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90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139篇
  149篇
综合类   613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336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51.
以龙眼茎尖或带腋芽茎段为材料,不经愈伤组织阶段直接诱导腋芽萌动、培养成苗的方法建立组培快繁体系。茎段萌芽诱导最佳激素组合为6-BA0.5mg/L+2,4-D1.0mg/L+GA30.5mg/L和6-BA0.5mg/L+IAA0.2mg/L+GA30.5mg/L,萌芽率都是94.896%;萌芽系数最佳的激素组合为6-BA0.3mg/L+IAA0.1mg/L+GA30.5mg/L,达4.15;萌芽率与萌芽系数呈反相关。生根诱导最佳激素组合为6-BA0.05mg/L+IBA0.5mg/L和6-BA0.05mg/L+IBA1.0mg/L,生根率均为66.6667%。  相似文献   
952.
冀526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于1999年利用冀5006与科农9204杂交选育而成的1个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好,适宜在冀中南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2007年11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53.
研究塞罕坝林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能够为区域植被保护与森林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基于MODIS-NDVI、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性分析、残差分析和相对作用分析等方法,分析塞罕坝林场2000—2020年不同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探讨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不同植被覆盖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塞罕坝林场植被覆盖的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低于0.55的区域归为低植被覆盖区,NDVI高于0.65的区域为高植被覆盖区,而NDVI为0.55~0.65的区域为中等植被覆盖区。(2)2000—2020年,不同植被覆盖等级NDVI的平均增长速率有所差异,低植被覆盖区NDVI平均增长速率较快;其次是中等植被覆盖区和高植被覆盖区;尤其是2007年之后,塞罕坝林场全域NDVI平均增长速率明显高于2000—2007的植被NDVI平均增长速率。(3)在不同植被覆盖等级区,NDVI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低植被覆盖区NDVI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贡献率高达60.78%;中高植被覆盖区主要驱动因子存在着空间异质性,即中高植被覆盖区的西部和东南部的低海拔区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东北部...  相似文献   
954.
缓释肥施用时期对春播鲜食糯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缓释肥施用时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苏玉糯11号为材料,在等量施肥条件下,以常规施肥方式(N15CK,基施复合肥+六叶期追施尿素)和不施肥为对照,研究缓释肥于播种期(SN15-0)、三叶期(SN15-3)和六叶期(SN15-6)一次性施用对鲜食糯玉米鲜果穗和鲜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碘结合力、热力学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的鲜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肥处理,且SN15-6和SN15-3的鲜果穗产量分别比SN15-0提高14.0%和7.4%,鲜籽粒产量提高14.6%和2.0%。SN15-6的籽粒中淀粉、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缓释肥延后施用使淀粉粒径变小,SN15-6与N15CK的淀粉碘结合力和最大吸收波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提高了籽粒淀粉的糊化温度和胶凝温度(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值温度),降低了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其中SN15-3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最高,而SN15-6的回复值、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最低。综上,缓释肥适当延后施用有利于提高鲜食糯玉米产量,增加籽粒中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淀粉平均粒径;另外,三叶期施用可显著提高籽粒糊化黏度,六叶期施用使籽粒回生值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可为春播鲜食糯玉米绿色高产优质轻简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5.
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田间实验中,研究分析了每丛植物上稻水象甲一代成虫的取食斑数量与长度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每丛稗草上的稻水象甲取食斑总量显著高于水稻、异型莎草和李氏禾上的;两种寄主植物的两种移栽期的组合、4种不同寄主植物各2次观察得到的共16组每丛植物上的稻水象甲取食斑数量和总长度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均显著;植物种类对回归系数有显著影响,以稗草上的最大。这些回归方程对稗草和水稻的不同移栽期总体而言是稳健的,但对不同观察期则不稳健。本试验建立的取食斑数量与总长度的直线回归法可用于稻水象甲控制阈值的确定、稻水象甲入侵早期的取食量及成虫密度初步推断、抗稻水象甲的水稻种质资源评估以及应用一些象甲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时的寄主专一性测定。  相似文献   
956.
无人直升机飞行高度与速度对喷雾沉积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6,他引:6  
为了找出小型无人直升机喷洒农药时影响农药沉积的因素及各因素对农药沉积的影响程度,并通过试验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法和规范,该文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试验方法安排试验,研究了无人直升机喷雾沉积浓度,沉积均匀性与飞机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及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的关系,分别建立了试验指标之沉积浓度,沉积均匀性与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对试验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显著性水平α取0.05),结果表明: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及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沉积浓度的影响极显著,对应的P-value值分别为2.0684×10-4,8.2190×10-5,9.7052×10-5;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对沉积均匀性的影响极显著,对应的P-value值分别为9.8410×10-3,1.1550×10-3;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沉积均匀性影响显著,对应的P-value值为2.5594×10-2。分别建立的沉积浓度,沉积均匀性与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在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区间范围内失拟不显著,对应的失拟性检验结果分别为:FLf=3.7024相似文献   
957.
水土流失不仅会造成江河湖库泥沙淤积,而且是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具有防控效果。通过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试验,定量研究了水平竹节沟、水平台地、前埂后沟与乔灌草、植物篱、梯壁植草等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的综合防控效应。2010-201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荒地,乔+灌+草+水平竹节沟、油茶+水平竹节沟、油茶+植物篱、脐橙+水平台地+梯壁植草的减流率分别为68.86%、84.05%、35.59%、78.35%,减沙率分别为76.47%、81.96%、26.28%、79.66%,总氮拦截率为49.75%~61.91%,总磷拦截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958.
奶牛胚胎移植实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6年至1997年进行了奶牛胚胎移植实用技术的研究。三年共移植奶牛胚胎137枚,受胎率为35.77%,移植A级胚胎的受胎率为70%,移植B级胚胎受胎率为43.02%,移植C级胚胎的受胎率为12.19%,移植A级胚胎的受胎率比移植B级胚胎受胎率高26.98%;移植A组胚胎的受胎率分别比移植C级胚胎受胎率有57.81%和30.83%。  相似文献   
959.
通过推广应用抗盐碱植物改造与利用盐碱化土地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使用培养基MS+BA0.5+NAA0.1对珠美海棠的茎尖及带腋芽的茎段进行芽分化,用培养基1/2MS+B1(1.0)对珠美海棠的无菌苗顶芽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珠美海棠的组织培养无性系。为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良苗木提供了技术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推广应用优良经济植物是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0.
热力学特性是评价鲜食糯玉米子粒均匀性、热稳定性和回生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国鲜食糯玉米品种热力学特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104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热力学特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104个品种间淀粉热力学特征参数有显著差异,且不同参数中以回生值变异最大,回生样品的终值温度变异最小。相关分析表明,糯玉米淀粉胶凝特征参数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两两极显著正相关,糊化范围与峰值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将热力学特征参数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11%。104个糯玉米品种可分为8大类,其中I和II类分别有53和43个品种,共占供试材料的92.3%,是最主要的两种类型。糯玉米淀粉热力学特征值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影响鲜食糯玉米子粒品质最重要的热力学特征值为回生值、热焓值和胶凝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