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12.
采用C带技术研究了薏苡染色体的端粒。结果表明 ,薏苡只有 2对染色体长臂端粒被Giemsa染料深染成小球状 ,表明其端粒结构和其他染色体端粒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春小麦为材料,用~(137)Cs γ射线辐照为对比,主要研究了电子束对春小麦诱变的遗传效应及适宜剂量,调查了 M_1代生物学损伤、M_2代突变率和突变谱变化,观察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电子束的生物学损伤比~(137)Csγ射线要轻些;两者在诱发染色体畸变方面的情况相似;电子束与~(137)Cs γ射线相比,M_2代突变率较高,突变谱较宽。试验初步表明:电子束是一种较有应用价值的诱变源,它对春小麦的适宜剂量为2.93—3.58×10~4rad。而~(137)Cs γ射线对春小麦的适宜剂量略低于2.32×10~4rad。  相似文献   
14.
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对大麦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赵丽梅  许耀奎 《核农学报》1990,4(4):199-205
本试验以平阳霉素为诱变剂处理大麦种子,研究了该诱变剂对大麦的诱变效应及其适宜的浓度。结果表明,平阳霉素是一种有效的诱变剂,诱变效应与EMS相近,而且作用的有效期长,毒性小,它不仅能引起以染色体断片为主的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而且能够在M_2产生较高频率的性状变异,特别是产生较高频率的早熟和高分蘖力的有益突变。平阳霉素对大麦诱变的适宜浓度为30μg/ml左右。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自交系的组织培养和芽的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HaR培养基,从16份向日葵自交系的下胚轴外植体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得到再生芽;比较了可再生性愈伤组织和非再生性愈伤组织形态特征上的差异;探讨了添加KNO_3对愈伤组织生长速率的影响,以及向日葵体细胞外植体植株再生对植物激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丝裂霉素C处理大麦种子,研究了丝裂霉素C对大麦M1的生理损伤及M2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丝裂霉素C的诱变作用比EMS的诱变作用强,丝裂霉素C对大麦诱变处理的较适宜浓度为40μg/ml。  相似文献   
17.
平阳霉素对几种作物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以平阳霉素为诱变剂处理大麦和大豆种子,研究其诱变效应及适宜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平阳霉素是一种有效的诱变剂,这不仅能够引起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对M1植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能够使M1产生较高频的性状变异,为其应用于作物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麦M_1损伤与M_2叶绿素突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麦为材料,研究了照射剂量,M_1株高和熟期与M_2叶绿素突变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剂量照射的种子后代(M_2)叶绿素突变频率较高。M_1株高与M_2叶绿素突变频率无关,而M_1熟期与M_2叶绿素突变频率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M_1晚熟植株后代(M_2)的叶绿素突变频率高于M_1早熟植株后代(M_2)的叶绿素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理化因素人工诱发突变以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是现代育种的一条新途径,其中化学诱变剂由于使用方便、诱变效率较高以及有些诱变剂在诱变作用方面具有一定特异性,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加强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大麦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EMS溶液处理种子,观察了幼苗的损伤情况并研究了细胞学效应,以期找出EMS对大麦诱变的适宜剂量,为进一步开展化学诱变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平阳霉素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发生及其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0~1.5mm长的幼胚,在MS+2,4—D2mg/L+NAAO.5mg/L+CH200mg/L固体培养基上,10~40μg/ml的平阳霉素可作为对小麦幼胚外植体离体培养时的适宜诱变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