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19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滇重楼根茎有效成分与土壤钾状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主要分布区25个县(市)、75个采样点根茎的总皂甙、多糖含量与土壤全K和速效K含量的相关分析,探讨了土壤K素营养在滇重楼品质形成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土壤全K和速效K含量与根茎中总皂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茎中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茎总皂甙和多糖含量与根茎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丰富的土壤全K和速效K供应有利于滇重楼根茎总皂甙和多糖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22.
玉米辣椒混作条件下磷素养分吸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玉米和辣椒单、混作盆栽对比试验,测定土体土壤、根际土壤中的含磷量、植株含磷量、生物学产量,并对单、混作条件下玉米和辣椒磷素养分吸收利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作可以提高玉米磷素养分的吸收总量和生物学产量,而辣椒磷素养分的吸收总量和生物学产量混作低于单作。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轮作休耕模式对红壤坡耕地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休闲地、玉米单作、玉米-豌豆-玉米和玉米-苕子-玉米4个处理,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团聚体组成均以≥0.25 mm粒径占比最高,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在80.68%以上,水稳定性团聚体达到了77.05%以上,且≥0.25 mm团聚体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休闲地>玉米-豌豆-玉米>玉米-苕子-玉米>玉米单作。(2)根据不同团聚体稳定指数(MWD,GMD,R0.25和PAD)显示,休闲地的团聚体稳定性最好,与玉米单作之间差异显著,且休闲地和玉米轮作两种模式下团聚体稳定性均优于玉米单作。(3)玉米单作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低,玉米轮作和休闲地能显著提高有机碳含量,并且玉米-苕子-玉米轮作效果最优; ≥0.25 mm粒径范围的团聚体储存的有机碳含量最高。(4)通过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指数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不同团聚体稳定指数与有机碳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R0.25相关程度最高。研究结果可为试验区域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为比较单施尿素与尿素和缓释肥配施对云南坡耕地径流氮流失、土壤养分及青贮饲用玉米生长的影响作用。通过自然降雨下的径流槽试验,在等氮条件下按云南常规施肥量设置单施尿素(CK)、添加硝化抑制剂速溶诺泰克®21等氮替代40%的尿素+60%普通尿素(处理I)和聚谷氨酸增效3代等氮替代40%的尿素+60%普通尿素(处理Ⅱ)3个处理。结果表明:生育期内尿素配施缓释肥的处理I和处理Ⅱ与单施尿素CK处理相比,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流失浓度削减量最高分别为2.59,1.60,1.42 mg/L和1.61,1.38,1.25 mg/L;累计流失量与CK相比,处理I、处理Ⅱ的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累计流失量分别削减18.56%,16.19%,24.31%和10.75%,8.73%,17.08%。在青贮玉米生育期内,配施缓释肥处理土壤较CK处理铵态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3.94%~45.04%和9.63%~22.39%,硝态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70%~29.91%,8.61%~12.5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2.13%~31.76%,11.80%~22.81%。尿素配施缓释肥也可以显著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和植株氮吸收量,并通过显著提高植株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降低粗灰分和洗涤纤维含量来提高其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可知,径流氮流失与土壤氮含量、青贮玉米产量和植株吸氮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氮素与产量和植株氮吸收均呈正相关关系,产量与植株氮吸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缓释氮肥能够减缓土壤氮素的硝化过程,显著增强土壤的固氮能力,维持土壤高氮素水平,进而提高青贮饲用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红壤坡耕地青贮玉米种植的施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间作对玉米根系分泌物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种植玉米(玉米单作、玉米∥大豆、玉米∥马铃薯),测定3个生育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含量、总有机酸含量和土壤团聚体状况,分析间作对玉米根系分泌物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含量和总有机酸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增加,间作显著提高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含量和总有机酸含量,玉米∥马铃薯玉米∥大豆。在抽雄期,玉米∥大豆、玉米∥马铃薯相比玉米单作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_(0.25))分别显著提高6.19%,8.17%;平均质量直径(MWD)分别提高5.04%,10.08%;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提高6.12%,12.24%;分形维数(D)分别显著降低0.72%,1.09%;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别显著降低16.77%,26.08%。在根系分泌物最大的抽雄期,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含量、总有机酸含量与R_(0.25),GMD,D,PAD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因此,间作可通过增加玉米根系分泌总糖含量和总有机酸含量,进而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
氮钾营养与氮钾平衡对几种烤烟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是中国的主要烤烟生产区,目前由于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及施肥不合理等原因,烤烟病害比较严重,制约着烤烟的品质和经济收入。通过对云南中部地区烤烟中部叶片旺长中期(移栽后60~65d)氮、钾营养及氮、钾平衡研究及田间烤烟病害调查。结果表明;(1)烟叶氮含量普遍较高,而钾素偏低,导致氮/钾比偏高;(2)氮含量高时(N%>4%),钾素过高(K%>4%)和过低(K%<2%)都增加了烤烟对炭疽病和赤星病的感染率;(3)在氮素含量正常,钾素含量也正常时,氮/钾比协调,抗病能力最强;(4)烤烟烟叶氮/钾>2%,烤烟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下降,且随氮/钾比偏离最适水平,烤烟发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7.
农作物根系可以固结土壤,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测定农作物根系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可以从侧面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作用。本试验以玉米、马铃薯为试验作物,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农作物的根系特征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下5个处理(MP:玉米间作; PM:马铃薯间作; MM:玉米单作; PP:马铃薯单作; CK:裸地)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都以0. 5~0. 25 mm粒级为主, 0. 2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中MP处理含量最高; MP处理的团聚体破坏率最小,0~10 cm土层中,MP、PM处理较CK的团聚体破坏率减少35. 70%、25. 54%; 5个处理中,MP、PM处理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都大于其它3个处理,MP处理最大,CK最小; MP处理的分形维数最小,CK的分形维数最大。相同土层内,PM处理的玉米含根量、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根体积都高于MM处理; PM处理的马铃薯含根量、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根体积也都高于PP处理。MP、PM、PP、MM处理的根系特征与 0. 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之间都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之间都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农作物间作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土壤抗蚀性。  相似文献   
28.
农作物的根系对土壤的固持作用可以减少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本研究以云南主要农作物玉米为例,通过采用剪切箱和锚杆拉力计,在玉米的成熟期对单作和与大豆间作2 种种植方式下的玉米根系在10 cm 深度上的固土能力进行了原位测定。结果表明,当施加载荷为1.5 kN 时单作玉米根系位移为5.9 mm,与大豆间作下的玉米根系位移是3.15 mm,裸地的位移是7.26 mm。单作玉米根系滑动距离要明显高于间作玉米根系,说明间作种植模式下的玉米的固持土壤能力要强于单作玉米。  相似文献   
29.
以橡胶籽油枯、锯末为堆肥基本原料,设置橡胶籽油枯单独堆肥和橡胶籽油枯+锯末(35%橡胶籽油枯+65%锯末,重量比)2个堆肥处理,研究堆肥过程中温度、GI值、水分含量、pH值和水溶性总氮、水溶性有机氮、水溶性无机氮、水溶性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结果表明,橡胶籽油枯单独堆肥的腐熟进程缓慢,在本试验结束时没有达到堆肥腐熟;橡胶籽油枯堆肥过程中添加锯末能够促进橡胶籽油枯腐熟。橡胶籽油枯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总氮、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含量都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溶性有机氮的占水溶性总氮的比例减少,水溶性无机氮占水溶性总氮的比例增加,且堆肥腐熟后,水溶性无机氮以硝态氮为主。橡胶籽油枯单独堆肥处理的水溶性总氮、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含量分别为6 819.5、4 983.0 mg·kg-1和1 836.8 mg·kg-1,水溶性的无机氮和有机氮占水溶性总氮的29.9%和70.1%,水溶性NH+4-N含量为水溶性无机氮含量的87.1%,橡胶籽油枯+锯末堆肥水溶性总氮、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含量分别为3 136.0、1 863.4 mg·kg-1和1 272.7 mg·kg-1,水溶性的无机氮和有机氮占水溶性总氮的40.5%和59.5%,且水溶性NO-3-N含量为水溶性无机氮含量的81.1%。  相似文献   
30.
秸秆生物炭与猪粪配施对山原红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生物炭添加对山原红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山原红壤(CK)为对照,选用不同比例的秸秆生物炭(0、1%和1.5%),添加到施用相同量猪粪的山原红壤中,研究山原红壤团聚体结构的改变。【结果】与CK相比,随着生物炭量的增加,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SA0.25)和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MSA0.25)分别增加了26.15%、30.45%和31.48%,10.11%、10.32%和10.59%;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则分别降低20.41%、4.08%和3.06%,但炭粪处理的MWD值和CK差异不显著;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别显著降低了18.03%、22.57%和22.55%;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D)分别降低到2.70、2.69和2.68;通过分形维数和0.25 mm团聚体含量的回归分析以及土壤有机质和WSA0.25的相关分析,分形维数和土壤有机质用于表达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是合理的。【结论】生物炭和猪粪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