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 研究确定导致新疆地区2个规模化驴场出现流产的疑似病原沙门菌,并探究其致病能力和耐药性情况。[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对分离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分离菌的鞭毛基因FliC进行了PCR扩增及序列分析,通过致病性测定、荷菌量检测及病理组织学观察,鉴定和分析了分离菌的致病性,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确定分离到的2株细菌均为马流产沙门菌,分别命名为G1-1和XD1-2。对这2个分离株的鞭毛基因FliC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菌FliC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相似性为99.0%,2株分离菌FliC氨基酸序列与爱尔兰马源马流产沙门菌分离株Ireland-HE801373、Ireland-HE801378株相似性均最高,且均为99.3%;分离株G1-1与爱尔兰马源马流产沙门菌分离株Ireland-HE801373和Ireland-HE801378及国内马源马流产沙门菌分离株China-KJ486797.1和China-KJ486769.1亲缘关系较近,分离株XD1-2则与美国肠炎沙门菌分离株USA-EBQ1214032.1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分析与进化树结果一致。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2株分离菌对小鼠的毒性均较强且致病性存在差异,XD1-2对小鼠的致病性强于G1-1。分离菌G1-1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对11种抗菌药物敏感。分离菌XD1-2对11种抗菌药物耐药,对5种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本试验成功分离到2株驴源沙门菌,不同养殖场来源的驴源沙门菌的致病能力和耐药性有一定差异,对鞭毛基因FliC的进化分析也显示出差异,本研究结果为驴源沙门菌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位于粤北山区天井山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的受损杉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08年初冰雪灾害后1年内受损杉木的恢复和更新情况。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选取4种不同类型受损杉木的标准木(类型Ⅰ:断干高在原树高的1/3内;类型Ⅱ:断干高在原树高的1/3~2/3处;类型Ⅲ:断干高在原树高的2/3以上;类型Ⅳ:倒伏),监测其自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期间的萌条高和基径的月生长动态。结果表明:冰雪灾害后的一年内,受损杉木萌条高生长的旺盛期为5—9月份,而基径生长总体呈现初期生长增加明显,后期增速逐渐缓慢的特点。林分密度与受损杉木萌条的生长关系密切,需在灾后杉木人工林重建时给予重点关注。受损Ⅲ型和受损Ⅳ型杉木萌条生长较好,但综合考虑生长和成材效果,建议保留受损Ⅲ型,伐掉受损杉木Ⅰ型、Ⅱ型和Ⅳ型。  相似文献   
13.
开展不同林分保健功能的差异研究和综合评价,能为今后森林康养林的构建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2019年秋季(9-11月)森林康养旅游高峰期,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中毛竹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枫香林、杉木林和枫香杉木混交林5种林分,并设置无林地对照组,分析人体舒适度、空气富氧度、负离子保健浓度和植物精气4个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对不同林分的保健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种林分的人体舒适度均处于Ⅰ级非常舒适水平,其中杉木林最佳(2.70),无林地对照组处于Ⅱ级舒适水平。2)5种林分和无林地对照组的空气富氧度均处于Ⅱ级较高水平,其中枫香杉木混交林的O2浓度最高(21.17%),且5种林分的O2浓度均高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0.95%)。3)5种林分的负离子保健浓度均处于Ⅲ级较适宜水平以上,其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负离子浓度(7 234个·cm-3)约为其他林分的3~5倍,处于Ⅰ级很适宜水平,无林地对照组处于Ⅳ级不适宜水平。4)5种林分的植物精气相对含量均较低(<10%),其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精气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林分。5)根据隶属函数值大小,不同林分的综合保健功能强弱依次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0.75)>枫香杉木混交林(0.61)>杉木林(0.57)>枫香林(0.46)>毛竹林(0.44)>无林地对照组(0.00)。在秋季,5种不同林分的综合保健功能均优于无林地对照组,尤其是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非常适合游客进行森林康养游憩。  相似文献   
14.
在观赏植物的栽培和售后期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类病毒和病毒、植原体、细菌、卵菌及真菌均可危害观赏植物.与化学防治的短期效应相比,抗病育种是一种可持续的作物保护方法.挖掘和增强观赏植物抗病性可以减少对其他控制策略的需求.因此,提高抗病性通常是观赏植物育种者优先考虑的因素,选育观赏形状好且抗病的品种一直都是观赏植物育种者的目标.本文综述了在观赏植物抗病育种过程中危害观赏植物的病原物生活方式和宿主特异性、观赏植物的抗病机制、抗病性测定方法、抗病育种技术等,展望了观赏植物抗病育种的方向,以期为观赏园艺植物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 PCR 方法从马腺疫链球菌新疆分离株中扩增 FNE 基因片段,克隆至 pMD19-T 载体。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测序结果,将 FNE 截短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 pET-30a 中,转化到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 IPTG 诱导 FNE 重组蛋白的表达,用 SDS-PAGE 和 Western blot 法分析蛋白表达及其反应原性。序列分析显示,其与 GenBank 收录的马腺疫链球菌4047(登录号YP002747216)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采用 PCR 法扩增到675 bp 的 FNE 截短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蛋白,经 SDS-PAGE 分析在46 ku 处出现明显条带,Western blot 分析显示具有反应原性。成功克隆和表达了马腺疫链球菌的 FNE 截短基因,为重组 FNE 蛋白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分离株 ZX 表面蛋白的免疫原性,用化学法提取该菌的表面蛋白,用 SDSG PAGE检测提取的表面蛋白,并将提取的表面蛋白与该菌免疫实验兔后产生的抗体及康复马血清反应,利用 WestG ernGblotting和 ELISA试验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SDSGPAGE电泳可检测到分子量为45,34,33,30,27,20,16 kDa 7条主蛋白带.提取的7条蛋白带多数可与全菌免疫兔的抗体及康复马体内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用提取蛋白和全菌包被 ELISA对马血清的检测表明,二者的阳性吻合率在86.0%.表明提取的表面蛋白具有理想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对华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本科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从提高实习课时比重、完善实习基地和实习条件建设、丰富实习内容和创新实习形式等方面入手,对现有的森林培育学实习模式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实验室+实习基地+野外林地”的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香石竹多倍体的诱导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无菌茎段浸泡法的效果最好,培养基内加秋水仙碱法次之,注射法和涂抹法无效.加倍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的高度和茎节变矮,叶片缩短并加宽,叶色变深,叶片的气孔增大.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体细胞染色体数2 n=4 x=60,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19.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inn),又名为康乃馨,为石竹科石竹属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世界重要切花种类之一,也是中国、云南省最重要的出口花卉之一。但是,迄今为止,中国的香石竹生产仍然依赖国外品种。为了选育出适应中国、云南省气候特点的新品种,选育品种还需从种间杂交做起,为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本试验针对几个亲和性较难的香石竹杂交组合进行了幼胚培养,了解通过胚挽救能否解决香石竹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材料由省农科院花卉所香石竹大花育种课题提供的杂交组合:香石竹×中国石竹、中国×香石竹、…  相似文献   
20.
猪喘气病,国外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自1965年确定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后又称为“猪支原体性肺炎。”它是猪的一种呼吸道飞沫性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和气喘,病情加剧时呼吸喘促,肷肋煽动,张嘴呼吸。病变特点为融和性支气管肺炎,在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外缘呈“肉样”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