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探讨根尖光受体及生长素极性运输在水稻根负向光性中的作用,以超表达OsPIN1b转基因和野生型水稻(‘中花11’)种子根尖为材料,在根尖受单侧光照不同时间后,提取根尖RNA,反转录合成cDNA,通过半定量PCR检测3种光受体和OsPIN1基因家族4个基因表达差异,用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观察根尖融合表达蛋白OsPIN1b-GFP的定位,测量根负向光性弯曲程度。结果发现:用单侧光照射后,转基因与野生型水稻根尖光受体基因表达量均明显提高,OsPIN1基因家族4个基因表达量也得到提高,但转基因水稻的这几个基因的表达量较野生型高,在转基因水稻根尖发现细胞向光侧的OsPIN1b-GFP荧光强度明显弱于背光侧,水稻根负向光性角度也显著大于野生型。结果说明,水稻根尖受到单侧光照射后,提高了光受体和IAA极性输出载体基因的表达量,促进IAA极性运输,诱导根尖负向光性形成,由于转基因水稻的相关基因表达量高于野生型,所以根尖的负向光性弯曲角度明显大于野生型。  相似文献   
32.
以籼稻品种湘中籼2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1-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1-Naphthylphthalamic acid,NPA)和钙离子通道抑制剂(GdCl3)对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PA和GdCl3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的负向光性逐渐受到抑制,外施一定浓度的CaCl2可以部分恢复水稻种子根的负向光性;根尖的生长素含量与黑暗的相比没有差异,推测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的形成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而钙离子作为生长素下游的第二信使,可能参与调控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33.
本文基于桂林市桃的栽培历史、现状及产业面临的问题,从发展思路、目标及对策方面着手,探索桂林市桃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4.
番荔枝种子粗多糖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番荔枝种子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将晒干的种子经粉碎匀浆、乙醇回流、减压浓缩、氯仿萃取和甲醇石油醚抽提后得到粗提物,经干燥后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以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作对照,测定了番荔枝种子多糖还原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番荔枝种子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脂质过氧化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O·-2和·OH的能力,说明番荔枝种子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但其抗氧化能力弱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35.
水稻颖果充实与呼吸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粒重差异显著的2个籼稻品种和2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颖果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呼吸速率、脱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灌浆的关系。结果表明:1受精后的发育前期颖果含水量高,鲜、干重增加快,随着发育进程的增加和贮存物质的增多,含水量逐渐降低,鲜、干重的增加趋势逐渐减缓,日增重逐渐减少。2籼稻前期灌浆快于粳稻,停止灌浆的时间也早于粳稻;大粒灌浆速度始终快于小粒,停止灌浆的时间迟于小粒。3颖果含水量、呼吸速率随颖果发育进程的增加而下降,当含水量降低到200mg·g-1、呼吸速率降低到0.05μmol·(mg·h)-1(以单位时间单位鲜重所消耗的O2量计)左右,灌浆基本停止;呼吸速率与ATP含量呈正相关,且两者都与含水量呈正相关。4籽粒灌浆与颖果生理活性密切相关,颖果维持呼吸活性、脱氢酶活性、CAT和SOD活性的时间越长,籽粒接受灌浆物质的时间越长。5粳稻粒重与灌浆时间密切相关,粒重大的灌浆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讨烤烟幼苗不同器官清除活性氧能力大小,以3个烤烟品种的幼苗为材料,对叶片、茎尖和根尖的SOD,CAT,POD的活性大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SOD和CAT的活性都是叶片的最大,茎尖次之,根尖的最小。(2) POD的活性是根尖的最大,茎尖次之,叶片的最小。(3)可溶性糖的含量是茎尖最大,叶片次之,根尖的最小;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是叶片的最大,茎尖次之,根尖的最小。(4)不同的品种各器官之间的CAT,SOD,POD活性大小和Vc的含量以NC89最大,云烟85次之,K326最小。  相似文献   
37.
外源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在多菌灵500 mg/L+施保克 3 mL/L+ 柠檬酸15.0 mmol/L溶液中分别加入抗坏血酸50.0 mmol/L(AsA处理)和谷胱甘肽50.0 mmol/L(GSH处理)浸果5 min,以多菌灵500 mg/L+施保克3 mL/L+柠檬酸15.0 mmol/L浸果5 min为对照处理,分别置于常温和6℃低温贮藏、相对湿度为80%。结果表明:AsA和GSH处理均能降低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提高果肉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果肉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维持果肉中较高的维生素C和GSH含量。低温下,AsA和GSH处理均能提高荔枝保鲜效果,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但AsA处理的保鲜效果要优于GSH处理的效果,而常温下GSH处理并不能提高荔枝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8.
甘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甘蔗害虫防治的最佳效果,采用性诱剂、夜光灯诱杀、性诱剂诱杀和夜光灯相结合诱杀、施用呋喃丹等4种处理方法,对甘蔗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性诱剂结合频振式夜光灯对螟虫、天牛和金龟子等害虫防治效果最好,甘蔗蔗糖分和理论产量均为最佳,其次为夜光灯,然后是性诱剂诱杀处理,最差是施用呋喃丹的处理方式,但是只用性诱剂诱杀的处理受天牛及金龟子为害较为严重。在甘蔗害虫防治以性诱剂诱杀和夜光灯相结合诱杀最好。  相似文献   
39.
柱花草和苜蓿抗氧化系统及光合作用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热带和温带牧草对温度胁迫抗性差异的生理机制,本文比较研究了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片抗氧化系统、可溶性糖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柱花草在冬季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苜蓿MDA含量在夏季升高;柱花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越冬前和越夏前升高,苜蓿SOD活性在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柱花草和苜蓿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越冬前均升高,但柱花草春夏季维持稳定,苜蓿CAT活性夏季升高;柱花草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全年较稳定,苜蓿的APX活性在春夏季不断升高;柱花草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在越冬前、后均升高,而苜蓿只在越冬前升高,越冬后维持稳定水平;柱花草和苜蓿的可溶性糖含量在越冬前均积累,柱花草积累高峰出现得较晚,且在越冬后再次大量积累,苜蓿在越冬前就大量积累,更有利于提高抗寒性;柱花草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NPQ)在冬季有一定程度降低,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qp)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明显降低,苜蓿Fv/Fm、ФPSⅡqp等参数较稳定,但NPQ在春夏季不断降低。这说明,柱花草和苜蓿抗寒和抗热性的不同与其抗氧化系统、可溶性糖和PSⅡ季节性变化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0.
蓝群  金晨钟  莫亿伟 《北方园艺》2018,(10):144-149
以罗汉果块根为试材,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剂,对罗汉果块根总酚和总黄酮进行提取,采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阳离子(ABTS~(+·))和对Fe~(2+)诱发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及总还原能力的方法评价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其对6种试验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80%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79%和8.17%;提取物均具有较强抗氧化和清除多种自由基能力,且与浓度剂量有关,但抗氧化和总还原能力稍弱于抗坏血酸;对6种试验菌均具有一定抑菌作用。研究结果为罗汉果块根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