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4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优质抗瘟强优恢复系“明恢86”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2.
83.
84.
rbe1正、反义基因改变籼稻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淀粉分支酶1正、反义基因rbe1分别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81中。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rbe1已整合进水稻基因组中。T_0代种子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rbe1正向表达结构的明恢81直链淀粉含量总体上明显下降,转rbe1反向表达结构的明恢81直链淀粉含量总体上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85.
华南型超级稻育种及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农业部实施超级稻育种研究项目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超级稻育种获得全面成功。在国内基本形成了北方粳稻、南方籼稻、长江流域杂交水稻三个研究格局,其中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经农业部确认的28个超级稻品种(组合)中,华南有5个,即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天优998和胜泰1号,这些品种(组合)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技术为三系超级杂交水稻和常规稻选育技术。三系超级杂交水稻主要通过"强恢×强恢"选育恢复系,加强抗性筛选,通过航天育种选育超级杂交水稻;常规稻选育技术则通过"半矮秆、早长、根深"、大穗型和多穗广适应型超级稻品种选育取得成功。今后华南型超级稻研究提出"丰产、抗病、优质、广适"的综合提高,引进新抗源,加强抗性,提高水稻生物学产量,加强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根系研究,提倡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86.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加再生季对促芽促苗氮肥的氮素吸收量与回收率均与促芽促苗氮肥的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吸收量随生育时期的延后而减少;头季稻吸收的促芽促苗氮肥有1/3留存于稻桩,稻桩的氮素积累量也与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头季收割后即输向再生分蘖,其中以在再生季齐穗前输出最多,对再生分蘖的萌发和生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再生季叶片、茎鞘的氮素积累量随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加,齐穗以后大量分解转运到穗部,加上稻桩的氮素输出,表观转变率达57%~76%,显示稻桩和营养器官的转化氮是再生季籽粒氮素积累的主要来源;再生季稻谷产量与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N)为241.3 kg@hm-2.  相似文献   
87.
加快福建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福建省农业科研与创新方面的现状与差距的分析,提出福建农业科技发展对策措施,重点探讨建立福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创新等对策,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88.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9.
从编写准备、编排结构、编排内容等方面就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标准的编写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90.
明恢8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早熟、抗瘟恢复系,该恢复系的育成与应用对进一步拓宽福建省早熟恢复系的遗传背景,实现抗性基因多元化,并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提升产量水平和改善稻米品质,满足福建省水稻生产对早熟杂交水稻组合的不同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10年,全国以明恢82配组育成了6个组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用明恢82配组的所有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达60万hm2,累计增产粮食3.49亿kg。明恢82还是选育早熟恢复系的骨干亲本,至2010年,全国各育种单位利用明恢82先后育成了5个新恢复系,其所配组的组合有6个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其中1个组合通过国家审定。最后,笔者还分析了明恢82在生产上能够大面积应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