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林业   267篇
农学   341篇
基础科学   188篇
  237篇
综合类   2056篇
农作物   277篇
水产渔业   158篇
畜牧兽医   1115篇
园艺   387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壮丰灵对玉米叶片结构及功能调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叶面积指数、群体叶面积变化、光合势、叶片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叶片自身结构与光合速率、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等几个方面,研究了玉米壮丰灵对玉米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从而说明了玉米壮丰又可以适度控制玉米中期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塑造理想的丰产株型,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光合势,提高光合速率。因而可以增肥增密并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922.
非表达因子基因(NPR1)是植物系统获得抗性的激活子,也是植物响应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核心因子之一,在植物抗病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明确高粱NPR1基因家族成员及SbNPR1的表达特性,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对高粱NPR1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到5个高粱NPR1基因SbNPR1~SbNPR5,其氨基酸序列长度介于480~621 aa之间,理论分子量介于50.496 81~67.648 06 kDa之间,理论等电点介于5.64~6.11之间;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bNPR1与甘蔗Sh253P03亲缘关系最近;基因结构分析表明,该家族各个成员之间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量差异变化较小;RT-qPCR分析表明,SbNPR1基因在高粱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经激素独脚金内酯(GR24,1 μmol·L-1)和水杨酸(SA,1 mmol·L-1)处理后,SbNPR1的表达分别被抑制和诱导;20%的聚乙二醇(PEG6000)和250 mmol·L-1的NaCl处理下,SbNPR1的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0.5 h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之后下调;而经甘露醇(D-mannitol,300 mmol·L-1) 处理后,SbNPR1基因表达量在3 h后开始下降;高粱经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flg22(100 nmol·L-1) 和几丁质(Chitin, 8 nmol·L-1)处理后,SbNPR1受到flg22的诱导表达,在12 h时表达量最高,而在Chitin作用下,SbNPR1的表达受到抑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NPR1家族在调节高粱抗性、信号转导、植物激素以及胁迫调控等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3.
以天然植物油多元醇蓖麻油为基础,合成的聚氨酯制备肥料包膜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使用石油基产品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异氰酸酯种类以及蓖麻油羟基与异氰酸酯基团摩尔比对聚氨酯包膜材料力学性能、交联密度和水接触角的影响;采用转鼓式包衣机构建植物油基聚氨酯缓控释肥料,分析其缓控性能和耐受性能,揭示其水分触发式缓控释对应规律及调控机理。结果表明,以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MDI)为原料,且蓖麻油羟基与异氰酸酯基团摩尔比为1.0∶1.2时,所得聚氨酯交联密度、刚性、疏水性和抵抗水渗透能力较强,养分初期释放率不足1.5%,养分释放期长达140 d,缓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24.
并单5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201-417作母本,201-546作父本杂交选育的早熟高淀粉玉米单交种。淀粉含量76.39%,达国家一级高淀粉品种标准。2006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8月年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为了使该品种尽快地应用于生产,我们在不同生态区从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父母本种植比例、施肥等方面对该品种的制种技术进行了试验与示范,组装形成了并单5号高产高效制种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25.
近年来,随着水景园林的发展与水体生态修复的需要,水生植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至少是生长在由于水分充足而周期性缺氧的基质上的任何植物,尤其是生长在湿地或其它水环境中的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的不同,可以把水生植物分成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其种植季节、种植基质、种植密度、种植深度、种植方法与栽后管理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26.
针对水稻新品种辽星1号的特征特性,提出以稀播种、营养土旱育苗,培育水稻健壮秧苗;适时早栽,合理密度30cm×13.2cm或30cm×15cm;平稳促进有机肥与氮、磷、钾、硅和锌结合的经济配方施肥;浅、湿、干交替的节水灌溉及综合防治水稻病、虫、杂草等为主的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27.
花卉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居世界第一,而贵州花卉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花卉仍需从外地进货,这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而地理环境条件都有利于花卉种植的贵州极为不利。通过对贵州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的深入分析,探索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对贵州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8.
遮荫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的重要环境因素。为了探明遮荫对高寒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苗定居的影响,本研究在其原生境下开展人工控制试验,探究了狼毒种子在不同遮荫高度(10 cm, 15 cm, 20 cm)和不同遮荫方位(东向、西向、南向、北向)下的出苗和幼苗定居表现。结果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高寒草地土壤表层温度(P<0.05),增加了土壤含水量(P<0.05);不同高度遮荫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狼毒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与对照相比,东向、南向和北向遮荫处理对狼毒种子出苗率均无显著影响,而西向遮荫处理能显著降低狼毒出苗率(P<0.05);狼毒的成苗率在各方位遮荫处理下无显著性差异,均为100%。本研究表明,遮荫是影响狼毒种苗定居的重要环境因子。因此,维持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在一定的高度水平,可有效遏制狼毒种苗定居和种群扩散。  相似文献   
929.
油松试管苗培养中活性炭最适交替周期及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的使用交替周期(3水平)和使用浓度(4水平)为因素,采用完全试验设计,以油松成熟胚为材料,对活性炭在不定芽诱导期、增殖壮苗期以及生根期3个生长阶段中对油松试管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还针对活性炭对油松试管苗培育过程中代谢到培养基中的有害物质酚类的吸附能力做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油松试管苗生长的3个阶段,活性炭对油松试管苗的培养效果都具有明显的作用。油松试管苗培育全过程中活性炭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00 g·L-1,最佳使用交替周期为先在不含活性炭的培养基中培养2周,再转接到含活性炭的培养基中培养4周。使用活性炭可以明显降低油松试管苗培育过程中代谢到培养基中的总酚类含量。  相似文献   
930.
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SPOT5遥感影像图和3S(RS、GIS、GPS)技术,研究了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监测吴起县子项目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流程,并通过建立小班属性因子数据库,进而实现了图表管理、成果查询、以及输出等功能,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成果精度,为国家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