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林业   208篇
农学   191篇
基础科学   225篇
  190篇
综合类   938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444篇
园艺   177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5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为了研究獭兔不同发育时期盲肠组织结构变化特点,总结其发育规律,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相同条件下饲养的不同生长阶段(出生后1,15,30,60d)獭兔各6只进行解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盲肠组织结构.结果发现,獭兔盲肠黏膜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的高度、杯状细胞的体积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半环形皱襞间的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小,皱襞的长度和体积也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此外还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八点黑獭兔盲肠蚓突内的淋巴小结数目明显增多,黏膜下层内的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随年龄增长也越来越多,黏膜皱襞变得密集.  相似文献   
113.
河南兔业分会在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的领导下,省畜禽改良站的支持和帮助下,分会秘书处和广大会员的努力下,在2012年做了许多工作,并于2012年12月21至22日由副会长丁作俭承办,在孟州市金亚国际大酒店召开了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兔产品流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应参会72人,声明退会2人(张黎洋和白晶),请假15人(李明、吉进卿、康怀彬、王占彬、张勇、孙亮、张恒业、刘亚、马三毛、刘贤、潘保仲、闫宏生、刘立平、牛鹏伟),既没请假也没报到的有16人(邵永平、董军、葛涛、张小聚、王伟杰、陈高  相似文献   
114.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超  刘国彬  薛萐  王国梁 《草地学报》2015,23(4):710-717
为了解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功能特征,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人工灌木(柠条 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 Hippophaer rhamnoides)、人工草地(沙打旺 Astragalus adsurgens、柳枝稷 Panicum virgatum)和天然草地(阿尔泰狗哇花 Heteropappus altaicus、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es)的根际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柠条、阿尔泰狗哇花和茵陈蒿的根际微生物对糖类的代谢能力显著高于沙棘、沙打旺和柳枝稷;阿尔泰狗哇花和茵陈蒿对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的代谢能力较高。茵陈蒿和阿尔泰狗哇花的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高于其他4种植物。柠条、阿尔泰狗哇花和茵陈蒿具有相似的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天然草地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优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115.
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培养德医双修的\"卓越医生\",对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PBL有着丰富的医学人文内涵: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疾病诊疗认识医学的未来难题,情境模拟培养综合职业素养.PBL教学与医学人文教育是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响应面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料液比4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优化酶法提取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另以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4.8℃、酶解时间99 min、料液比1∶22.4(g/m L),经验证黄精多糖提取率为11.22%。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黄精多糖酶法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黄精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7.
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河南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加权法、障碍因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1—2020年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协调程度,并针对不同制约因素提出差异化对策,以促进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推进。结果表明,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均呈上升趋势,但仍受到生态环境、生活保障、服务设施、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8.
陕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和2004年冬季,采用粪堆计数法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总密度为(0.48±0.7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差)。以针阔混交林的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0.94±0.0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阔叶林和灌木林次之,分别为(0.28±0.02)和(0.13±0.02)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草地(包括荒地)以及山顶草地 灌木 低矮乔木镶嵌景观中林麝密度均为0。在北坡,林麝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带(海拔为1 700-2 100 m),南坡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海拔2 100-2 450 m),这种分布的差异可能与坡向和人为干扰有关。总之,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密度极低,迫切需要加强保护,恢复种群。图2表3参27  相似文献   
119.
使用除草剂切莫忽视环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除草具有高效、省时、省力、经济的特点,但环境因素对除草剂的影响不容忽视。影响除草剂药效与造成药害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土壤因素和气象因素。除草剂的种类、用量必须根据土壤的类型进行选择,除草剂的使用应在无风、日照充分、温度20~35℃、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0.
淮北地区葡萄斑衣蜡蝉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年的大田普查,结合定点系统监测和室内饲养,初步查明了淮北地区葡萄斑衣蜡蝉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该虫在淮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葡萄支架水泥柱上或寄主的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后陆续孵化为若虫,若虫出现的高峰期为6月上旬,虫量为18.5头/10株;成虫的高峰期为7月下旬,虫量为15.25头/10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