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在植物生长与田是条件下研究了冻害和热害对油菜植株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及膜损失的早衰 害处理使油菜叶片膜脂不饱和程度提高,而热害则使膜脂不饱和程度下降,冻害能使叶片SOD活性显提高,而CAT与POD活性下降,害则使叶片SOD与POD活性下降,而对CAT活性影响不大,冻害或热害处理均能提高油菜内源游离脯氨酸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及脂质过氧化作用,而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则显下降,热害和冻害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2.
以白肉枇杷贵妃为试材,分析了3种套袋材料(单层牛皮纸、单层牛皮纸+网兜、内黑外黄双层纸袋)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显著降低果实锈斑病的病情指数和炭疽病的发病率,其中以单层牛皮纸+网兜效果最佳;套袋使果面光洁、色泽均匀;套袋对果实单果重影响不显著;套袋后果实总糖、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单层牛皮纸+网兜处理有利于提高果肉游离氨基酸含量;内黑外黄双层纸袋的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套袋处理;套袋有利于果肉类黄酮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3.
露地栽培菜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挂满架架豆王"、"世纪王架芸豆"、"津良大白条"、"蓟农九粒白"、"长龙1号"、"老来少"当地农家种6个蔓生菜豆品种在烟台地区进行了露地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世纪王架芸豆"、"老来少"和"津良大白条"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好,产量较高,每667m2产值可达7 000元以上,比较适宜烟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4.
选用4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F、(7039,7040,282和5102)为小孢子培养供体材料,分别对小孢子胚在含草甘膦和盖草能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筛选出抗草甘膦和抗盖草能的胚状体,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其中,基因型7039和7040用于草甘膦筛选,282和5102用于盖草能的筛选。选取子叶期胚状体,在含0.006%的草甘膦及0.01%和0.02%盖草能的MS-2培养基上培养2周,不抗草甘膦和小抗盖草能的胚状体2周内变褐死去,抗草甘膦和抗盖草能的胚状体转绿。随后转绿胚状体转移至正常MS-2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直至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喷施0.25%的草甘膦液表明均抗草甘膦;而对植株喷施0.05%的盖草能液时,0.02%筛选出的植株大部分为抗盖草能,而0.01%筛选出的植株却大部分死去,表明用0.02%浓度筛选抗盖草能植株的方法更有效。用170mg/L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再生植株20和30h,染色体加倍率分别达到了34%和52%。  相似文献   
145.
选择华东地区7个有代表性试点分析了近年育成和推广的8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的含油量和主要脂肪酸组分的稳定性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数为稳定性品种;双低油菜浙引84-7和Tower两品种含油量高,稳定性较好.油菜品种芥酸的回归系数和变异系数变化最大,亚油酸和亚麻酸次之,而油酸则较稳定.浙引84-7的亚油酸含量最高,适宜于高纬度地区种植;而其芥酸含量最低,且具平均稳定性.此外,还探讨了油菜品种脂肪酸组分稳定性不够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6.
基因型和AgNO3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甘蓝型油菜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配比激素组合的培养基,研究AgNO3及基因型对油菜子叶外植体再生频率的影响.通过对芽苗分化率的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AgNO3及基因型与AgNO3互作对植株再生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影响程度为基因型>AgNO3>基因型×AgNO3.诱导芽苗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4mg/L BA+0.3mg/L NAA+5~10mg/L AgNO3.  相似文献   
147.
对甘蓝型油菜苗期喷施多效唑的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的研究表明:油菜三叶期喷施多效唑能明显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提高18.1~18.5%),根系活力(提高25.0~21.4%)和内源乙烯释放量(提高132.0~120.0%),大田苗期再喷多效唑对叶绿素与根系活力提高不大,而乙烯释放量仍有增加。多效唑处理的植株茎杆较粗,分枝数多,秕角较少,粒数增多,增产效果明显。产量以三叶期喷施多效唑为最高(158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9.5%,大田苗期再喷多效唑反而降低了多效唑的增产效果。喷施多效唑对油菜籽的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8.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芸苔属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芸苔属作物小孢子培养技术的日趋成熟,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概述了10多年来国内外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芸苔属作物育种上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利用其在双单倍体育种、突变育种及转基因育种上的研究与应用动态。并展望我国利用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9.
为了研究核辐射技术在诱变葡萄种子上的应用,本试验用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辐射处理醉金香葡萄成熟干种子,并将其培养成实生苗,研究了不同辐射剂量对葡萄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幼株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从而确定葡萄成熟种子的适宜辐照剂量,以期为开展葡萄诱变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37Cs-γ射线辐射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下降,平均发芽天数增加,出苗率、成苗率下降,幼苗株高变矮,茎杆变细、木质化时间延迟,黄化苗增多,且随辐射剂量增加影响加大.1377Cs-γ射线对葡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比对种子的小,对各荧光参数的影响也不同,且与辐射剂量不呈线性关系,高剂量(50Gy)的处理各荧光参数与对照差异显著,影响较大.综合上述各项指标,认为20~40Gy为醉金香葡萄γ射线辐射诱变较为合适的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150.
设[b,T]表示由Lipschitz函数b∈Lipβ(Rn)与满足一定光滑条件的带θ型核的线性算子T生成的交换子,本文研究这类算子在Hardy空间和Herz型Hardy空间上的有界性问题.利用Hardy空间和Herz型Hardy空间的原子分解,证明了当nn+β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