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7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对日粮不同钙和植酸酶水平对育成期北京红鸡生长性能和骨骼质量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设计3×2因子试验,2个植酸酶水平为400U·kg~(-1),600U·kg~(-1),3个钙水平为0.60%,0.80%,1.0%。选用9周龄育成期北京红鸡384只,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6只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含总磷0.40%,以石粉为主要钙源。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植酸酶水平的提高,采食量和胫骨灰分磷含量显著降低,铜、锰含量显著提高,增重、饲料转化率、胫骨灰分含量和锌含量有提高的趋势;胫骨折断力、灰分重和钙含量有降低的趋势。随日粮钙水平升高,采食量和胫骨灰分重提高了2%和10.75%,胫骨灰分中锰含量在0.80%钙组达到最高,而灰分中磷、铜含量达最低,增重、胫骨折断力、灰分含量和钙、锌含量有提高的趋势。钙和植酸酶在上述处理效应显著的指标上均存在互作。  相似文献   
182.
介绍了梅雨的定义,分析了梅雨的气候特征、形成条件、环流形势及预报方法,以期减少梅雨季节的气象损失,做好防洪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83.
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动物科技学院不断整合创新资源,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有力地保证了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从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4.
葡萄糖氧化酶制剂对肉鸡肠道pH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讨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对肉鸡肠道环境的影响,为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300只1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0.15%、0.3%、0.4%、0.5%GOD的日粮,研究了其对肉鸡肠道pH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GOD,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空肠、回肠pH,但未能显著影响胃和十二指肠pH;GOD具有明显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促进盲肠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5.
降低肉鸡氮磷排放量和粪中有害气体散发量的饲料配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探讨降低肉鸡氮磷排放量和粪中有害气体散发量的饲料配制技术。选用288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验饲粮分别为:(1)玉米-普通豆粕饲粮作为对照组(含抗生素);(2)低磷、低蛋白玉米-去皮豆粕基础饲粮(不含抗生素)中添加0.2 g/kg植酸酶和0.5 g/kg复合酶,设为试验饲粮Ⅰ;(3)在试验饲粮Ⅰ中添加0.3%果寡糖和0.1%益生素,设为试验饲粮Ⅱ。结果表明:(1)饲喂试验饲粮肉鸡的增重速度达到甚至高于对照组;(2)试验饲粮有增加采食量和降低料重比的趋势,但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试验饲粮Ⅰ使氮和磷排放量分别降低37.05%(P<0.05)和23.70%(P<0.05),试验饲粮Ⅱ使氮、磷排放量分别降低41.05%(P<0.05)和33.94%(P<0.05);(4)试验饲粮Ⅰ使发酵粪中NH3和H2S的散发量分别降低56.76%(P<0.05)和45.76%(P<0.05),试验饲粮Ⅱ使发酵粪中NH3和H2S的散发量分别降低80.04%(P<0.05)和64.37%(P<0.05)。饲喂添加植酸酶和复合酶及果寡糖和益生素的低磷、低蛋白玉米-去皮豆粕饲粮,在保证生产性能不低于饲喂玉米-普通豆粕饲粮肉鸡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其氮磷排放量和粪中有害气体散发量。  相似文献   
186.
为了解2021年国内配合饲料及玉米、小麦、杂粕等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了1 025个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类饲料和饲料原料不同程度地受3种毒素的污染,其中玉米、玉米副产物中AFB1含量最高,小麦及小麦麸中DON含量最高,玉米副产物中ZEN含量最高。总体来看,2021年饲料和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不容乐观,饲料生产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玉米、小麦等谷物及其副产物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7.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杨英  范凌  王明仙  计成 《饲料工业》2000,21(2):21-2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infraredreflectancespectroscopy,NIRS)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有机物快速分析技术。该技术首先由美国农业部(USDA)的Norris(1976)开发,最早用于谷物中的水分、蛋白质的测定。近20年来随着光学、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化学光度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NIR仪器的不断出现和软件版本的不断翻新,该技术的稳定性、实用性、准确性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许多国家已将该技术成功地应用于食品、油料、药物、饲料等的质量检测。NIRS根据…  相似文献   
188.
1 肉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测定方法的发展禽类肠道中微生物对氨基酸消化率有影响。1984年Wallis和Balnave发现排泄物收集法低估了豆粕氨基酸的消化率。Bielorai等(1991)指出,玉米氨基酸消化率排泄物收集测定法比回肠测定法平均低28%。近来的研究表明,测定方法的不同,影响着肉鸡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结果,用回肠末端法测得的氨基酸消化率数值要比排泄物收集法更准确。与排泄物收集法相比,回肠末端测定氨基酸消化率法减少了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并且测定结果不受尿中氨基酸和排泄氮影响。通常研究者使用屠宰方式收集试鸡回肠消…  相似文献   
189.
产蛋鸡理想蛋白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北京红鸡的胴体、羽毛、鸡蛋的氨基酸组成,估计出其维持的氨基酸组成;并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对不同组份进行加权,在可消化氨基酸的基础上建立了几个不同的氮基酸理想比例模式。经过与NRC模式比较,对北京红鸡理想蛋白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假定模式中赖氨酸为100,则主要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模式为:蛋:胱:色:苏:异亮:亮:赖=32:23:14:53:100:59:93:100。  相似文献   
190.
芽孢杆菌和果寡糖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前动物营养研究认为,无论是抗生素(antibiotics)、益生素(probiotics) 还是益生元(prebiotics)都会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