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优良引进饲料灌木树苜蓿种子的6种催芽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新引进的优良饲料灌木树苜蓿进行种子催芽、种子生活力鉴定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6种催芽方法效果差异显著。其中,砂纸磨擦催芽效果最好,其次是变温处理和浓硫酸催芽,碳酸钠和洗衣粉催芽效果居中,沸水处理催芽效果最差,但所有方法的催芽率均不高,种子最高吸胀率只有58.0%。综合考虑其催芽操作难易程度、催芽效果和使用的安全、经济和可行性以及树苜蓿种子含硬实的特性,试验筛选出了碳酸钠和洗衣粉2种比较合适的树苜蓿种子催芽方法。种子生活力鉴定结果表明:种子活力达75%以上,且试验所用催芽药剂及药剂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种子活力没有太大影响。种子发芽率为94.5%。  相似文献   
52.
十七份中美枸杞材料的SSR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份中美枸杞材料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索中美枸杞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筛选的20对SSR引物扩增得到4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得到2.3个等位点,多态性比率达75.44%,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在0.114 2(SSR111)~0.829 1(SSR22),平均0.377 2,说明中美枸杞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0.600处,所有供试材料被聚为一类;在相似系数0.730处,美国枸杞和中国枸杞分别独立聚类;在相似系数0.825处,兰山野生枸杞和国内其它枸杞分为2个类群;来自内蒙古和宁夏的枸杞也基本分组,但相似系数很高,说明所有供试材料遗传基础非常狭窄,聚类分析结果与供试材料区域来源有较好的一致性,同一栽培区域育成的品种在不同程度上聚为一类,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区来源基本相对应。  相似文献   
53.
不同覆盖材料的保水效果及其对枸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景泰县黄河提灌灌区一年生宁杞1号为研究对象,定期定量灌水5 500 m3/(hm2.a),采用薄膜、细沙和秸秆三种材料进行行间覆盖;以大田漫灌定期定量灌水5 500 m3/(hm2.a)不覆盖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覆盖措施对枸杞园保水效果及其对枸杞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覆盖对土壤含水率和植株营养生长、单株干果产量的影响均表现为薄膜覆盖秸秆覆盖细砂覆盖对照。综合分析认为:采用薄膜覆盖,年灌溉定额为5 500m3/(hm2.a)能够达到使一年生宁杞1号丰产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按照甘肃省公益林所处的5个生态区位(江河源头区、江河两岸区、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水库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别阐述各生态区公益林的资源分布、林地类型、树种组成和生态功能。以此为基础,对全省的公益林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省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673.36万hm2,占森林总面积的68.63%,表现出了"相对数量较多,绝对数量偏少"的特点;灌木林占公益林总面积的49.15%,占公益林的主体地位。要采用3S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资源的监测与管理,开展公益林组成、结构与功能的调整与科学经营,实现公益林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5.
为扩大薰衣草在半干旱黄土区的种植面积,本文以2年生狭叶薰衣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ABT生根粉处理浓度、处理时间、插穗类型3种措施对其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措施对薰衣草扦插生根均有较大影响,其影响程度为插穗类型>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其中,插穗中上部嫩枝扦插的生根率显著优于下部半木质化插条;在参试浓度范围内(500mg/L和1 000mg/L),生根率差异显著且增加处理浓度有利于插条生根;在处理时间上(10min和40min),生根率差异不显著,但时间长浸泡插条效果好于时间短浸泡插条。研究认为,插穗类型为薰衣草在试验区所在气候范围内扦插生根的主要影响因子,处理的最佳组合为上部嫩枝用生根粉1 000mg/L浓度浸泡40min。  相似文献   
56.
选择半干旱黄土区流域尺度不同地形条件下成熟柠条林作为研究对象,并以荒坡草地作为对照,在2009-2011年生长季节对0-210cm土壤含水量进行连续观测,开展了剖面土壤水分变异、动态平衡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水分平均值:30-130cm对照>北坡>东坡>南坡,150-210cm南坡(上、中坡位)>对照>北坡>东坡,南坡和北坡样地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表现为9月﹥8月﹥7月,5、6、10月份最低;不同地形条件下,柠条林地土壤水分极差值和变异系数并没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在垂直尺度上,柠条林地土壤水分极差值和变异系数曲线在0-50cm表现比较活跃,70-210cm则相对稳定;在连续干旱年份土壤储水量并没有连续的降低和亏缺,在第1个欠水年亏缺比较严重,第2个欠水年盈亏量基本平衡,而第3个欠水年则略有盈余。研究认为:小流域尺度下的地形条件差异造成了土壤水分规律性变化,但在特定植被生长发育状态和剖面尺度下,植被因子将会成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主控因子。柠条林发育至成熟阶段,土壤水分补偿与消减将会保持平衡状态。土壤水分与植被生长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差,另一方面植被对土壤水分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这是因为土壤含水率高促进植物生长,植物生长势增强会进一步加大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土壤水分含量不足则会抑制植物生长,植物生长势减弱会进一步降低对土壤水分的消耗。  相似文献   
57.
三倍体毛白杨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倍体毛白杨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试验,采用增殖与生根同步进行的方法快繁,其年增殖次数可达8次,繁殖系数为5,培养出的组培苗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而且可以降低苗木的生产成本,同时达到工作化生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林区植物资源的调查,可以了解和掌握林区内的资源种类,为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进一步合理开发资源提供依据,并使林区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发展。 1 自然环境概况 甘山林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谷市南约30km,总面积11.9万亩,地处崤山北麓,林区海拔多在1000m以上,最高峰甘山海拔1884.64m,地形复杂多变,坡度一般在25度左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具有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干燥的特点。年平均温度13.9℃,极端最低气温-18℃,无霜期220天,年降水量6034mm,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75%,年蒸发量2361mm…  相似文献   
59.
河南省龙峪湾地区的野生木本蔬菜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峪湾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部,伏牛山脉北坡,地处亚热带与温带过渡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我们从 1995~ 1999年结合教学实习,对该地区的木本野生蔬菜资源进行初步调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木本野生蔬菜资源种类及利用价值   经过对该地区的初步调查,发现该地区共有野生木本蔬菜近 30余种,分属于 17科 23个属,其五加科最多。我们结合目前利用的重要程度分别介绍如下。 1. 1五加类 该地区共有 5种,分别为刺五加 (Acanthopanax senticosus)、藤五加 (A. leucorrhizus)、五加 (A. gracilistylus)、糙毛五加 (A. henryi)…  相似文献   
60.
本项目以试验、示范与治理紧密结合,开展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容器苗不定期造林比裸根苗造林的保存率、株高、冠幅、地径分别提高11.24%、34.28%、32.97%和17.16%;沙棘青杨混交林比青杨纯林高生长提高17.38%,胸径提高25.06%;青杨沟道引洪漫灌挂淤造林的树高和胸径分别比对照提高12.5%和6.7%。同时研究了不同整地方式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树种配置模式。通过试验、示范与治理,使流域内林木覆盖率由原来的11.53%提高到20.89%,增加了植被覆盖面积,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农、林、牧生产稳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