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5种酚酸物质对滁菊扦插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滁菊扦插幼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研究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阿魏酸、香草醛和水杨酸5种酚酸物质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酚酸物质在100μmol·L-1的高浓度处理中对滁菊幼苗的根长度、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10和50μmol·L-1浓度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受到抑制,且增加了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在100μmol·L-1处理浓度时,3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随着酚酸物质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在根系中含量逐渐增加。在10和50μmol·L-1处理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高于对照,而在100μmol·L-1处理条件下,5种酚酸物质对PAL均呈现抑制作用,其酶活性均低于对照。5种酚酸物质浓度在100μmol·L-1时可以抑制根长度,减少滁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滁菊植株体内POD、CAT、SOD、PAL活性,增加MDA含量,从而对滁菊生长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节水灌溉对水稻抗逆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防雨篷池栽试验,以土水势为灌水下限控制指标,重点研究了不同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结实期时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形状指标相对值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土壤水分胁迫下,即土水势高于-30kPa,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值有所升高,当土壤水分低于灌溉下限复水至土壤饱和时,有所恢复,随着生育时期延长,变化趋势平稳,这说明叶片本身存在一定对干旱胁迫适应与调节能力。当水势低于-30kPa时,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值显著升高,抗旱性强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增加或升高幅度小,抗旱性强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幅度大。花后16天,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值降低。  相似文献   
13.
尿素施用量对道地药材滁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尿素施用量对道地药材滁菊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尿素施用量的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土壤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N1(225kg N/hm2)或N2(450kg N/hm2)处理的酶活性较高,N3(675kg N/hm2)处理的酶活性略有降低;磷酸酶活性则呈上升趋势,以N3(675kg N/hm2)处理的脲酶活性最大。就土壤微生物量而言,土壤微生物C和土壤微生物N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尤其以土壤微生物N变化较为明显。表明适宜尿素施用量有益于滁菊根际微生物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的提高,施用量过高则微生物量和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4.
用裁截的E2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建立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 ( CSF)是猪的一种传染性致死性疫病 ,该病在家猪群和野猪群中流行传播 ,造成地方流行性感染。猪瘟病毒 ( CSFV)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之一 ,本属中还有另 2种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病毒 :边界病病毒 ( BD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瘟病毒属成员在结构上和抗原性上密切相关。 CSFV的基因组为长约 1 2 .3kb的正极性RNA,其编码为单一多蛋白 ,形成成熟的病毒蛋白。CSFV感染后 ,在猪体内产生抗结构蛋白 E2 、Erns及非结构蛋白 NS3抗体。囊膜糖蛋白 E2 是CSFV最具免疫原性的蛋白。为在无疫区进行CSF监测 ,或开展 CSF扑灭计划…  相似文献   
15.
肖晴  杨超  肖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66-12367,12370
从苏北新农村村落社会结构着手,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闸口村为例,探讨了新农村村落结构的基本构成和特点,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问题,总结出在进行新农村公共空间的建设之前,必须充分了解村落社会结构,并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6.
4个苏丹草品种和6个高粱品种在营养生长阶段的生物学性状差异性分析表明:27个数量性状除性状3、9、13、15、19、27在两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21个性状在高粱和苏丹草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粱和苏丹草两两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苏丹草类内品种1与2、10的F测验不显著;高粱品种5、6、9三者间F测验不显著。逐步判别分析剔除14个性状后,筛选出最主要的16个性状指标,全部观察个体基本散布成两大类但有交叉。聚类分析表明,参试的l0个品种被分成两大类,即苏丹草1、2、3、10为1类,高粱5、6、7、8、9为1类。  相似文献   
17.
水氮耦合对水稻田间氨挥发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防雨棚池栽试验中应用通气法研究了水氮耦合对稻田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动态变化及损失量.结果表明,稻田施用氮肥后有明显NH3挥发损失,整个生育期累计氨挥发量为31.67~69.70 kg· hm-2,占施氮量的17.95%~28.64%;不同生育时期氨挥发量的大小依次为返青期>拔节孕穗期>分蘖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挥发高峰出现在施氮肥后的1~3 d内;随着施氮水平增加,田间氨挥发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稻田水分状况对NH3挥发损失具有重要影响,与常规灌溉模式相比,控制灌溉条件下氨挥发总量和氨挥发损失率均较小,且不同施氮水平间差异显著.就氨挥发损失率而言,在试验条件下水氮耦合效应显著,以控制灌溉模式下施氮量为180kg·hm-2时的氨挥发损失率最低,为17.59%.  相似文献   
18.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动式教学模式正在被广泛采用,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综合分析互动式教学和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各自特点的基础上,从互动理念、互动条件、互动内容和互动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互动教学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硫元素对蔬菜地土壤NO3-淋溶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温室盆栽淋洗试验,研究了硫元素对蔬菜地土壤NO-3淋溶损失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周试验期间,与对照相比,在种葱和不种葱条件下,硫元素处理土壤NO-3-N累积淋失量均降低83%左右,NH+4-N累积淋失量分别增加20.3和24.9 mgpot-1,无机氮(NH+4-N+NO-3-N)淋失量则均降低60%左右;试验结束后,其土壤无机氮浓度分别增高82.7%和74.8%,且主要为NH+4-N.类似结果也在S2O2-3处理中发现,但SO2-4处理则无此现象.可见硫元素施入土壤后可抑制土壤氮的淋失,其作用机制是由硫元素氧化产生的S2O2-3作用所致.鉴于S2O2-3使用量是硫元素的1.4倍,而后者效果仍然比前者好,因此认为硫元素是适用于蔬菜土壤的硝化抑制剂之一,特别是有效硫较低的土壤.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小麦氮素精准、高效的管理能力,实现实时、便捷、精准的变量施肥.本文在无人机遥感进行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的基础上,依据光谱诊断施肥模型,建立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等关键生育期追肥推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影像获得的DVI与冬小麦关键生育时期氮素参数植株氮浓度相关性最好(R2=0.8698);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氮素诊断临界DVI值分别为0.594、0.784和0.807;冬小麦最高产量为11364.3 kg/hm2,最佳产量为11230.9 kg/hm2,总施氮量为272.9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264.1 kg/hm2,基于光谱诊断的追肥推荐模型分别为返青期y=-39.69x+23.58、拔节期y=-129.97x+101.95、抽穗期y=-159.79x+128.93.诊断指标的建立为冬小麦基于光谱诊断的追肥模型奠定了基础,临界DVI值的确定为诊断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是否补充氮肥提供依据,氮肥效应曲线建立和光谱诊断施肥模型选择实现了定量化的追肥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