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主要啮齿类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儿种主要啮齿动物的种群生态位研究表明,子午沙鼠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为0.786.该种对7种资源等级的利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7种生境中均有分布,且以人工草地和农田生境的数量最高,天然草地的数量最低;五趾跳鼠和三趾跳鼠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次之,分别为0.649和0.610。长尾仓鼠和黑线仓鼠以及五趾跳鼠和巨泡五趾跳鼠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分别为0.857和0.828。说明前两种鼠和后两种鼠对其所栖息的环境中的资源利用方式趋于一致,并存在一定的竞争。短尾仓鼠和长尾仓鼠,短尾仓鼠和黑线仓鼠,三趾跳鼠和三趾心颅跳鼠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次之,分别为0.700,0.700和0.706。  相似文献   
12.
概括阐述了历史上与当前吉林省发展大豆生产的重要意义,指出大豆生产在市场价格、补贴、土壤、气候、科研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生态安全是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鉴于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各项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借助经典 EES-PSR模型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优势,采用物元模型分析方法,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物元模型。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为例,利用物元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实现了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评价结果的可视化表达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5年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从“不安全”向“安全”水平不断转化,2013年后变化最为突出。造林面积、第一产业占GDP比例、万元GDP能耗标准煤、工业废水处理率、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连续多年处于“不安全”水平,是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制约因素。2015年哈尔滨市中部、西南部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较差,北部、东南部地区水平较高。研究表明物元模型分析对于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养殖业氨排放清单模型进展及鸡的排放因子本地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畜禽养殖业的氨排放是农业氨排放,也是人为氨排放的最主要来源。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国家在养殖业氨排放清单领域做了大量研究。从通用模型、物质流模型两方面归纳总结了各种模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用RAINS模型对中国畜禽(主要是鸡)氨排放因子进行了修正,为以后我国养殖业氨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位势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该文引入经济地理学的区位势理论,从区位角度对农村居民点开展定量研究,提出农村居民点区位势的概念,分析影响区位势的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区位势模型,计算农村居民点的区位势和区位势能.以居民点区位势和区位势能为表征量,采用 GIS技术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分区,并对居民点采用不同整治模式.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运用该技术方法对居民点用地进行整治,研究结果体现了影响农居点用地发展的各项因素和现势性,符合当地实际,在土地整治规划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验证了理论的可行和实用.该研究为实现农村居民点多元化和因地制宜的整治和发展模式,为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时较多关注基本农田自身的功能质量,而忽略基本农田与配套基础设施、生态用地之间的关系,缺乏"共治共建、同管同护"的意识,为实现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效率最大化,该文将基本农田保护区看作一个生命共同体,从概念内涵、理论框架、生命活力评价、生命体征识别和措施建议等方面开展研究,并以河北省曲周县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当前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共同体的内涵界定为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主体,对基本农田、基础配套设施以及小块生态用地进行共同保护的生命共同体;2)通过构建共同体活力评价体系,从生存力、发展力、稳定力和环境压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得出2009—2017年曲周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共同体活力状态较为稳定,在Ⅱ级与Ⅲ级状态之间波动;3)从乡镇的空间分布来看,年际间呈现出活力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3年活力评价水平处于Ⅱ级状态的乡镇最多,并呈现活力水平较高的乡镇沿路网分布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命共同体建设,保持基本农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刘俊  张荣群  艾东 《农业工程》2014,4(1):87-93
洪水灾害不仅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影响着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安全,对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极具破坏性。耕地一旦遭到破坏,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恢复其生产力。该文在分析水毁耕地致灾因子的基础上,选取了降水、地形起伏度、洪灾发生频度和水系(包括河流及湖泊)缓冲区等限制性因子,综合因子隶属度叠加的评价方法,对中国水毁耕地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将中国水毁耕地分为重度危险、中度危险和轻度危险3级和9个亚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重度危险级主要分布在中国7大江河流域沿岸和云贵高原,面积19.44万km2;中度危险级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丘陵区和黄土高原,面积40.74万km2;轻度危险级分布于华北平原、三江平原和西北内陆地区,面积68.29万km2。对全国水毁耕地危险度进行分级评价,以此进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可为防灾、赈灾和土地整理规划编制、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位和"反规划"思想的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深入了解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情况并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根据城市土地现实生态位与最适宜生态位的贴近程度,构建出城市土地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借鉴反规划思想构建出该模型的评价因子体系。以北京市房山区为研究区,根据城市土地生态适宜度对房山区土地综合开发适宜性进行分区,从平原区、浅山区和深山区3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度整体呈阶梯状,土地开发适宜性由西到东逐渐升高;平原区城市土地开发最适区最多,深山区和浅山区多为不适宜区和特别不适宜区;深山区和浅山区受生态管控、采空塌陷等限制因素影响较大。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和反规划思想进行城市土地综合开发适宜性评价,丰富了反规划和生态位理论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平原粮食均衡增产潜力及空间分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当前区域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双向压力下,为了了解粮食主产区增产潜力、区域内部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该文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通过空间均衡增产途径分析,初步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均衡增产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增产潜力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粮食增产潜力达到3 304.57万t,空间上表现为南部平原区高于西北部平原区;黄淮海平原粮食增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类型主要为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在增产潜力及增产潜力空间分布模式引导下,黄淮海平原土地整治类型区划可分为中低产田改造区,包含258个区县;农用地整理区包含24个区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区,包含20个区县;土地开发区,包含7个区县。通过均衡的思想,对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的产量,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均衡增产方向和途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体制下树立耕地"资源-资产-资本"属性观并开展耕地"三资"管理实践是实现耕地高效利用和配置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按照属性分析-质量评价-分区管理的基本思路,归纳总结了耕地"三资"属性内涵,并以此为依据运用多源数据构建了云南山区典型农业县寻甸县的耕地"三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空间集聚特征,划定寻甸县耕地"三资"管理分区,提出了针对性管理措施。结果表明:1)耕地资源属性指耕地在一定的光温水土气热自然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获取农产品的属性;资产属性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耕地资源,通过法律制度确定权属,可以为产权主体带来收益的属性;资本属性指耕地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和流通以获得高额利润的属性。耕地的"三资"属性相互影响,逐渐递进,是耕地资源价值化的必经之路。2)寻甸县耕地"三资"质量分布和空间格局存在差异。耕地资源质量较资产、资本质量变异特征较小,分布稳定。而在空间格局上资源质量呈现出"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而资产和资本质量分别呈现出"向城镇中心梯度递减"和"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3)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寻甸县划分为市场化建设先行区、市场化发展培育区、高效利用提升区和整治修复集中区4个耕地管理分区,并提出差异化的分区管理措施。该研究成果可对寻甸县耕地保护和发展建设提供指导,并对云南山区耕地管理实践工作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