别命名为qHd5和qHd10。利用H2群体采用连锁分析法对qHd5和qHd10进行验证,q Hd5的加性效应为2.3 d,增效等位基因来自‘大粒香’,贡献率为4.2%;qHd10的加性效应为3.3 d,增效等位基因来自‘Mizuhotigara’,贡献率为10.7%。本研究结果为作物QTL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氨基酸对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氨基酸是胚胎培养液的重要成分,在培养液中添加氨基酸可促进胚胎发育[1],提高囊胚率、孵化率和胚胎质量,使胚胎的细胞数增加[2].但不同氨基酸对胚胎发育的作用不同,不同添加方式其效果也不一样.Bavister和他的同事对小鼠的研究工作,第一次揭示了氨基酸在体外胚胎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x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发生历史及疫情分布情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猪传染病,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先发现[1,19],此后相继在加拿大(1988)、德国(1990)、英国(1991)出现此病。在此期间由于病原不清曾有过许多病名[20],1992年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Respiration Syndrome,PRRS)并沿用至今。亚洲地区报道此病的时间相对较晚,中国台湾(1993)、日本(1994)、中国大陆(1996)都报道有此病流行[2~4]。目前已证实有该病暴发流行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瑞士、法国、丹麦等多个国家[5]。据报道我国有辽宁、黑龙江、河南、广东、上海、北京、四川等10多个省市暴发此病。此病现已遍及北美和欧洲,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危害养猪业的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现已被OIE索引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列为进境动物检疫二类传染病。 2 病原学   PRRS是由一种病毒(PRSSV)引起的。PRRSV最早是由荷兰中央兽医院从流产胎儿体内分离到的,已确认它是一种有囊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总长约有15 kb,含有8个开码阅读框架(ORFS),3’端有一个Poly A序列[8]。根据基因序列的不同将PRRSV分为两个大类型,即美洲型(代表株为VR2335)和欧洲型(代表株LV),并与鼠乳酸脱氢酶病毒(LDV)、马动脉炎病毒(EAV)一起归为动脉炎病毒科[9]。由于基因序列的差异,所以欧、美毒株有抗原性差异。与所有的RNA病毒一样,PRRSV具有高度的变异性[10],易形成一个异源的种群,产生病毒血症和相应的抗体。PRRSV形态有多种,以球形为主,直径一般为45~72 nm,核衣壳大约有25~35 nm[11]。从自然发病猪中分离的PRRSV没有血凝活性,不凝集鸡、鹅、豚鼠、牛、马、猪、绵羊和人的红细胞。病毒经过乙醚和吐温-80处理后具有血凝活性,但PRRSV的这种血凝活性又可受到PRRSV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12]。PRRSV的热稳定性差,56℃ 15~20 min、37℃ 10~24 h、20℃6天感染滴度下降10倍,56℃ 45 min、37℃ 48 h以后可以被灭活,4℃可存活1个月,-70℃感染滴度可以稳定4个月,可以保存1年以上。在血浆中的存活时间不超过5天,pH值高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可以减少90%以上。发病猪场的猪出场后,3周内仍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