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不同矮化中间砧对苹果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2种矮化中间砧盆栽嫁接苹果苗的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研究,揭示苹果中间砧对嫁接植株光合机理的影响。【方法】以八棱海棠为基砧,M9和M26为矮化中间砧,2年生"长富2号"为嫁接材料,设八棱海棠同龄砧嫁接"长富2号"为对照,分析M9和M26矮化中间砧对嫁接苗比叶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日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其日变化的影响。【结果】M9和M26矮化中间砧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嫁接苗,而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较低。M9和M26矮化中间砧嫁接苗的Fm、Fv/Fm和Fv/Fo显著低于对照嫁接苗,但qN、ETR、NPQ却高于对照嫁接苗。经过中午的强光和高温后,M9和M26矮化中间砧嫁接苗的Fo显著下降,NPQ和ETR明显升高,而对照嫁接苗的Fo显著上升,NPQ和ETR升高不明显,Fo的升高表明对照嫁接苗的PSⅡ反应中心由于强光破坏而明显失活。【结论】矮化中间砧影响下的苹果苗防御强光破坏的机制与对照嫁接苗不同,矮化苗的光能调节能力更强,其因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而早产。  相似文献   
82.
对1朵花冠为乳白色的中国南瓜花经保存及遗传分析表明,白花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可将其作为1个标志性状,应用于南瓜品种或自交系的保纯及F1的制种上在初花期就可淘汰自然杂交植株,进而简化制种程序,提高种子纯度,降低制种成本。该性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多效唑在杂交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在幼苗三叶期施用多效唑200mg/kg可显著提高油菜幼苗素质;在初花期施用1次和在三叶期、初花期各施用多效唑1次对油菜有明显的抗倒防病增产效应,其中以200mg/kg处理效果最佳;在三叶期、初花期各施用多效唑1次优于仅初花期施用1次的效果,但彼此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4.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在14~18℃,年降雨量1 100~1 400mm,土壤pH值5~7,生态环境十分适应葡萄生长。发展无公害葡萄栽培是该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也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葡  相似文献   
85.
D优多系1号、中优177等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水稻引种试验在全区11个试点采用在同一块田,同期播种、同期移栽,同一肥水管理的条件下进行,从产量上看:引进的6个品种皆比对照Ⅱ优838增产。增产次序依次为D优多系1号、中优177、川香优2号、冈优177、宜香527、T优618;从抗性上看:后期抗寒性都较强,高抗倒伏。但各个品种都有轻度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的发生,个别试点螟虫危害较重。试验品种均适宜于我区生态条件推广种植,稻瘟病重发区和常发区慎用。  相似文献   
86.
以籼米、糯米、野生蒿菜、野葱、腊肉等为原料制作社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社饭加工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社饭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大米浸泡时间30 min,蒸煮时间30 min,食盐质量分数0.7%,菜籽油质量分数7%,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制作的社饭颗粒饱满完整,野蒿菜和野葱分布较为均匀,整体淡绿色,有诱人光泽,清香,软糯适中。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炭角菌科药食真菌纵条纹炭角菌(Xylaria striata Pat.1887)子实体石油醚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纵条纹炭角菌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物进行测定,使用NIST谱图库自动检索结合人工比对确定其化学成分,并利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37个色谱峰,经文献与标准图谱对照分析,鉴定出30个化合物,鉴定成分占流出峰总面积的98.43%。纵条纹炭角菌石油醚萃取物主要包括脂肪酸及其酯类(77.58%),以及甾体类化合物(19.44%)。含量最高的是反式-亚油酸甲酯(38.23%),其次为棕榈酸甲酯(19.12%)、麦角甾醇(17.06%)、9顺,12反-亚油酸甲酯(5.15%)、油酸甲酯(4.43%)以及硬脂酸甲酯(3.3%)等。[结论]研究结果为该食药用真菌在农业和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正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中国大鲵(Chinese Giant Salamander)的简称,因其叫声类似于婴儿哭啼声,故俗称"娃娃鱼",隶属于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大鲵是一古老的物种,有"活化石"之誉,具有很高的经济、科研价值。1973年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同时也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CITES)附录Ⅰ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科研单位着手进行大鲵的人工养殖和繁育研究,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大鲵  相似文献   
89.
[目的]快速准确测定茨菇中的15种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经过弗罗里矽柱净化,使用GC-ECD法测定,外标法定量。从线性范围、检出限、加标回收率、重复性4个方面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15种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1~1 0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4;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000 1~0.001 0 mg/kg;回收率高,低浓度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0.1%~118.9%,中浓度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3.1%~119.1%,高浓度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2.9%~111.6%;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8.55%。[结论]该方法高效、稳定、准确,适用于茨菇中的15种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0.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农业发展仍以传统农业技术维系,农民增收空间十分有限。那么。,西部地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