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5篇
  20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1957~2007年建设间黄委会天水站径流场试验小区发展过程作了对比阐述,结合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的指导思想,编制了清水县汤峪沟小流域径流场初步设计,为今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规计发[2007]24号文批复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天水措河重点支流治理二期项目——天水市水保局罗玉沟改建苗圃初步设计,计划4年(2007--2010年)在原中心苗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节水灌溉、引进繁育名优特新树种,采取现代育苗技术与传统育苗技术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终将苗圃改建成适应二期项目要求的、具有一定规模和高科技含量的良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13.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干旱半干旱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该区目前碳循环研究现状对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碳循环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影响干旱半干旱区碳循环的环境因素(辐射,温度,水分条件等),并总结了目前该区域碳通量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最后提出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1)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2)碳源/汇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过程的研究;(3)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4)制定统一的野外监测与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追施“绿原牌”复合肥能使大豆株荚数、粒数、百粒重增加,从而使大豆增产,最高增产13%;以在分枝始期追20kg增产最多,初花期追5kg次之,初花期追施再多时,增产量下降,超过25kg,几乎不增产。追施“绿原牌”复合肥以在初花期追肥5kg,产投比最大,为5.63:1,净增效益最多,为49.1元。分枝始期次之,其它时期或肥力较高时不宜追肥过多。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产-生态-区位”的都市区粮田布局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定规模的粮田对保障都市区粮食供应、营造城市景观等具有重大意义。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依据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要求,首先提取允许建设区内的基本农田作为粮田优先划入区;其次,以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从粮食生产能力、生态安全能力和区位条件3方面构建评价模型,对优先划入区外的耕地图斑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定量评价结果,最终确定平谷区粮田空间布局。结果表明:平谷区优先划入区的粮田面积为1 427.26 hm~2,占区域耕地总面积的11.62%,主要分布在平谷县城与各镇中心周边;基于综合评价分值将优先划入区外的耕地划分为适宜划入区、储备划入区和不宜划入区3种类型,其中,适宜划入区主要分布在平谷县城东侧的地势平坦区域,并与优先划入区构成平谷区粮田的首选区域;储备划入区作为粮田储备可选区域,主要分布在县城的西部和南部乡镇;而不宜划入区空间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地形坡度较大的县城北部地区。由此形成的生产-生态-区位三位一体的都市区粮田布局方法可为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粮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撤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新乡市从1989年开始试验实施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1993年初具规模。1993年~1996年连续三年对机械秸秆粉碎还田地块观察测试,秸秆还田使  相似文献   
17.
正一、基本情况1.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甘肃省麦积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是全省17个中药材重点生产县区和陇东南优势中药材产区之一。近年来,麦积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紧扣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不断加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力度,采取多举措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2.中药材资源情况麦积区地形地貌复杂,渭河由西向东穿越区境北部,秦岭由东向西横亘南部,处于北温带亚温区域,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在猪的死因中,因患病致死的约占80%以上,而在猪的所有疾病中,传染病约占70%~80%,其中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又占猪传染病的70%。因此,在猪病防治  相似文献   
19.
汤峪河流域径流小区水土保持监测点主要对气象因子(降水)、径流泥沙、田间管理、土壤含水量和植被覆盖度/郁闭度等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能反映宁南陇东丘陵沟壑区的典型特征.在监测点选择5个相同坡度不同治理措施的标准径流小区——人工草、灌乔混交、灌木、乔木和裸地小区,对治理前后小区径流深、径流系数、土壤流失量、雨前土壤含水量和雨后...  相似文献   
20.
透气隔水埋体对土壤水分入渗与溶质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促进水分入渗与溶质运移功效,开展了不同容重(1.40,1.45,1.50,1.60 g/cm~3)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的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分析了不同容重的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对土壤水分入渗与溶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能够增加土壤累积入渗量,推动湿润锋运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容重增加,湿润锋推进速度与土壤入渗率均增加。600 min时,土壤累积入渗量相对增加7.42%~29.17%,湿润锋深度达到27 cm,入渗时间相对减少26.97%~64.27%。相比于对照组,不同容重的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均能降低溶质向深层土壤迁移数量。Philip模型和代数模型均能描述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且Philip模型中吸渗率S和代数模型中综合形状系数α均与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内外容重比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能够通过改变上层土壤吸力分布提高水分入渗能力与溶质传输效率,实现对城市雨水径流调控和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