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61篇
  8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5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的光合生产与叶源特征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以33B为对照,对早发型常规Bt棉鲁棉研17、鲁棉研21,晚发型Bt棉鲁棉研22,杂交Bt棉鲁棉研15、鲁棉研20进行了2年的种植和比较。早发型品种中前期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快,但后期干物质积累慢、叶面积下降快,表现出明显的早发早熟和干旱年份易早衰的特点;晚发型品种前期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慢,但后期增长快,表现出明显的晚发甚至贪青晚熟的特点。两个杂交棉品种表现出与早发型品种基本相同的生育规律,但中前期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品种。盛铃期以前,未见品种间功能叶光合速率的显著差异,但在干旱年份,早发型品种在始絮期功能叶的光合速率显著低于晚发型品种。早发型品种中后期的根冠比和功能叶含K量显著低于晚发型品种,而叶面积载荷量却显著高于晚发型品种。不同品种干物质产量和熟相的差异可能分别与叶面积系数大小和库源比例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盐渍和涝渍对棉苗生长和叶片某些生理性状的复合效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陆地棉鲁棉研17和鲁棉研28为材料,以无盐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了在盐渍、涝渍和盐涝复合胁迫14 d后棉苗干物质积累、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盐渍、涝渍和盐涝复合胁迫都显著影响两个品种的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盐渍对棉苗的影响程度小于涝渍,而涝渍又小于盐涝复合胁迫,盐涝双重胁迫对棉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抑制表现出累加效应。盐渍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是光合作用受抑制的重要原因,而涝渍和盐涝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叶绿体结构和PSⅡ稳定性的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33.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生育特点与种植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3类抗虫棉品种(系)生长发育和种植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6H1和H9513在生长发育上有明显的优势,常规抗虫棉美国33B表现苗弱、前期生长慢、后发性强的特点。两个抗虫杂交棉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中棉所9418,两个常规抗虫棉的产量比对照低5%~20%。抗虫棉品种(系)的总治虫用工可减少57%,其中减少防治棉铃虫用工70%;总治虫用药投入减少70%,其中防治棉铃虫用药投入减少90%。  相似文献   
34.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棉花栽培学》(第3版)2013年3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棉花科学领域、生产领域和产业界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值此出版发行之际,表示衷心祝贺! 我国有2000多年的植棉历史,是全球植棉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现已成为世界棉花生产大国、用棉大国和科技大国,为全球棉花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棉供给和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5.
NaCl胁迫对棉花叶片衰老特征的影响及其生理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片衰老快慢不同的两个棉花品系L21和L22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棉花叶片衰老的影响及其相应的生理学机制。温室内水培棉苗,待第5片真叶展开20 d后用含125 mmol·L-1 NaCl的营养液处理棉苗,以不含NaCl的营养液处理为对照。结果显示,NaCl胁迫下L21和L2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叶片和根中的Na+含量上升、K+含量降低;NaCl胁迫还增加了棉株体内脱落酸(ABA)含量、降低了玉米素核苷(ZR)含量。表明K+含量降低以及ABA含量升高、ZR含量下降是NaCl胁迫促进棉花叶片衰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37.
2,4—D,KT棉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8.
39.
山东棉区棉花低产原因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山东省棉花单产起伏变化。相关分析和专家评估表明,单产的起伏变化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但就近几年而言,除了自然灾害发生严重之外,棉田转移和投入不足引起棉田素质下降以及耕作制度改革也是重要的原因。品种素质虽不是造成单产下降的直接原因,却是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重要限制因素。综合分析指出,山东省已具备获得平均单产900kg·hm ̄(-2)的实力,通过提高单产发展棉花生产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0.
新疆棉花“矮、密、早”栽培历史、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棉区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于1994年前后形成基于合理密植、植株矮化、早发早熟的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该模式以促早发早熟为主攻目标,充分利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化学调控,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并与配套棉花品种结合,通过密植矮化促早管理,促进生长发育与光能利用同步,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用群体效应增源、扩库,提高有效光合面积和光合生产能力;克服了春季低温、秋季降温快等不利环境影响。“矮、密、早”栽培模式实现了棉花早发早熟、高产优质,使新疆皮棉产量由1981年的511.5 kg·hm-2提高到1994年的1 200.0 kg·hm-2,并于2019年达到1 966.5 kg·hm-2,年均增产7.2%以上,为中国和世界探寻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了典范。本文对“矮、密、早”栽培模式演进过程作了回顾,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内容和高产机理,并对该模式的发展作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棉花栽培模式的不断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