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牦牛和犏牛促卵泡素受体基因5′-侧翼区序列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分析牦牛和犏牛促卵泡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基因的多态性,为从遗传角度上解决其繁殖产仔率低的问题提供参考,为筛选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奠定理论基础。研究采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大通牦牛和犏牛共110头个体的FSHR基因5′-侧翼区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测,计算纯合度、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态性指标。结果表明,麦洼牦牛、大通牦牛和九龙牦牛FSHR基因5′-侧翼区核苷酸序列具有多态性,犏牛无多态性;麦洼牦牛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九龙牦牛和大通牦牛均存在AA、AB 2种基因型,AB基因型在3个牦牛品种中占绝对优势,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和大通牦牛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3、0.3565、0.3705,均达到了中度多态(0.25PIC0.5),表明各牦牛品种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22.
周桂元  罗虹 《花生学报》2012,41(1):26-30
以花生品种粤油7号为材料,以早衰品种粤油5号为对照,对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N素代谢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生长期内叶片衰老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硝态氮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随着叶片的展开、成熟和衰老,先上升后下降,最先开始降低的是游离氨基酸含量,其次是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后是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23.
鲜食花生相关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测定13个花生品种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蔗糖、总糖和果糖的含量,鉴定和筛选出适合鲜食的花生品种。结果表明:花生品种M001的蔗糖、总糖和果糖含量较高,且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较低,该品种较适合鲜食。  相似文献   
24.
利用纤维素酶对蛋白核小球藻多糖进行辅助提取,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酶浓度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法辅助提取蛋白核小球藻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为2h、提取温度为93℃、料液比为1∶30和酶浓度为2%,在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6.13%,实际为(5.87±0.24)%。同时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多糖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  相似文献   
25.
不同氮磷钾水平对毛华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华菊(Chrysanthemum vestitum)是研究菊花生物学现象重要的材料,为了研究氮、磷、钾对毛华菊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本文针对混合瓣型的毛华菊,采用L9(3~4)正交设计,探究不同水平的N(18 mg/L、74 mg/L、147 mg/L)、P(3 mg/L、12 mg/L、25 mg/L)、K(26 mg/L、105 mg/L、210 mg/L)配比对毛华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下,毛华菊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的头状花数量和各器官的干物质重存在差异;N 18mg/L:P 3 mg/L:K 29 mg/L、N 18 mg/L:P 12 mg/L:K 105 mg/L、N 18 mg/L:P 25 mg/L:K 210mg/L处理的毛华菊单株头状花序数与其他水平之间差异显著(P0.05),以氮素的影响最显著;不同氮水平处理下毛华菊从上盆到现蕾、破蕾、盛花的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N 147 mg/L:P 12 mg/L:K 26 mg/L处理开花最早,N 18 mg/L:P 3 mg/L:K 26 mg/L与其相比盛花时间晚了22 d;毛华菊头状花序的舌状花形态分化存在差异性,N 18 mg/L:P 3 mg/L:K 26 mg/L、N 18mg/L:P 12 mg/L:K 105 mg/L处理的毛华菊舌状花平瓣类型数量分别为36.90%、28.26%,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匙瓣数量的差异不显著,管瓣仅在N 147 mg/L:P 25 mg/L:K 105 mg/L与N 18 mg/L:P 3 mg/L:K 26 mg/L和N 18 mg/L:P 12 mg/L:K 105 mg/L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6.
罗虹  刘鹏  李丽仙 《土壤通报》2005,36(5):735-73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铝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铝对土壤细菌、放线菌具有刺激作用,在高浓度下,表现为抑制作用。铝对真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在高浓度下,铝对土壤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均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96%、98%和89%。土壤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可以作为铝污染土壤生态环境的指示菌。铝对两个大豆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不一致,揭示铝胁迫的生物效应还与植物生长、植物根际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冬季雾霾天对北方常绿植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选取天津地区4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大叶黄杨、剑麻、女贞、小叶黄杨为材料,用CL-340光合仪测定分析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动态变化和物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雾霾使所有植物的光合特性指标显著下降,4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与PM2.5浓度呈负相关。其中大气中PM2.5浓度变化与大叶黄杨、女贞、剑麻、小叶黄杨4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87、-0.78、-0.88、-0.84,表明有较强的相关性;与蒸腾速率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82、-0.80、-0.72、-0.67,即大叶黄杨和女贞的相关性均在-0.80以上,有较强的相关性;与气孔导度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737、-0.895、-0.794、-0.783,与剑麻具有强的相关性。此外,雾霾对不同种类植物净光合速率有较大影响,综合显示:剑麻对雾霾天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28.
为狼尾草属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利用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杂交狼尾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牧草的染色体基数为x=7,均为3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1条。杂交狼尾草的核型公式2n=3x=21=18m(6SAT)+3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I.R.L=6S+3M1+6M2+6L,第1组和第5组染色体含有随体;桂牧1号杂交象草核型公式2n=3x=21=3m+18sm,染色体相对长组成I.R.L=6S+6M1+3M2+6L,未发现随体。杂交狼尾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0.79%和65.06%,分别属于1B型和2B型,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进化程度高于杂交狼尾草。  相似文献   
29.
铝氟交互处理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白茶’和‘智仁早茶’在不同铝氟浓度交互处理的水培试验, 研究了茶树的根系活力、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 POD) 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SOD) 。结果表明: (1) 低浓度铝(30 mg·L -1) 能够增强茶树根系活力和SOD活性, 降低叶质膜透性以及POD和CAT酶活性; (2) 在氟浓度为4和12 mg·L -1时, 与对照相比, 茶叶的酶活性增强, 叶质膜透性和根系活力均低于对照; (3) 铝氟交互处理中, 在低铝低氟- 低铝高氟交互过程中, POD、CAT和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可以推断这个铝氟比例范围增强茶树对活性氧的清除, 但低铝高氟处理时, POD和CAT活性均比对照低; 高铝低氟浓度下, 游离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POD、CAT和SOD活性均较单铝90mg·L -1处理低, 可能铝与氟产生协同作用; 高铝高氟浓度下, 茶苗的POD、CAT和SOD活性较对照高,且叶质膜透性和根系活力比对照低, 表明茶树受到一定伤害。这些结果说明, 铝氟交互作用对茶树生理机制的影响显著优于单铝和单氟处理, 且其作用存在一定比例范围, 两个品种间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金华北山七子花林和无林裸地土壤的微生物和酶特征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七子花林各层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各土层细菌、真菌数量均较无林裸地高;无林裸地放线菌数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多;0~5cm土层七子花林土壤放线菌数为对照(裸地)的2.94倍,而在20~25cm土层,对照(裸地)土壤放线菌数量略高于七子花林;七子花林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与对照(裸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