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2篇
  7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培育和推广铁强化型小麦品种对于经济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的铁营养不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 RT-PCR 得到了大豆(Glycine max)铁蛋白基因,构建了无载体框架的大豆铁蛋白线性表达盒(即小麦籽粒特异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1Dx5 的启动子 - 大豆铁蛋白基因 -NOS 终止子酶切片段);用基因枪法转化"京花 1 号"小麦(Triticum aestivum)幼胚愈伤组织,经草胺膦筛选和分化后,得到 276 株转基因T0植株,通过 PCR 筛选出阳性植株 65 株;RT-PCR 检测发现 29 个株系的大豆铁蛋白基因在灌浆期籽粒中表达;与对照相比,对 8031 个 T1代株系所结的 T2代籽粒进行了铁含量测定,有 265 个株系成熟籽粒的铁含量均比对照有不同幅度提高,增幅在 4.93%~64.03%之间,其中 22 个株系的籽粒铁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结果提示,利用无载体框架的大豆铁蛋白线性表达盒可以有效地培育出籽粒铁含量显著提高的转基因小麦。  相似文献   
62.
为探究不同氮磷钾水平对大豆幼苗期下胚轴性状的影响,发掘其基因资源,了解其遗传机制,本试验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以山西农家品种灰布支黑豆为父本及其所衍生的447个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设置3个处理:CK(模拟种植不施肥)、T1(模拟大田正常配施氮磷钾肥)和T2(模拟高肥田块,含量为大田常规配施氮磷钾肥的1.5倍),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水培条件下幼苗期大豆QTL间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基于复合区间作图(CIM)共检测到20个影响下胚轴长和下胚轴重的QTL,分布于第2、第6、第7、第8、第9、第10、第13、第16、第20共9条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介于3.65%~18.13%之间。基于混合线性模型(MCIM)检测到3对下胚轴长上位互作QTL,2对下胚轴重上位互作QTL,5对QTL均发生在2个非主效QTL之间。第9和第10染色体分别在3种处理中同时检测到下胚轴长和下胚轴重QTL,表明加性效应、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和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在下胚轴长和下胚轴重的形成和遗传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大豆幼苗期下胚轴性状的QTL定位、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为实际生产中苗期施肥时间的选择和氮磷钾高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3.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遗传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对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进行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解黄淮麦区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对130份品种(系)的2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4个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变异潜力,在12个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穗下空节,为48.267,其次是叶夹角,为45.355;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株高,为8.934。该群体间的欧氏距离变化在2.281~14.242之间,平均值为6.599。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9.200处把供试材料分为10组,各组具有一定的特点,有利于育种亲本选择。  相似文献   
64.
艾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植物,具有抑菌、抗炎、抗癌防癌等多种功效。阐述了艾叶挥发油成分、黄酮、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研究进展,对影响艾叶挥发油组分及含量的产地、植株部位、生长期、采收期、储存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艾种质资源的品质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兼有药用、茶用和食用价值。菊花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栽培等特点,在全国各地已被广泛引种栽培,导致菊花栽培种、野生种及近缘种属混杂现象广泛存在,阻碍菊花育种和产业发展。本研究简要阐述了基于表型和DNA分子标记的菊花种质资源鉴定和分类、优异种质筛选、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模型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目标性状的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菊花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杂交棉在制种过程中往往因母本去雄不彻底或漏去雄形成自交铃而导致制种纯度不高,寻找快速准确的纯度检测方法是杂交棉种子生产和经营急需解决的问题。试验以棉花杂交种兴杂2号及其亲本为材料,选用77对异源四倍体棉花SSR引物,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双亲间的多态性产物,并对兴杂2号种子的纯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CP55、CP128、CP483、CP478等4对引物在兴杂2号双亲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可以准确地鉴别出兴杂2号及其亲本间的差异,为棉花杂交种兴杂2号的纯度鉴定提供了一个准确、稳定、快捷、实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7.
河南夏大豆区试新品种丰产稳产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客观、科学、公平、公正评价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遗传稳定性及适应性,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AS)对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汇总资料进行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分析和比较,为河南大豆新品种在生产及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秋乐1205’、‘安豆5156’和‘驻豆02-19’等9个大豆新品种丰产性好,比对照‘豫豆22号’均增产5%以上;‘农丰18’、‘驻豆03-56’和‘周豆22’丰产稳产性均好;对照‘豫豆22号’稳产性好;‘泛09C6’丰产性差,但稳产性好。试验结果结合大豆区试新品种的田间实际表现佐证了RCTAS是一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系统设计优良、应用方便快捷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统计分析软件,同时也为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的鉴定、筛选、审定和推广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红花种子富含亚油酸,具有降血脂、美容等功效。获得与红花农艺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将为红花品种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基于包含64条多态性条带的19条SCoT标记,利用STRUCTURE 2.3软件和一般线性模型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84份红花种质的12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9.23%~51.21%,数据呈正态分布。单株种子质量与茎粗、有效分枝总数、单株果球总数、顶果球直径、顶果球着粒数、顶果球着粒质量、顶果球质量和单株果球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第1分枝高度呈显著负相关。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可将84份红花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分别包含11、9、20、9、35份试验材料。84份红花种质中有60份材料Q>0.6,占所有供试材料的71.43%,说明各群体中大部分红花种质亲缘关系比较单一。3个SCoT标记位点与单株总果球数、单株2级分枝果球数、单株果球总质量和单株种子质量呈极显著相关联(P<0.01),各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8.25%~10.93%。  相似文献   
69.
以12个艾居群和22条SCoT引物为试材,采用NTSYS-pc2.1、Popegen 1.32等分析方法对1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艾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2条SCoT引物共检测出87个主要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条引物3.9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值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0.690、0.483和0.317,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a)、每个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I和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分别为1.444、1.419、0.349、0.238,以安阳汤阴县艾居群Na、I、H值最高。居群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范围为0.795~0.975和0.025~0.229,平均值为0.909和0.097。其中,济源艾居群和黄冈蕲春艾居群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遗传距离最近。SCoT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3,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9%遗传差异源自群体间。居群间基因流水平(Nm)值为2.022,表明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导致居群间的遗传差异小。12个艾居群在...  相似文献   
70.
河南省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年来河南省小麦全蚀病发生情况,全面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发生规律、发病条件,针对全蚀病菌的致病机理采取了先进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因全蚀病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