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63篇
综合类   305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循环经济兴起与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关系,阐述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双赢互动性。并对如何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现代农业,推动循环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92.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500头猪群管理的研究.以猪日龄为核心,观察体重范围、平均体重、日增重、饲喂天数、日采食量范围、日均采食量、阶段采食量、累计采食量、料重比、累计料重比等,建立了一套猪群生长状况动态模型,包括:(1)建立了猪体重(y)与日龄(X)模型为y= 0.7589x-19.883(P^2= 0.9937),(2)建立了猪增重(y)与日龄(x)幂指数关系模型为y= 1.0395x^0.5051(P^2= 0.8854),(3)建立了日均采食量(y)与日龄(x)模型为y= 0.0235x-0.3343(P^2= 0.9917),(4)建立了猪料重比(y)与日龄(x)线性关系模型为y= 0.022x + 0.4278(P^2= 0.9885)等,作为理论值,判别特定日龄下猪生长状况.当猪体重、猪增重、日均采食量、猪料重比实际值低于理论值时,必须寻找原因,加强猪的管理.对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500头猪群,60~77日龄生长阶段的日均采食量观察,可以看出在60~6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低于理论值,表明发酵床养殖初期,猪还有个适应过程,到了70~7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高于理论值,表明猪已适应发酵床养殖,特别在75 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提高21%,表明发酵床养猪更加有利于猪的生长.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的主要病害有:皮炎(痘状斑疹)、拉稀(消化道疾病)、咳嗽(呼吸道疾病)、僵猪(营养不良)、眼病(眼结膜炎)、外伤(拐脚),未发现烈性传染病.从发酵床养猪发生的病害看,整体发病情况比较低,各种病害的发病率不超过10%,治疗的难度也不大,只要加强垫料管理,注意喂食,保障水质干净,许多的病害可以自愈.  相似文献   
493.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其不仅关系食物安全供应,而且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土壤肥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其有效的培育涉及多学科与多专业,需要系统创新与联合攻关,如今人们对土壤肥力的认识已经从农业生产向环境安全、资源利用、生态健康及全球变化等方向转变与提升。本文从土肥长期定位研究、土壤肥力培育技术、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阐述内在关系及其特点,同时分析了现代土壤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与发展趋势,并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94.
福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省面临资源不足等制约农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存在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自然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与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农业的特点,从产业结构、价格财税、宣传教育、生态文化、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95.
针对福建省红壤区域的特点,从国内外引进了128份豆科、禾本科牧草品种(品系)种质材料进行多年的适应性栽培,并从中筛选出圆叶决明、平托花生、南非马唐、鸡脚草、小黑麦等一批可供生产应用的品种(品系)。试验结果表明,在山地果园中合理套种圆叶决明、平托花生等牧草,不仅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其发生径流次数减少11.4%,径流量则降低98.7%),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小生态环境,有利于果树生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96.
干旱胁迫对多年生落花生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程度的土壤干旱胁迫对多年生落花生(Arachis duranensis krapov.& W.C.Greg)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多年生落花生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逐渐下降,根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丙二醛(MDA)、质膜透性(R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胁迫下,多年生落花生各参数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性,其中茎叶干物质积累量与O2^-,MDA,RPP;RPP与O2^-;POD与O2^-;POD与SOD均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a〈0.01)。  相似文献   
497.
几个决明属牧草在亚热带丘陵红壤的个体与群体生长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引进的40个决明属牧草品系中选出代表性品系观测其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决明品种均表现为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种子成熟度低,营养含量差异较小。个体与群体生长研究结果表明,ATF2228品系为匍匐型、早熟品种,生物量低;ATF2217和ATF2219为直立型、中早熟品种,种子产量高、生物量大、再生能力较差,适于1年1次刈割利用;CPI92985的品种特性与CPI34721相类似,都是半匍匐型、中早熟品种,但CPI92985的生物量、种子产量、茎叶营养含量及刈割后再生能力好于CPI34721;CPI86134和CPI86172为半匍匐型、迟熟品种,冠高和生物量均大于CPI92985和CPI34721。另外,施肥可以显著提高CPI86134的生物产量和刈后再生能力,达到1年3~4次刈割利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98.
为探讨青贮方式、混合比例及添加剂对花生秸秆和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设计花生秸秆和甜玉米秸秆10∶0、7∶3、5∶5和3∶7等4种混合比例青贮,采用花生秸秆表面分离的乳酸菌和3%蔗糖混合作为添加剂,调制裹包青贮,以3∶7混合比例的地上式窖贮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0、7∶3和5∶5混合比例经添加剂处理后,乳酸含量显著(P0.05)升高,pH值、丁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显著(P0.05)降低;添加剂处理后,10∶0混合比例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提高,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5∶5混合比例的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无添加剂处理时青贮料采用3∶7混合比例发酵品质较好,有添加剂处理时10∶0比例发酵品质较好;裹包青贮方式较优于窖贮。  相似文献   
499.
镉对姬松茸农艺性状及矿物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镉对姬松茸子实体农艺性状、显微结构及部分矿物质元素吸收的影响,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镉进行出菇试验,研究了姬松茸子实体农艺性状、显微结构及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镉浓度的增加,柄量、柄直径、盖重、盖直径、朵重等农艺性状先增加后减小;子实体孢子和囊状体大小也是先增加后减小;子实体中锌含量逐渐降低,铜和铁的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但是含量均高于对照,钙、镁的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低浓度镉(2.5 mg·kg~(-1))促进农艺性状,而高浓度镉(2.5 mg·kg~(-1))抑制农艺性状,镉通过影响农艺性状影响产量;低浓度镉(2 mg·kg~(-1))能促进子实体孢子和囊状体的生长,而高浓度镉(2 mg·kg~(-1))对孢子和囊状体有毒害作用;镉对锌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能促进铜和铁的吸收,低浓度镉抑制钙、镁的吸收,而高浓度镉促进钙、镁的吸收。  相似文献   
500.
黄东风  翁伯琦  熊德中  罗涛  应朝阳 《草业学报》2008,17(1):8-14,F000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红壤中硼元素胁迫(缺乏或过量)对圆叶决明植株硼含量、生物产量、植株叶片的形态结构和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硼肥处理相比,施用不同浓度的硼肥(1,3,5和7 mg B/kg土)均能明显提高圆叶决明植株硼含量和植株干重,增幅分别为87.33%~549.33%和48.6%~86.2%,其中以3 mg B/kg土处理的植株干物质重最高,为2.57 g/株,增加率为86.2%;当施用5 mg B/kg土时,圆叶决明植株的硼含量为79.981 mg/kg,并开始出现硼中毒症状,7 mg B/kg土处理的圆叶决明硼中毒症状更为明显;圆叶决明硼胁迫(缺乏或过量)时叶肉细胞叶绿体数量减少,叶绿体与细胞壁的结合松散,基质片层的重叠较少,柱状基粒的数量很少或没有;硼缺乏胁迫时,对叶绿体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破坏叶绿体双层膜结构和基粒片层的垛叠,以及促进脂质片层的溶解;而硼过量胁迫时,对叶绿体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破坏基粒和促进脂质片层的溶解,而对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的影响不明显。最后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山地红壤区圆叶决明施用硼肥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的硼肥(1.5,3.0,4.5 kg B/hm2)处理均能增加圆叶决明植株的硼含量和生物产量,增幅分别为13.0%~32.4%和7.2%~3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