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甘肃省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群众荐优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单株果实品质、抗逆性和丰产性状等为选优指标,开展了文冠果优树选择研究。通过初选、复选、决选,最终选出优树16株,其中观赏型优树2株,能源利用型优树14株。  相似文献   
32.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选择典型植被油松林、沙棘、苜蓿、农田和自然草地,对其土壤水分进行观测分析,得出结论:观测期内植被类型、土壤剖面和生长季节对土壤水分具有显著影响(P<0.01).植被生长季节前期,土壤水分变化平缓;在植被生长季节中期,土壤水分变化具有显著差异.通过方差分析,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水分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植被类型间,沙棘的土壤水分最大,农地次之,而油松林的土壤含水量最小;不同植被在试验区生长适宜性顺序为:草地>沙棘>苜蓿>油松.  相似文献   
33.
甘肃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2007-2008年期间,通过对定西市巉口林场不同人工林及当地的主要退耕还林模式和农田的土壤水分进行定点定期监测,研究分析了生长季节的土壤储水量、土壤水分亏缺量、变化量及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阳坡柠条林和阳坡侧柏林0-200 cm的土壤含水量曲线呈现出"<"形状,形成明显浅层土壤干层.隔坡林带土壤储水量无论是季节变化还是垂直变化,均高于其他人工植被类型,说明隔坡林带土壤水分利用的叠加效应明显.此研究将为该地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采用合理的群落密度,合理控制群落生产力,保持植物蒸腾耗水和土壤水分补偿之间的水分平衡,维持群落的持续稳产、高产,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35.
对甘肃省经济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潜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6.
蔡国军  裴钻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121-124,128
反倾互层边坡在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组合上存在特殊性,边坡开挖对反倾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结合西南某大型水电站边坡开挖实际,通过选取其主剖面,利用物理模拟研究方法中的底摩擦试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给出直观确定合理开挖坡比,以及确定开挖松弛区范围的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对土壤水分的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2010年生长季节,对侧柏、山杏、油松、柠条和山毛桃等林地土壤水分进行连续监测,并查阅相同树种和立地条件下的林分根系分布资料,以土壤水分对林木耗水满足程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微地形条件下人工林对土壤水分的适宜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林分根系的垂直分布和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相关性显著,水分...  相似文献   
38.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小流域内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植被调查,研究了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物种组成和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植物种占总数比例为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灌木乔木;阳坡灌木作用较大,半阳坡和半阴坡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作用相近,阴坡明显以乔木树种作用占优势;不同人工林类型之间植物多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立地条件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人们对退耕地的经营活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恢复。  相似文献   
39.
旱砂地不同枸杞品种营养生长评价及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甘肃省及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旱砂地栽培的枸杞品种,从宁夏、内蒙引进10个枸杞品种,并开展栽培对比试验,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的评价方法,对各品种幼树在树高、地径、冠幅、枝条数等营养生长方面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宁杞5号’幼龄期营养生长表现最佳,‘蒙杞1号’、‘扁果枸杞’幼龄期营养生长表现较佳,为旱砂地可推广的生态功能型枸杞品种。  相似文献   
40.
引进优良饲料灌木树苜蓿容器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良饲料灌木树苜蓿Chamaecytisus palmensis种源1个,种子25 kg.经种子主要指标测定表明,种子千粒重23.92 g,净度93.17%;采用安全、简便、有效的沸水加洗衣粉浸泡种子的催芽方法,发芽率85%以上;容器育苗出苗观测表明,树苜蓿播后3~13 d出苗,4~10 d出齐,平均出苗率90%以上;生长量观测表明,树苜蓿生长曲线呈"S"形,一年生平均苗高1.25 m,平均地径0.86 cm;营养价值测定表明,树苜蓿枝叶营养丰富,是很好的饲草饲料;光合强度测定表明,树苜蓿较饲料灌木和草本植物光合速率大,蒸腾速率较小,光合物质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