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探讨水果黄瓜幼苗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揭示水果黄瓜抗铅性提供理论依据。在200 mg/L硝酸铅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0,100,300,500μmol/L)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水果黄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硝酸铅对水果黄瓜种子的萌发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使可溶性蛋白与丙二醛的含量升高,POD、CAT活性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加入硝普钠(SNP,NO供体)对水果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增加POD、CAT、SOD活性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外源NO能显著促进Pb2+胁迫下水果黄瓜种子萌发,增强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提高保护酶活性,明显缓解幼苗叶片受到的氧化损伤,其中以100μmol/L SNP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Pb胁迫对水果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果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验材料,研究6个不同浓度(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500 mg/L)的硝酸铅溶液对水果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的提高,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根长、茎长和鲜重都呈下降趋势,且都小于对照组(ck);水果黄瓜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都高于对照组;黄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都在Pb2+浓度为100mg/L时活性最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铅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存在胁迫作用,且铅浓度越大胁迫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显微注射法,分别将人生长激素(hGH)基因和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KLK1)直接注射到孵化24h的鸡胚中,继续孵化。在注射的320枚鸡胚中,孵化前7d死亡194枚,8~18d死亡108枚,孵出雏鸡18只,孵出率为5.6%(18/320)。8只雏鸡分别于出壳后的第1、2、3、5天死亡。7只于3月龄死亡。3只鸡(1公2母)存活至今,并开始产蛋。死亡雏鸡具有脚瘫、体弱、斜颈、站立不稳等异常表现,存活鸡无外观异常,但有产蛋紊乱现象。从孵化4d后死亡的150放鸡胚和18只出壳雏鸡的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并用DNA杂交试验进行基因整合检测,结果发现其中的3枚鸡胚和3只雏鸡为人生长激素基因整合阳性,基因整合率为12.5%(6/48);18枚鸡胚和6枚雏鸡为KLK1整合阳性,整合率为22.2%(24/108)。结果表明:鸡胚盘内细胞通过显微注射法可以转染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14.
模拟酸雨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齐泽民  肖小君  黄作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22-13424
[目的]衡量黄瓜对酸雨的耐受能力,同时也为正确评估酸雨给黄瓜规模化生产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方法]以津优1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6个不同pH(6.5、5.04、.03、.5、3.02、.5)的模拟酸雨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pH≤3.5的酸雨胁迫对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表现明显抑制作用,pH 2.5时,种子不萌芽;根(茎)抑制指数随pH降低而升高,同一pH下对主根的抑制强于茎,pH 5.0的弱酸对侧根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随着pH逐渐下降,根系活力和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一直上升。[结论]酸雨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活动影响的阈值大致在pH 3.5。  相似文献   
15.
非洲菊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洲菊幼嫩花托为外植体,比较研究了外源激素6-BA+ IAA、KT+IAA对不定芽诱导、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0 mg/L KT+0.3 mg/L IAA为诱导激素时,外植体的褐变数较少,不定芽的诱导率较高;以3.0 mg/L 6-BA+0.1 mg/L IAA为增殖激素时,丛生芽的增殖率较高,而以3.0 mg/L KT+0.1 mg/L IAA为增殖激素时,丛生芽的健壮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个高山坡面上,沿着海拔设置高、中、低3个海拔部位,并在高、低海拔之间进行暗紫贝母植株的对换移植实验,然后测定各部位的生态因子、暗紫贝母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结果表明,1)生态因子中积雪融化时间、气温及土壤含水量在各海拔之间有明显的差异;2)花部特征中花被片的长度和宽度,雄蕊花药和花丝的长度,花柱和柱头裂片的长度都是高海拔部位最长,低海拔部位最短;3)对花生物量来说,高海拔部位比低海拔部位大39.4%;从花与地上部分二者生物量的比率来看,高海拔部位比低海拔部位大12.3%,两个指标都是高海拔部位排名第一;4)单粒果实重以低海拔部位最重,达到1282 mg,比高海拔部位大48.3%;5)单粒果实种子数以高海拔部位最少,比低海拔部位少了38.1%;6)高海拔部位的种子百粒重达到142.3 mg,而低海拔部位种子百粒重只有94.6 mg。移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的测定结果,这说明暗紫贝母繁殖器官确实要受海拔的影响,而且主要跟海拔梯度上的融雪时间、气温(尤其是零下低温)、紫外线强度、访花昆虫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1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浓度(0、0.001、0.01、0.05、0.1、1.0和2.0mmol·L~(-1))的水杨酸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PEG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POD、CAT和SOD活性降低。适宜浓度水杨酸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MDA含量降低,POD、CAT和SOD活性增强,其中以浓度为0.01~0.05mmol·L~(-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卡其01’水果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苗龄、不同激素浓度对其子叶节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4d苗龄的子叶节不定芽再生频率达100%,随苗龄增加,再生率显著下降,8d的外植体生长势弱,不利不定芽的分化;最佳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分别为6-BA0.2 mg/L+IAA0.05 mg/L,6-BA 0.1mg/L+IAA 0.02 mg/L;1/2MS+IBA 0.1 mg/L对‘卡其01’的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83%0,40~50 d即可得到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9.
鸡精原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孵化18~20d的鸡胚睾丸,分离精原干细胞(SSCs),培养传代3次后,用特异性化学物质定向诱导分化,以研究鸡培养传代后SSCs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①用特异的化学物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钠、维生素C诱导鸡S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用Von Kossa's法、改良的钙钴法及免疫组化法进行成骨细胞鉴定;②用维甲酸(RA)、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诱导S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甲苯胺蓝特异染色和组织化学鉴定。③用地塞米松、胰岛素、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诱导S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特异性的油红O染色和脂肪细胞标志基因PPAR7检测。结果显示,SSCs被诱导15~21d后分化为成骨细胞,诱导形成率为80%;Von Kossa's染色细胞间布满黑色颗粒,具有矿化基质沉积;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胞浆呈深棕色或深黑色,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呈阳性。SSCs被诱导3~7d后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为85%。SSCs被诱导7~21d后,分化成脂肪细胞,分化率为85%。诱导的脂肪细胞经特异性的油红O染色为阳性,并高表达脂肪细胞标志基因PPARγ。结论: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SSCs可被定向诱导分化为3种成体细胞,证明其培养传代后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珙桐芽体为试材,采用WPM、1/2 MS、B5三种基本培养基,附加6-BA、NAA、GA3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同时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剥离方式、芽体长度对珙桐初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5%酒精30 s+0.1%HgCl220 min消毒效果较好,外植体长度大于0.5 cm,剥离芽体至剩余鳞片叶1~2个的处理方式有利于降低污染率,最佳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WPM+6-BA 1.0 mg/L+NAA 0.05 mg/L+AC 0.5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