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3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林业   489篇
农学   431篇
基础科学   339篇
  331篇
综合类   2590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196篇
畜牧兽医   1312篇
园艺   410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棕色棉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天然彩色棉,相比普通白色棉,棕色棉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的缺点,是制约棕色棉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者已从纤维色素合成、遗传规律、生理代谢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揭示棕色棉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规律。为高产优质棕色棉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对棕色棉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梳理棕色棉产量低品质差的原因,并介绍棕色棉产量和品质改良方面取得的进展,展望棕色棉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2.
为云南保山烟区最佳播栽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播栽期对主栽品种云烟116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云烟116的株高、茎高、茎围、节距、叶片数、腰叶长和腰叶宽等农艺性状的变幅分别为100~114cm、90~104cm、8~11cm、4~5cm、17~19片、70~80cm和21~30cm;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的变幅分别为135.2~148.7kg/667m~2、3 520.61~4 117.50元/667m~2、26.04~27.69元/kg、50.12%~69.12%和31.20%~41.62%;随着播栽期的提前,团棵期、旺长期和第2次采烤后发生的气候性斑点病、黑胫病、花叶病、赤星病和野火病/角斑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随移栽期的提前,C3F、B2F和X2F烟叶的外观及感官评吸质量均呈上升趋势。1月31日播种及4月27日移栽云烟116的整体表现最优,在提升烟叶质量的同时,其产值下降不明显,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3.
甘薯抗病性评价是多因素的综合评价过程,是甘薯品种选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病虫害危害程度和品种选育所在地区的病虫害发病严重程度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将模糊综合评价法首次应用于甘薯品种选育中进行抗病性综合评价,得到12个甘薯品种抗病性的综合评价数值结果和优劣次序,洛薯11号的综合抗病性最好,济薯25、商Y10-1的综合抗病性好,烟薯09157、泰薯12、源薯1号、济农74的综合抗病性较好,冀982、皖苏58、徐薯33的综合抗病性一般,徐薯22、阜0932-2的综合抗病性差。该评价方法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为甘薯新品种的抗病性评价提供了一条具体而又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4.
为探讨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苗期根冠生物量分配的演变趋势,以历年来黄淮海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22个冬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的方法进行幼苗培养,分析小麦种子萌发后不同时间根、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种子萌发后第3天幼苗根数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第9天、第15天随着品种更替的进行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现代品种初生根数目显著低于早期品种。在第3天、第9天、第15天,小麦苗期幼苗生长随品种更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芽长显著下降,但根长无显著差异。可见,冬小麦苗期芽干质量在品种改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冬小麦苗期现代品种地上部分分配到更多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65.
家蚕可能通过取食漂移到桑叶上的玉米花粉从而受到转基因玉米中表达的Cry蛋白的影响。实验采用室内生物测试的方法评价了转cry1Abcry2Ab基因玉米GAB-3花粉对家蚕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用在饲料中掺入蛋白的方式检测了转基因玉米中广泛使用的6种Cry杀虫蛋白对家蚕的毒性。当桑叶上GAB-3花粉密度为50粒·cm-2时,对家蚕幼虫存活率无显著影响,达500粒·cm-2时,家蚕14 d存活率为0;以10粒·cm-2的GAB-3花粉饲喂家蚕幼虫7 d对其体重无显著不利影响,但延长饲喂时间或者当GAB-3花粉密度为50粒·cm-2时,家蚕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花粉处理14 d或更长时间的家蚕体重均低于无花粉处理组。与非转基因对照处理组相比,低于100粒·cm-2的转基因玉米GAB-3花粉处理组家蚕的化蛹率、茧重、茧壳重和蛹重无显著差异,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花粉处理均会延长家蚕幼虫的发育历期。GAB-3花粉对家蚕7 d的LC50为261.18粒·cm-2,随着处理时间延长,LC50下降。测试的6种Bt杀虫蛋白对家蚕的毒性依次为Cry1C>Cry1Fa>Cry1B>Cry2A>Cry1Ab>Cry1Ac。目前,在中国接近商业化的转基因玉米中多采用的Bt杀虫蛋白为Cry1Ab和Cry2A,二者对家蚕的毒性较低,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家蚕接触到的转基因玉米花粉密度较低,因此转Cry抗虫基因玉米对家蚕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66.
167.
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依赖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因而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条件、管理等方面构建优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受到2019年年中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并且部分地方政府并未重视疫情的影响,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致使我国生猪的产量严重受到影响,市场供不应求,导致猪肉价格快速上升,为了保障生猪的生产,稳定猪肉的供应,农业农村部颁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本文试图对此政策进行研读,旨在让更多企业理解政策,稳定发展生猪生产。  相似文献   
169.
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静态分析、趋势分析和同业比较三种方法。其中静态分析是三种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静态分析是指对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一定时期或时点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旨在为专业合作社的合伙人、政府、债权人等提供相应的数据,了解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0.
为探究一次性施加生物炭后对黑土区坡耕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效应,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设置CK(不施用生物炭)和BC(2016年施用75 t/hm~2生物炭,2017、2018年不再施用生物炭)两个处理,于2016—2018年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施入生物炭3年内,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第1年降低最明显,为3.87%,孔隙度和总有机碳、铵态N、有效P、速效K含量显著提高(P0.05),p H值则是施炭后前两年显著提高(P_(2016)=0.034、P_(2017)=0.038),分别提高了0.9、0.6,第3年与未施炭处理无显著差异(P_(2018)=0.067);施用生物炭显著提升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保水保土性能,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均显著提高(P0.05),最大增长率分别为5.58%、4.78%、7.29%,年径流深和土壤侵蚀量显著降低(P0.05),年径流深最大减少量为4.92 mm,土壤侵蚀量最大减小率为5.71%;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P0.05),最大增长率分别为29.01%、16.92%。但生物炭对土地生产力的持续效应逐年减弱,随着生物炭施用年限的延长,BC处理土壤容重线性递增,p H值和总有机碳含量呈幂函数递减,孔隙度和铵态N、有效P、速效K含量线性递减,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线性递减,年径流深和土壤侵蚀量线性递增,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呈幂函数递减和线性递减。采用改进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模型和GM(1,1)模型测算并预测土地生产力指数,结果显示,BC处理的土地生产力指数均高于CK处理,但其值逐年下降,预计到2021年与CK处理十分接近,表明一次性施用75 t/hm~2生物炭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可持续5~6年。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生物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