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7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草莓气调保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求一种适宜的草莓保鲜模式。[方法]选择新鲜饱满、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草莓果实为试材,分别置于PVA和PE 2组保鲜袋中,挽口形成自发气调模式,每组分别设冷藏(10±2)℃、添加蚕茧保鲜剂、添加"绿达"牌果蔬保鲜生理调节剂3个处理,以常温为对照,比较各种处理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草莓的气调保鲜袋保藏、添加保鲜剂气调保鲜袋保藏、气调保鲜袋冷藏效果优于常温及PE保鲜袋保藏。与PE保鲜袋相比,PVA气调保鲜袋对草莓的保鲜效果非常明显,保鲜期延长了5 d以上。冷藏处理结合PVA保鲜袋可大大减少水分散失,延长草莓果实的保鲜时间。保鲜剂结合PVA保鲜袋可明显减缓草莓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结论]该研究为草莓贮藏保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2.
百部组织培养中不定根的诱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百部组织培养中影响不定根诱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NO3和IBA对生根诱导有较明显的影响,较优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3.0mg/L。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生根率提高,第五代生根率达81%,比第一代提高56%。继代培养基对生根诱导有较明显的影响,在IBA浓度为0.3mg/L的继代培养基下增殖的芽条,其生根率比IBA浓度为0.1mg/L和0.5mg/L的高,其根长亦比IBA浓度为0.1mg/L和0.5mg/L的长。在生根培养基中加人活性炭,对不定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其生根率为0。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碳素墨水可以提早百部生根时间,接种后第10d即开始长根,且根的平均长度较长。愈伤组织对生根诱导有较明显的影响,基部带有愈伤组织的芽条的生根率明显高于基部没有愈伤组织的芽条。  相似文献   
43.
桑螟幼虫生长及越冬后发育进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的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国外分布于日本、缅甸、印度和斯里兰卡,中国的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福建、四川等蚕区均有发生,局部地区暴发成灾,造成较严重的损失.通过桑螟种群研究可以掌握其数量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预报,所以实行种群研究是重要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4.
松材线虫病程中树体内线虫和细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和线虫携带的细菌共同引起的。本文对接种松材线虫后黑松的不同发病阶段 ,树体内非接种枝上的线虫、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非接种枝上 ,在病树出现少量黄色针叶时 ,能有细菌检出 ;较多黄色和褐色针叶时 ,线虫才开始出现 ,细菌开始增多 ;至发病后期 ,病树基本枯死时 ,线虫和细菌数量迅速增加。对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细菌种类鉴定表明 ,发病中期 ,细菌种类比较单一 ,随着病情的发展 ,细菌不但数量迅速增加 ,而且种类也增多 ,但优势菌群为荧光假单胞菌、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泛菌属和少动鞘氨醇单胞杆菌  相似文献   
45.
加拿大一枝黄花上昆虫种类及群落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一枝黄花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恶性杂草,大有蔓延成灾的趋势,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上的昆虫种类极为丰富,若能利用这些天敌昆虫加以控制,同时保持自然植被及栖息在城市植被上昆虫及其他动物的多样性,对于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烟青虫滞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研究了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安徽凤阳种群滞育诱导和解除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在24和26℃下,滞育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h11min和12h 04min。6龄幼虫为主要敏感虫期。以7和16℃下处理60天以上为滞育解除的适宜条件。春季越冬蛹眼点移动后的发育起始温度为15.24℃,有效积温为152.03日度,眼点移动和羽化进度可用Stinner的累积率曲线来描述。  相似文献   
47.
荔枝蒂蛀虫的研究概况及其防治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振德  唐艳  谢立群 《广西园艺》2003,(4):J014-J016
本文概述了荔枝蒂蛀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防治研究的进展 ,并提出了今后荔枝蒂蛀虫研究的重点及其防治新途径  相似文献   
48.
二甲戊灵胁迫对伊乐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二甲戊灵对伊乐藻植株叶绿素含量和2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及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二甲戊灵可以抑制伊乐藻叶绿素a合成,促进叶绿素b合成,降低植物体光合能力;(2)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伊乐藻SOD活性均低于CK,除第2天F处理(4 mg·L~(-1))外,其余各组SOD活性在各测定时间内表现为浓度越高SOD活性越低;随着二甲戊灵浓度的升高,第2天时,除F处理(4 mg·L~(-1))外,其他各组伊乐藻POD活性与CK无显著差异,第4,6,8天,POD活性先升后降,第10天则呈降-升-降的趋势;(3)处理后第10天,随着二甲戊灵浓度的增加,伊乐藻体内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先升后降,分别至1 mg·L~(-1)和2 mg·L~(-1)达到最高,可溶性蛋白(SP)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且各处理均显著低于CK。上述结果均说明二甲戊灵影响了伊乐藻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49.
不同来源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来自日本和中国的松材线虫所携带的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培养,并通过菌落形态、氧化酶检测、接触酶试验,革兰氏染色和ABT自动检测等方法,确定了中国的松材线虫所携带细菌的主要种类为假单胞菌和泛菌属,而日本的松材线虫所携带的主要是产气肠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50.
温度对樟巢螟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果表明,巢螟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2 ℃的8.481 d缩至34 ℃的5.035 d,孵化率在31 ℃最高,99.67%;幼虫各龄期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有不同变化,在28 ℃或31 ℃时为最短历期;蛹的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34 ℃时最短,11.143 d.在同一温度下,~2龄幼虫死亡率最高,次为5龄幼虫;不同温度同一龄期条件下,4 ℃死亡率最高,8 ℃死亡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